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沅江小学生弑母案(湖南沅江学生弑师事件调查)(1)

犯罪嫌疑人罗某杰。(圈内)

被害老师

47岁,班主任,给大家印象总是乐呵呵、很随和,曾经获得过益阳市优秀班主任称号。

弑师学生

16岁,成绩优秀,经常保持在班级第一水平。有些内向。据邻居介绍,其家中对他要求较高。

“鲍嗲”没了。

11月12日,湖南省益阳沅江市第三中学16岁的高三学生罗某杰,在办公室将自己的班主任鲍某刺死。

私下里,学生称鲍老师为“鲍嗲”,在沅江方言中,这是一种亲切的叫法。没有人想象得到,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会如此对待关爱和器重自己的老师。这起事件是如何发生的?从这起事件中,究竟该汲取哪些教训?

师生争执/

一篇观后感,他当场不满

三中所在的黄茅洲镇离市区有一个多小时车程,人气并不兴旺,镇上随处可见大门紧闭的铺面。12日上午,学校高三所有班级正在进行全市统一的学历水平考试。

原本在下午考试结束后,实行封闭式管理的学校会放几个小时假,允许学生们到校外活动。但1502班班主任鲍某把全体同学留了下来,让大家观看一部时长16分钟的励志视频,并要求每人写一篇500字的观后感才能离开。

临时增加的两项任务,让打算到镇上买东西的小罗感到不满,还当场和几个同学表示了反对。老师离开后,他起身去厕所,并一直在走廊上逗留。在被班主任看见、叫到办公室前,他把放在教室窗台外准备带出去的水果刀,揣进了兜里。

悲剧就在只有他们两人的办公室里发生了。班主任批评的,不仅是他当天不端正的态度,还有最近起伏较大的成绩。鲍老师让他报了号码,当打给父亲的电话无人接听,鲍老师正准备拨通母亲电话时,站在侧后方的小罗突然掏出水果刀,刺向了班主任……

“很后悔自己的行为,也非常对不起老师和他的家人。”目前,已经被警方控制的小罗情绪已经完全冷静。“觉得老师太严厉了。自己既为出校时间被挤占感到憋屈,更为通知家长的做法感到愤怒,以至于激动,已经完全控制不住自己了。”他说。

班级第一/

格外的关爱,被他当成了麻烦

在不少师生看来,鲍老师一直把小罗当自己儿子看待。小罗成绩经常保持在班级第一、年级前十的水平。正因为如此,给大家印象总是乐呵呵、很随和的鲍老师对他是既器重又严格,不仅常常找他谈心,还曾为他争取到一份名额很有限的奖学金。

但这份关爱却被小罗当成了麻烦。上学期小罗和语文老师因为课堂问答起了一点冲突,事后得知此事的鲍老师要求小罗道歉,还很严厉地批评了他。小罗的成绩足够让他考上一所重点大学,但他对此并无太大兴趣。同学小艺告诉记者,小罗曾经给不止一个同学讲过,自己只想考取本市一所普通二本学校。小罗对自己这个规划的解释是:“我只想过轻轻松松的生活。”

邻居印象/

“他家里对他的要求太高”

据媒体报道,罗某杰的老家位于沅江市草尾镇兴乐村,其父母均为卫校毕业,从2004年起,罗某杰父母租赁了原草尾镇卫生院场地经营药店,还是当地的“赤脚医生”。

“不敢相信他杀人。”与罗家一墙之隔的唐先生告诉媒体记者,虽然媒体对此事有所报道,他仍不敢相信是真的。

唐先生说,从未见罗某杰与他人争吵过。他觉得,罗某杰杀人或许和罗家人对他的要求太高有关,“对他的学习成绩要求高,特别是他的妈妈,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也比较严格。”

多位罗某杰的邻居告诉媒体记者,罗某杰成绩好,懂礼貌,孝顺,怎么也不相信这孩子会弑师。

据罗某杰同学回忆,罗某杰和舍友的交流不多,他平时生活非常节约,一般学生一周有100元零花钱,他一周包括早餐费在内只花20块钱,但他还是会挤出钱来买漫画,而罗某杰的家境,在当地并不算差。最新动态

湖南警方:刺死班主任的学生涉故意杀人罪被刑拘

11月12日下午4时许,(湖南益阳)沅江市三中(沅江市黄茅洲镇)高三某班学生罗某杰(男,16岁,沅江市草尾镇人)与班主任鲍某(男,47岁,沅江市阳罗洲镇人)在学校发生争执,罗某杰用刀具刺伤鲍某致其死亡。经过公安机关缜密侦查,11月13日,罗某杰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沅江市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

事件发生后,当地党委政府、教育部门迅速组织力量,对死者家属和学校师生开展安抚和心理疏导,全力做好善后工作。目前,学校教学秩序正常,善后工作有序。

悲剧背后/

校长称学校已多年没有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

鲍老师曾经获得过益阳市优秀班主任称号,小罗的成绩一直稳居前列。原本应该是双赢的一对师生,最终却是一个失去生命、一个失去未来的双输结果。尽管弑师的极端事件并不具备代表性,但个中教训仍然令人反思。

沅江市三中校长刘坤龙介绍,学校虽然是封闭式管理,但并未严苛到军事化的程度。“在事发之前的一个月里,学校都没有举行过大型考试。相反,最近一直有高三学生也可以参加的篮球赛。”他说,学校还是全市的养成教育示范学校。平日里,每个班都会有诚信、守法、尊老爱幼等不同主题的班会,一些主题还会特意请警官、法官来进行宣讲。

“但我们学校已经很多年没有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了。”刘坤龙告诉记者,2013年学校唯一的专职心理辅导老师调动之后,一直在向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再引进一位。然而,因为地处偏远乡镇,学校连普通老师都招不到。“去年我们计划招19名老师,最终只来了4个。”他说。

西南政法大学特殊群体保护与犯罪预防研究中心主任袁林认为,不能将未成年人犯罪的责任简单归咎于社会外因。“内因的重要性在于它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都不一样。”袁林表示,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体察入微,尽量和受教育者成为朋友,去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而非管理与被管理者的角色设定。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受教育者已日益多元化,不能再按照同样的标准和路径去要求有不同追求的人。“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在合理范围内尽可能让受教育者在自然状态下发展就是最好的教育。”储朝晖说。

本组稿件综合新华社、益阳公安官方微博、《北京青年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