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一生生育皇子数量庞大,对于其身后的大清皇位,自然会引起众多皇子的觊觎,康熙朝晚期,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九王夺嫡”事件,即为康熙帝的九位皇子争夺皇位的手足相残、同室操戈事件。那么,这次清朝历史上最为血腥残酷的夺嫡事件,到底是皇子们向皇位的主动进取还是康熙帝的刻意安排、故意为之?

虽然从现存历史文献和后世学者研究认为“九王夺嫡”事件已经成为定论,那就是康熙帝众多具备文才武略的皇子们为了争夺至高无上的皇权而主动展开的皇位之争。那么,英明一世的“千古一帝”康熙真的面对儿子们几近疯狂的夺嫡之争毫无办法,只能忧心烦闷?还是这个导致凄惨后果的时间本身就是康熙帝一手策划、安排的?

康熙王朝八王夺嫡下场(皇位之争还是优胜劣汰)(1)

通过对“九王夺嫡”事件的现存文献记载的认真研读和分析,个人更倾向于康熙帝的主观策划。为何提出这样的看法呢,有三条证据支持。

01 太子胤礽首次被废背后的原因和对“九王五派”的逐一打压和平衡

康熙皇帝的原配嫡后孝诚仁皇后所出嫡子,被明立太子的胤礽乃是“九王夺嫡”事件的关键人物和根本诱发因素,康熙四十七年,康熙皇帝以皇太子“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等非常严重的罪行,和当时的太子褚英罪行几乎一样,宣布废除胤礽的太子之位。表面看来,胤礽的罪过之大、用心之恶,确实和太子身份不符,但康熙帝接下来的做法则暴露了康熙帝废黜太子背后真正的原因。

康熙王朝八王夺嫡下场(皇位之争还是优胜劣汰)(2)

在废黜胤礽的太子之位后,皇三子胤祉紧接着将皇长子胤褆魇镇陷害太子胤礽一事揭发,康熙帝随之将胤褆圈禁终生,使其彻底失去继位可能。那么,身为皇长子,身份特殊、军功在身,又为父皇分忧解难数十年,因为魇镇这样一个虚无缥缈的罪行就被圈禁终生?不太可能吧!胤褆真正的获罪原因在于对皇八子胤禩的极力推荐和拥护。

皇八子胤禩生母位分低微,自幼便被胤褆生母惠妃收养,所以两位皇子自幼交好,胤褆在失去圣心以后,转而支持胤禩也好理解,但是胤褆犯了一个大错。那就是他对皇八子胤禩的举荐和拥护,打乱甚至违背了康熙皇帝对于夺嫡之争的具体安排和规划。

康熙王朝八王夺嫡下场(皇位之争还是优胜劣汰)(3)

皇长子胤褆和皇太子胤礽之间的皇位之争由来已久,早在其余皇子尚未拥有夺嫡能力的时候,两人分别在大学士纳兰·明珠和大学士索额图的支持下,分为两派,形成党争形式。两人之间的斗争直到康熙皇帝处死索额图、冷淡明珠以后依然没有平息,在各自党羽势力的支持下,甚至对康熙皇帝的皇权统治和皇帝权威已经形成了威胁。所以,对太子胤礽的废黜的根本原因在于康熙皇帝打击和敲打“太子党”的诸多过分行为和想法。

和清除“索明党争”的办法一样,康熙皇帝原本打算先清除“太子党”再腾出手来收拾胤褆为首的“大爷党”,但胤褆这个跳梁小丑看不透康熙皇帝的内心,甚至以为他康熙皇帝对胤礽的打击就是为了给自己腾出皇储位置。在此想法的指导下,胤褆不惜向康熙皇帝提出“处死胤礽”的愚蠢建议,让康熙伤透心。康熙皇帝对其大为训斥的同时,胤褆知道自己犯了大错,失去圣心以后,转而支持皇八子胤禩,彻底惹怒了康熙皇帝。但因为牵扯两位皇子,又有胤礽被废在先,康熙皇帝如果以胤褆支持胤禩的理由,处分胤褆肯定会让众人不服。好在,皇三子胤祉还算聪明,趁机揭发了胤禵的魇镇罪过,康熙皇帝心中大喜,趁机圈禁了胤褆。

康熙王朝八王夺嫡下场(皇位之争还是优胜劣汰)(4)

可是,打击皇长子胤褆和皇太子胤礽的做法并不能达到制约皇子夺嫡行为的目的,甚至会造成其余皇子势力的逐渐增强,于是,康熙皇帝又借故圈禁了“八爷党”之首胤禩和“四爷党”成员皇十三子胤祥。自此,除了皇三子胤祉为首的“三爷党”其余四党全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压。按照九王中“五大党派”的具体实力比较,康熙皇帝通过圈禁、打压、严惩等手段,基本达到了党派势力平衡。“大爷党”和“太子党”势力集团由来已久,实力强大但党首已经被圈禁;“八爷党”拥有多数朝臣拥护,皇九子、皇十子、皇十四子支持,实力也不容小觑,但党首同样被圈禁;“四爷党”虽然不及前三党实力强大,但拥有几位关键位置朝臣的支持,所以圈禁了皇十三子胤祥;“三爷党”实力最弱,未被打击!五大党派,势力基本形成势均力敌势态。

