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截止目前,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其中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之所以会形成目前的格局,其实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演化形成的。在此之前,中国其实还有许多存在过的省级行政区,比如明末清初时的湖广省、江南省、直隶省,清末昙花一现的江淮省,民国时期的奉天省、 绥远省、察哈尔省、热河省、平原省、安东省、辽北省、松江省、合江省、嫩江省、兴安省等。

民国时期各个省面积(民国时期成立的最小省份)(1)

▲民国时期热河及察哈尔省行政区域

不难发现,大多数民国省份建制在建国以后逐渐调整,虽然各自取消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是基本上都是中央出于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而做出的综合考虑。有意思的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初,曾经保留了一个面积极小的省份,比如今面积仅10.55万平方公里的浙江省还要小。这就是面积约为5万平方公里的平原省。

民国时期各个省面积(民国时期成立的最小省份)(2)

▲侵华日军旧照

相比起热河省、察哈尔省、奉天省,很多人对平原省可谓十分陌生,直到近年来播出影视作品《平原烽火》后,很多人才对这个中国最小省份有所了解。说起来,平原省的出现与抗日战争密不可分,更与日本侵略势力有着密切关联。当年抗战进入到敌我相持阶段以后,日军受到我国军民顽强抵抗,迟迟无法突破潼关天险而进入陕西。

民国时期各个省面积(民国时期成立的最小省份)(3)

▲民国京汉铁路旧照

中国军队抓住有利战机,多次集结重兵与日本在河南中部地区进行血战,极大程度地牵制住了日军的北进势力。当时的黄河由于花园口大堤被人为炸毁,已经将整个河南淹没为水乡泽国,当地交通因此陷入瘫痪。加之敌后武工队为保护正面战场的国军,经常炸断京汉铁路,侵华日军的兵线常常陷入中断。在这样被动的局面下,日军眼见形势越发不利,无奈之下将军队战线收缩。与此同时,日本军部直接下令,要求兵力本就早已捉襟见肘的华北日军将一部分守军布置在沿线重要交通干线上,以避免交通线被中国军队破坏。

民国时期各个省面积(民国时期成立的最小省份)(4)

▲平原省地契(原件)

河南自古就是天地之中,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在以往的地缘政治上是国家中心,有着极高的战略地位。当时河南的南北交通线主要集中于新乡附近,华北伪政府在日本人的授意之下,于沦陷区建立所谓的平原省,以此来保障南北交通的顺畅。平原省建成后,日军对其进行昼夜不间断地保护。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顺势将平原省保留了下来,只不过将省会从郑州迁到新乡。

民国时期各个省面积(民国时期成立的最小省份)(5)

▲平原省地图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平原省下辖新乡、安阳、湖西、菏泽、聊城、濮阳六个专区,以及新乡市和安阳市这两个地级市。在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期后,加上河南治黄工程基本结束,平原省由于缺少中心城市带动牵引,加之自身经济基础薄弱,这个由于特殊历史原因而强行拼凑而成的省份,此时已经显得不合时宜。因1952年11月,中央正式发文撤销平原省,不过时至今日,人们在新乡市仍然可以看到昔日平原省所留下的痕迹。

参考文献: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趣观历史,每日为您甄选好玩有趣的历史。

欢迎加入近代史爱好者同盟,增长见识、铭记先烈、结交知己、收获友情。子渊在这里与你不见不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