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痒痒痒痒(啊...痒)(1)

饭局上,当有人说“对不起,我对酒精过敏”时,你会怎么想?在一些人看来,“过敏”更像是一种“矫情”的借口或者托词。而对于每一个有过敏经历的人来说,过敏带给他们的反应,则是从耳鼻喉到皮肤,从呼吸道到消化道,从轻微的皮肤异常到严重至心源性休克。

本报记者采访到4位过敏性疾病患者,透过他们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过敏,远离过敏原。

01

药物过敏者

“我的口鼻完全不能呼吸”

啊痒痒痒痒(啊...痒)(2)

“护士帮我扎好针,打开给药阀,转身走向备药室。顿时,我的口鼻就像被塞住,完全不能呼吸。正在输液的左手动弹不得,抬起右手想喊护士回来,可是干张嘴却一个音都发不出来。”回忆起高三那年的过敏经历,天津女孩谢晓敏(化名)至今心有余悸。

那一次,谢晓敏喉咙发炎,午休时到学校附近的医院输液。万幸的是,在她出现过敏反应、拼命挣扎的时候,护士迅速返回,拔掉了针头。从开始输液到意识模糊,再到休克,谢晓敏发生一系列过敏反应时长不过短短几十秒钟。

幸运的是,医生及时到场,第一时间对谢晓敏进行了抢救。“注射脱敏药物并吸氧半个小时后,我还是感到恶心、呼吸困难且浑身肌肉痉挛。”为了让谢晓敏的身体尽快恢复,医生给她注射了镇定剂。就这样,谢晓敏吸着氧气,足足睡了5个小时。

从过敏到脱敏,谢晓敏第一次见识到药物过敏的“威力”。离开医院时,护士反复叮嘱她一定要记住这个药名——克林霉素。直到今天,那一幕仍然深深印在谢晓敏的脑海中,“护士用手指着药瓶上克林霉素四个字说,这个药名千万要记清楚,它与青霉素不同,通常不会导致过敏反应,是免皮试药物。”

自此之后,谢晓敏牢记药物过敏的禁忌,再也没有发生过药物过敏的事件。她一直保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提高身体素质,避免生病服药。

02

食物过敏者

“西红柿和茄子太辣了”

啊痒痒痒痒(啊...痒)(3)

“原以为是孩子挑食、不听话,没想到是我错怪了孩子。”王女士的儿子苗苗今年5岁,不喜欢吃西红柿、茄子。每次家中做西红柿炒鸡蛋、烧茄子,苗苗总会说辣,不肯吃。

有一次,王女士带苗苗去吃汉堡包,没吃两口,苗苗又喊着辣哭闹起来,可王女士明明特意为苗苗选了一款不辣的汉堡包。待苗苗情绪平复后,王女士耐心询问才得知,原来苗苗是吃了汉堡包中的番茄酱感到辣。

震惊之余,王女士带苗苗到医院就诊,经医生建议检查过敏原后,确定苗苗是对西红柿和茄子过敏。苗苗吃了这些食物后,口腔黏膜受到刺激,所以才会觉得辣。

事实上,苗苗并不是第一次遭遇食物过敏。婴儿期时,苗苗还曾对牛奶过敏。那时王女士母乳不足,需要给苗苗添加奶粉,此后,苗苗就经常长湿疹、排黄绿色粪便。直到医院的检查报告显示牛奶过敏,给苗苗换了深度水解配方奶粉后,过敏的症状才有所缓解。

苗苗在添加辅食期间,也是稍有不慎就会长湿疹且不停哭闹。王女士回忆,苗苗10月龄时发生了严重的食物过敏,她再次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过敏原筛查,发现苗苗对卵清蛋白过敏。原来,随着孩子月龄增长,王女士在制作辅食的时候,没有像从前那样进行蛋清分离,而是将完整的鸡蛋制成蛋羹给苗苗食用,导致孩子出现了严重的过敏反应。

连续发生了几次食物过敏后,王女士烹饪食物时更加注意回避过敏原,寻找相应的替代食品,确保苗苗能够营养均衡、健康成长。

03

环境过敏者

“我对自己过敏”

啊痒痒痒痒(啊...痒)(4)

“我的身体对乙酰胆碱这种神经递质过敏,过敏症状被称为胆碱能性荨麻疹。简单地说,就是每当运动发热、食用温热饮食、周围温度升高甚至是精神紧张或兴奋时,我就会‘对自己过敏’。”作为一位环境过敏者,小尹(化名)颇感无奈。

2016年高考后,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古塘桥乡的小尹,与两名同学一起到湘潭市打暑期工,每天晚上都要到凌晨2点左右才能下班。下班后,小尹还会与朋友去附近网吧通宵打游戏,这样昼夜颠倒的日子一直持续了2个多月。

10月的一天,返回校园的小尹突然觉得手臂刺痒,但他并没放在心上,又过了几天,手臂相继出现大片红斑,症状逐渐蔓延到全身。忍受不住的小尹到医院检查后,被确诊患有胆碱能性荨麻疹,医生嘱咐他不能受热,还要控制情绪,避免精神紧张。

胆碱能性荨麻疹给小尹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烦恼,与同学聊天或讨论问题时,他总是刻意抑制自己的情绪,同时偷偷用手掐自己,试图以疼痛缓解身体出现的刺痒。一次,有同学看小尹总是一个人吃冷饭,买了零食送给他,小尹很感动,情绪兴奋之下身体又出现了大片的红斑。

为了改善过敏体质,小尹坚持每晚在学校操场跑步。被刺痒折磨得难以忍受时,他就大喊释放压力。同时,他积极调整作息时间,不再熬夜,保持清淡饮食和乐观平和的心态。一段时间后,小尹发现他的病情得到了缓解,很少再发作。

04

心因性过敏者

“压力一大就会长丘疹”

啊痒痒痒痒(啊...痒)(5)

“很多过敏是心理因素所致,但由于认识程度不足,心因性过敏容易被误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陈雪介绍,门诊中遇到的一位患者让她印象尤为深刻。

几年前,18岁的高三学生陈雯(化名)在妈妈陪伴下走进诊室,她的面部和身体皮肤上有很多红色丘疹,奇痒难忍。而这一切的起因,竟源于陈雯对爷爷家的惧怕心理。

原来,陈雯的爷爷奶奶经常吵架,争吵后爷爷总会迁怒于人,所以陈雯从小就很怕爷爷。小学六年级时,陈雯有一次在爷爷家的沙发上睡着了,被猫身上携带的跳蚤叮咬,出现了很多红色丘疹,吃了1周抗过敏药物后,丘疹才逐渐消掉。从此以后,家人只要一提去爷爷家,陈雯就浑身发痒,反复推脱。即使去了,她也不敢坐在沙发上,只是站着,哪儿都不敢碰不敢摸。

一次,陈雯去给爷爷送土特产,由于东西过沉导致胳膊酸痛,陈雯索性坐到沙发上休息。瞬间,她的身上像针扎似的,不一会儿,就长出了和往常一样的红色丘疹。那时,陈雯的爷爷家已经不再养猫,并且更换了沙发。

陈雪表示,陈雯长丘疹是典型的心因性过敏症状,压力和其他情绪因素都会引发和加剧过敏症状。目前,这类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文:本报记者 朱燕

编辑:李艺菲校对:于潇枫

审核:叶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