正是因为康熙皇帝对皇子党派的用心平衡,实力相当的皇子们才会谁也不服谁,才有了后来残酷的争斗,如果没有势均力敌,也就没有了争斗一说。

康熙王朝八王夺嫡下场(皇位之争还是优胜劣汰)(5)

02 复立太子后,对其余皇子的重用和厚封

如果说康熙皇帝在康熙三十七年,第一次大封皇子的时候,还属对皇室成员的必要恩赏,那么在胤礽再度被复立皇太子的康熙四十八年,对众位皇子的晋封,绝对是康熙皇帝导演“九王夺嫡”大戏的另一次关键策划。

太子胤礽被废以后,在康熙皇帝的亲自“安排”下,实力相差不多的皇子们正式开始了对皇位的争夺,眼看形势逐渐失控,康熙皇帝再次出手。康熙四十八年,康熙皇帝复立胤礽为皇太子,同时将关在禁所的皇八子胤禩和皇十三子胤祥放了出来。试想一下,如果康熙皇帝真的有心让胤礽继承大统,还会将有夺嫡之心的皇八子胤禩和皇四子胤禛的心腹胤祥放出来捣乱和争斗吗?肯定不可能!

康熙王朝八王夺嫡下场(皇位之争还是优胜劣汰)(6)

而且,在复立皇太子的同时,康熙皇帝对皇子们进行了第二次大封,而且特别晋封了“九王夺嫡”事件中的参与人员:皇三子胤祉和皇四子胤禛被晋封为亲王爵位;皇十子胤俄晋封为郡王爵位:皇九子胤禟和皇十四子胤禵晋封为贝子爵位。

在康熙皇帝首次废黜胤礽的时候,已经将“大爷党”基本清除,剩下的“太子党”、“三爷党”、“四爷党”和“八爷党”均有人员得到晋封,这还不够说明问题,还不够表明康熙皇帝平衡皇子党羽势力,间接支持皇子争斗的目的吗?

此次晋封,皇八子胤禩并未得到机会,依然是贝勒爵位,这也表明了康熙皇帝对胤禩彻底失去信心和希望。从太子胤礽的复立,到康熙皇帝亲自出手直到太子再次被废,皇三子胤祉主动退出争斗,胤禵被封为大将军王等一系列的动作,让“九王五党”彻底变成了“五王二党”,分别为以胤禛为首,有胤祥支持的“四爷党”和以胤禵为首,有胤禟、胤俄支持的“八爷党”。

康熙王朝八王夺嫡下场(皇位之争还是优胜劣汰)(7)

03 一母同胞最后角逐,康熙皇帝临门一脚

等到“九王夺嫡”只剩下皇四子胤禛和皇十四子胤禵这两个一母同胞的时候,康熙皇帝极力维护和巩固的皇权也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康熙五十七年,出于全局考虑,康熙皇帝任命皇十四子胤禵为大将军王,远赴西北平乱。注意,胤禵虽然名为大将军王,但既没有王爵封号又没有实质性的晋封诏书,也就是说康熙皇帝给胤禵的只是一个虚无的王爵。而且,负责胤禵西北大军粮草和后勤保障的正是坚定站在胤禛背后的“四爷党”成员年羹尧;负责京城防务和九门治安的,也是“四爷党”成员之一,隆科多。也就是说,康熙皇帝虽然让胤禵手握重兵,但直接或间接的预防了胤禵拥兵自重甚至举兵篡权的可能!而对于胤禛而言,胤禵虽然有着诸方面的制约,但胤禵手中极具威慑力的重兵仍然是个不小的威胁。所以,此时的康熙皇帝依然可以高枕无忧,稳居皇位。尤其是康熙六十年,胤禵突然被召回京城,面见康熙皇帝,不明就里的胤禛对继位呼声越来越高的胤禵越发忌惮。

康熙王朝八王夺嫡下场(皇位之争还是优胜劣汰)(8)

康熙六十一年,69岁的康熙皇帝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对恋恋不舍的皇权也终于到了不得不放手的时刻,经过数十年的考验和权衡,康熙皇帝将大清江山传给了皇四子胤禛,是为雍正皇帝。而雍正皇帝用13年的执政生涯再次证明了康熙皇帝的英明和睿智,他对皇位传承的选择没有错。

“九王夺嫡”事件系清朝乃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较为残酷和血腥的皇室悲惨事件,其冷酷和残忍并不在于兵戎相见和生死相搏,而在于亲兄弟之间的勾心斗角和心术权谋。康熙皇帝作为大清王朝的君主,对所生皇子的争斗策划和暗里平衡,虽然绝非圣君所为,但作为一个力求实现中央集权和皇权权威不容挑战的“千古一帝”,康熙皇帝的行为也有着自身的无奈和心酸。面对那么多具有文才武略的皇子,康熙皇帝在维护自身皇权的前提下,也只能采用“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办法,让后世皇帝脱颖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