峄山碑字解97能

能:熊剪指甲之后变成了啥

某公司面试应聘者,提出一个问题:“小熊剪掉指甲,会变成什么呢?”一个面试者自信地回答说:“小熊剪掉指甲,变成了小能啊!”听到这个答案,面试官们都哈哈大笑。

笑话归笑话,“熊”和“能”还真是有很深的渊源关系!

最早见到的“能”字字形是金文是

王源宠物大合集(能字探源熊剪指甲之后变成了啥)(1)

王源宠物大合集(能字探源熊剪指甲之后变成了啥)(2)

王源宠物大合集(能字探源熊剪指甲之后变成了啥)(3)

其小篆字形《说文解字》版是

王源宠物大合集(能字探源熊剪指甲之后变成了啥)(4)

《峄山碑》版是

王源宠物大合集(能字探源熊剪指甲之后变成了啥)(5)

从其金文字形看,尤其是金文的第三种字形看得更清楚,是一只熊的形状,左边是熊的头和口,右边是熊的身体和四足。

“能”的本义是“熊”。《左传·昭公七年》:“今梦黄能入于寝门。”是说梦见黄熊进入寝门。可见“能”的本义就是“熊”。后来,这个意思被借用作“贤能”、“才能”的“能”,就在“能”字下面加个火(后演变为四点水),又造了个“熊”字

王源宠物大合集(能字探源熊剪指甲之后变成了啥)(6)

为什么会用“熊”表示“贤能”、“才能”之意呢?应该有两个因素。其一,熊是一种很威猛的动物,人们常说“虎背熊腰”,把熊和“百兽之王”的老虎相提并论,足以显示古人对熊的态度。有熊一样健壮体魄的人,也一定会具有特殊的才能。其二,也许与有熊氏有关。有熊氏是上古华夏部落的一个氏族,为黄帝部族的称号,居住在有熊,建立有熊国,故后世以有熊氏相称 。以有熊氏作为氏族称谓始于少典。史传炎帝、黄帝都为少典之子,都是来自有熊氏的一个分支。如此显赫的世族,竟然以“有熊”命名,足见熊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说文解字》则认为:“能兽坚中,故称贤能;而强壮,称能杰也。” 《段注》补充解释:“贤能、能杰之义行而本义几废矣。”

需要提醒的是,由“能”组成的几个字,经过字形演变,已经面目全非了。

王源宠物大合集(能字探源熊剪指甲之后变成了啥)(7)

“罢”的繁体字是“罷”,其小篆是由“网”和“能”组成。用“网”把熊抓着,熊也就难逃厄运,熊也就完了,由此产生“罢了”的意思。

王源宠物大合集(能字探源熊剪指甲之后变成了啥)(8)

“态度”的“态”繁体字是“態”,《说文解字》解释“态”:“意也。从心从能。”徐锴曰:“心能其事,然后有态度也。”态度是否端正,关键还在内心,在你有没有“能其事”的本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