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引用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讴歌教师的辛勤耕耘、兢诲人不倦、兢兢业业、呕心沥血。这句诗出自李商隐的七言律诗《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通观整首诗不难看出,诗歌内容与老师没有一星半点联系,全篇都在叙写爱情。

诗经描写老师名句(34春蚕到死丝方尽)(1)

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叙说聚少离多、别情正苦,就中更有痴儿女。与先景后情的一般手法不同,他将抒情部分提前,再以景衬情:东风渐收,群芳凋残,春天就这样过去了,我们分别的日期也悄然而至。

这和他另一首诗《夜雨寄北》的首联"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抒情起首,接着用景色烘托,且景色与前句的感情相得益彰,让人分不清究竟是因为要与恋人分别才让所见都是衰残景致,还是置身于衰残景致中才升腾起幽怨离思。

诗经描写老师名句(34春蚕到死丝方尽)(2)

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经历了首联的情感酝酿,突然喷薄而出,情绪达到了一个爆发点。众所周知,春蚕吐丝作茧,破茧而出成蛾,丝吐尽之时,也是作为蚕的一生结束的时刻。"丝"与"思"谐音,以春蚕吐丝和蜡烛燃烧比喻思念之情,直至蚕丝吐尽、蜡烛烧干,思念方才止息,足见爱恋的热烈与执着,大有生生死死又生生世世的缠绵。

与此同时,还能看出尽管陷入情网的二人痴缠得热烈,但这段感情充满阻碍而不得圆满,所以二人只能相思不可相守,平添了悲壮感。

诗经描写老师名句(34春蚕到死丝方尽)(3)

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站在女子的立场叙事:清早照镜子,惊觉鬓发间冒出了银丝,面色大不如前,大约是相思消耗了我的容颜。笔锋一转,进入女子的冥想世界:他是否像我心心念念着他一样为我相思、为我忧?那么,漫漫长夜他定难入眠,唯以吟诵排遣,还要忍受月光的凄冷寒凉。所谓为伊消得人憔悴!两人都被相思折磨,一日一夜的时间跨度安排使得对于相思的描写进入纵深。

诗经描写老师名句(34春蚕到死丝方尽)(4)

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借用神话想象,我二人分隔两地,希望殷勤的青鸟替我看一眼心上人!有将尾联解读为绝望之辞,因现实中阻隔重重已然感到无望,所以才寄托于神话之物;也有将之解读为希望之辞,或许这份爱情能够撼天动地、创造奇迹呢?

诗经描写老师名句(34春蚕到死丝方尽)(5)

这首《无题》诗写得深情入骨,首联已经开始酝酿悲情,颔联引入悲壮境地,颈联往纵深发展,尾联以飞扬遐想结束,完成了由浅入深又渐浅的情感表达过程。

诗经描写老师名句(34春蚕到死丝方尽)(6)

尤其颔联堪称海誓山盟的范例,清代文学批评家张谦宜《茧斋诗谈》评价:情太浓,便不能自摄,入于淫纵,只看李义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之句便知。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爱情的动人诗词,在评论区和我一起讨论吧!

(本文由花间读书何十四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