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徐瑞哲中国能否出现第二个“知网”,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知网的理论前沿在哪儿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知网的理论前沿在哪儿看(被学界指摘知识垄断)

知网的理论前沿在哪儿看

本报首席记者 徐瑞哲

中国能否出现第二个“知网”

最近,“中国知网”遭遇“躺枪”和“败诉”,先是“前博士”翟天临自曝“不知‘知网’为何物”,后因有偿下载论文的充值门槛过高,被大学生告上法庭,终将最低充值金额降了100倍。在不少学者指摘知网平台知识垄断的同时,人们不禁要问:学术化与商业化的平台服务如何平衡?国际上大型文献数据库是怎样运营的?中国能否出现第二个“知网”相互竞争?免费下载会否成为一种趋势?

数据库缘何“一家独大”

近日,苏州大学学生小刘在知网下载文献时,网页提示需付费7元,但最低充值额度为50元。余额用不掉,退起来不仅要等,还很麻烦——结果一篇论文引出一场官司,最终法院判决小刘胜诉。中国知网日前更新支付页面,增加自定义充值,金额在0至3000元之间,也可选择0.5元、1元、2元等短信小额支付方式。事实上,50元的这个门槛早已存在。比如,知网下载一篇博士学位论文需付费25元,但不少学生用户下载需求有限,由此剩余的充值额无奈“放弃”。

知识产权是有价的,优秀学术成果在发表时具有唯一性,因此获得作者授权的平台就有了独家“定价权”。在中文学术文献领域,中国知网堪称最大数据库。它又名“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创建至今已有20年,得到学术界、教育界、出版界、图书情报界等支持与配合。但与欧美以出版商主导的商业模式不同,知网本身几乎不生产原创内容。从各大高校到出版社,他们与知网之间达成协议,将以单位名义发表和发行的文献统统“上网”。而以师生为主体的用户端,通常可以通过单位授予的账户,使用知网数据库。但除此以外,或在校外,可能就要自掏腰包。据知网母公司同方股份公布的2018年半年度财报,其毛利率接近60%。

“我们并不反对知网享有垄断,但不能利用长期形成的市场支配地位,致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受到不公平对待。”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教授倪静表示,教师自身以及带教研究生等发布的论文,都带有一纸授权页,意在授权于知网。众多名校还唯一指定知网为论文“查重”必备工具,使其成为绕不开的“刚需”。而知网收费尺度则每年持续看涨,其定价已大大高出“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规模较小的数据库,有“低买高卖”之嫌。

商业数据库至少要有3家

在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宋晓亭看来,知网平台的性质具有一定模糊性,实际上文献数据库应当区分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并进行分类管理。其中,不可或缺的正是明确公益性质的国家数据库。也就是由政府主导,以财政资助,在基本面上提供免费服务。当前,国内并非没有国家机构数据库,比如社科文献、法律文书、发明专利等都有,但学科面较窄,收录量不大,仍需加强建设和运行。

另一方面,社会上也必然需要引入带有充分竞争性的商业数据库。也就是按市场规则,用质量说话,让用户拥有选择权。对于商业数据库,监管层面应当以《反垄断法》等为依据,确保维持其自由竞争状态,同时有“进”也有“出”。宋晓亭表示,商业数据库最好至少有3家,比如通信领域三大运营商鼎立的格局才能避免其合议定价,保障用户正当权益。

在国际上,施普林格·自然、爱思唯尔、威利(Wiley)等既是国际学术出版商,也是几大主流数据库。从《细胞》到《柳叶刀》,拥有这些权威学术期刊的爱思唯尔集团擅长在生命科学领域构建强大数据库,付费下载价格连年上涨也遭到欧美教授们的联名抵制。据了解,国际知名刊物的单篇下载价格不菲,常在10美元水平。几家供应商覆盖的学科存在交叠,经费有限的教研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特色和需求,选择订制不同学科门类的数据库,比如只订阅机械类学科。

宋晓亭认为,与真正商业化运作的数据库相比,知网获取学术资源的渠道有点特殊,其业已形成的市场地位也不完全是竞争产物。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学术编辑胡寅也表示,在数据库领域,“大”者为王,对于占有海量数据、习惯性渠道以及封闭化用户链的平台,后来者的挑战成本极大,后来居上的机会不多。

“开放获取”模式大势所趋

学术成果需要原创保护,也需要公开交流,因此发表方希望借助平台方,提高成果在更大范围内的“可见度”。在此意义上,大型数据库也带有发行功能,这也是众多出版机构愿意搭上知网平台,或者无法拒绝“搭车”的一大因素。那么,既然是一种在线发行,发行成本的承担方其实可以在作者与读者之间转换。

早年在法国读取工程硕士学位的胡寅告诉记者,如今“开放获取(OA)”渠道已越来越多,也就是说可以在网上免费获取的学术文献数量与日俱增。包括他所在的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在内,一批出版商主导的数据库将更多的“订阅费”分担至作者那头,而读者那头就不再需要支付“订阅费”。比如,打开“自然中国”网站,其下众多在线出版刊物的最新科研文章,均供浏览者公开访问、免费阅读。“这个开放比例达80%左右,光《自然》旗下的《科学报告》杂志一年就有上万篇开放获取文献。”

为何论文或专著的作者有能力承担数据库的这部分发行成本?胡寅表示,目前不少国家相当一部分科研经费在拨付时,已考虑到科研成果在后期面临的推广需求,囊括了上线、入库、下载的相应成本。因此,科研工作者在发文出书时,就提前为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埋单”;而数据库也就没有必要同时向两头收费,或重复收费。“在用户端,更多学术成果可以免费地公诸于世、推而广之,从本质上讲,相当于整体节约了社会资源、学术成本。”胡寅说,“相信总有一天,用户收费下载的传统模式会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