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逛古玩市场的朋友应该知道这样一种文玩——琥珀,它虽然不是金银玉器或古代字画,但在古玩市场上也是有一定地位的。琥珀不仅拥有美丽的外表,其研究价值还可能远远高于普通的文玩,要知道,有些琥珀的历史可能比你想象得要久远得多。
在中国古代,琥珀曾被称作虎魄、育沛、兽魄、顿牟、江珠、遗玉等,谓“虎死精魄入地化为石”,也有人认为琥珀是老虎流下的眼泪,这些传说蕴含着中国古人对琥珀的揣测和追寻。
1
什么是琥珀?
琥珀是距今4500~9900万年前的松柏科、豆科、南洋杉科等植物的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的,故又被称为“松脂化石”。其中,我们常听到的是蜜蜡,它是琥珀的一个品种,呈不透明或半透明状,属于比较珍贵的装饰品。
蜜蜡制品
那么,琥珀既然是经过了上千年的沉淀形成的,在如此长的时间内,琥珀都发生了什么呢?
琥珀的形成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树脂从柏松树上分泌出来;第二阶段是树脂被深埋,并发生了石化作用,树脂的成分、结构和特征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三阶段是石化树脂被冲刷、搬运、沉积和发生成岩作用,最终形成了琥珀。
而就在第二个阶段,如果有“倒霉鬼”不小心被滴落的树脂砸中,完全被掩埋,就会被“封印”在树脂之中,随着时间的流逝变成真正的“活化石”,这类琥珀对于那些研究古生物的科学家们来说价值更大。
科学家们会集中对琥珀矿石中包含的一些特殊植物和昆虫开展详细研究,比如琥珀中生物类群的起源和演化、样品DNA的提取和基因组序列测定等。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那些目前为止发现的比较有研究价值的琥珀。
2
各式各样的琥珀
>>>>恐龙琥珀
首先要介绍的这块琥珀,被包裹其中的除了一些昆虫之外,还有一截恐龙尾巴,而且是带毛的!
这是我国科学家在缅甸发现的,经研究认定此块琥珀中的恐龙是来自将近一亿年前,而且刷新了我们对恐龙的认知,原来并不是所有的恐龙都“裸奔”,它们也存在体表毛发。
虽然世界上并不缺乏已被发现的古生物遗骸,但这还是人类第一次看到如此真实的恐龙本体。这块琥珀可以追溯到白垩纪中期,尾巴展开后长约6厘米,骨头、软组织甚至尾部的羽毛都清晰可见。
根据CT扫描和显微分析,这条尾巴应该有25根尾椎,其中8根被包裹在了琥珀当中。根据琥珀中独特的“铰接式尾椎骨”与羽毛特点推断,科学家们推测这只恐龙的身份是恐龙向鸟类进化过程中的手盗龙。
>>>>雏鸟琥珀
接下来的这块琥珀中有一只完整的远古雏鸟,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发现的完整远古雏鸟。
雏鸟就是不能独立生活的幼小鸟类,被琥珀包裹的它,像是一颗毛蛋……原本科学家以为琥珀中只是一对“鸡爪”,然而在采用CT扫描和显微分析后发现,其中还含有头骨、脊椎等重要信息,原来它是一只来自9900万年前的雏鸟。
这只上古小鸟是一只仅出生几周的“反鸟类”雏鸟,最大特征是组成肩带骨骼的关节组合与现生鸟类的凸凹情况正好相反。而且,琥珀中的爪子极为清晰,甚至鳞片都清晰可见。
有学者认为它是在捕食时,不幸被树脂包裹,倒霉的它几乎都没有挣扎,直接被封存了近万年岁月,直至被科学家找到。
>>>>蛇琥珀
下图被“封印”在琥珀中的是一条蛇,要知道蛇化石是极为稀有的。这可能因为大多数蛇类骨骼的质地都不是很坚硬,能形成化石并保存下来非常不易。直到2016年前,古生物学界还从没有发现过在琥珀中保存的蛇类,所以古蛇的演化过程一直非常神秘。
重要的是,它还保存了骨骼个体发生变化的重要细节,例如椎弓突-椎弓凹关节开始沿神经弓板形成。除了骨骼,我们还能观察到其保存下来的带鳞的皮肤,这些鳞片是菱形的,而且很薄。
这正是古生物学研究的有趣之处,通过一块琥珀,就能完成一次与一亿年前生物的对话。
当然,琥珀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也有比较高的观赏价值,由于“松脂化石”比较昂贵,所以慢慢出现了人造琥珀,不管是作为装饰品还是观赏品都很受欢迎。
3
动手制作琥珀
平时我们自己在家也可以动手制作人造琥珀哦,以下方法仅供参考。
由合成树脂为材料做成的人造琥珀是以一定比例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为主原料,以一定比例的过氧化环己酮和环烷酸钴为配料,并加入适量的色浆调配成匀浆,配制成包埋体。
然后在模具内浇入适量配制好的树脂作底层,放入经处理的自然干标本,再经多次浇埋、型坯脱模后就完成啦。
人造琥珀
经该工艺制作的产品,具有形态逼真、栩栩如生、透明晶亮的特点,其形、色与天然琥珀非常相似,是一种具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精美工艺品,并且可长期保存生物标本。
除此以外,你还可以尝试用松香作为原材料来制作。步骤如下:
准备一个生鸡蛋,将蛋清和蛋黄都弄出去,可以先把鸡蛋摇一下,钻个孔,把蛋液倒掉,留下一个有孔的空蛋壳。然后把松香融化,放点昆虫标本之类的进去,再倒进蛋壳、放置,等它凝固以后,拨掉蛋壳,用眼镜布擦拭一下,一个人造琥珀就完成了。
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亲自动手,尝试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手工艺品”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