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神演义》中,比干是一个直言敢谏的大臣,同时还是商纣王的二大爷。苏妲己生病心口疼,听说比干有一颗七彩玲珑心,包治百病。商纣王就让比干把心掏出来给妲己用,比干不愿意掏心,被商纣王一同怒斥,商纣王这样批评比干:

比干与纣王的故事简介(比干剖心背后的隐秘)(1)

纣王曰:“皇叔之言差矣!今只借心一片,无伤於事,何必多言。”比干厉声大叫曰:“昏君!你是酒色昏迷,糊涂狗彘,心去一片,吾即死矣。比干不犯剜心之罪,如何无辜遭此飞殃?”纣王大怒曰:“君叫臣死,不死不忠;台上毁君,有亏臣节,如不从朕命。武士拿下去取了心来。”比干大骂:“妲己贱人!我死冥下,见先帝无愧矣!”

比干没有心之后,赶快回去,到城门见到一个买菜的老太太,卖的是无心菜,老太太一句“人无心必死”,一句话就把比干说死了。


这一段看来让人着实心痛,这是一个典型的奸臣昏君害死忠臣的故事,然而历史上的真相如何呢?

在《史记殷本纪》中这样说:

西伯归,乃阴修德行善,诸侯多叛纣而往归西伯。西伯滋大,纣由是稍失权重。王子比干谏,弗听。

可见,比干在西周势力扩大时就开始劝诫纣王。但是纣王不听。至于比干是怎么死的,那就是下一段了:

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彊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箕子惧,乃详狂为奴,纣又囚之。

比干与纣王的故事简介(比干剖心背后的隐秘)(2)

从这里能够看出,劝谏纣王的不是比干一个人,还有微子启,箕子,这三人被称为“殷末三仁”。至于比干之死,很明显是商纣王杀死比干并且剖了他的心。

据说,比干死后,他的妻子带着遗腹子逃亡,到了树林中生下孩子。孩子以“林”为氏,形成了今天人口超过1400万的林姓。天下林姓都以比干为始祖。

为了纪念比干,在河南卫辉县建立了殷太师比干庙,据说距今已经有近三千年的历史,被称为天下第一庙。

比干与纣王的故事简介(比干剖心背后的隐秘)(3)


不管是《史记》还是《封神演义》,一致认为比干是天下第一忠臣,事实真的如此吗?我看未必!

不妨看看比干的同谋们微子启、箕子都干什么了?

微子启,本来是商纣王同父同母的大哥,可是因为他们的母亲在生完微子启才成了正妻,所以微子启是庶出,而商纣王是嫡出。商纣王继承皇位,微子启很不满,就和比干一起投靠周国撺掇他们攻略殷商。

在微子启持续不断的努力下,商纣王势力越来越差,商纣王派兵政府江淮一带的少数民族时,微子启密告周武王,周武王起兵造反。商纣王毫无防备,临时召集的军队又在微子启的带领下倒戈一击,商纣王就这么没了。

比干与纣王的故事简介(比干剖心背后的隐秘)(4)

任何时代的叛徒都不会得到尊重,微子启也是这样。商朝灭亡后,周武王让商纣王的儿子武庚继承商朝势力。可是武庚很快发动叛乱,被周公旦击败。商纣王这一支系被杀光后,微子启才成为宋国的主人。与此同时,微子启被称作“宋”姓的始祖。看看宋江什么德性,就知道微子启做的事多么没屁眼。

箕子是比干的弟弟,比干死后,箕子装疯卖傻,隐居在山西晋城市陵川县的箕子山。其实这是假象,箕子的真正目的是联合周国灭掉商国。周武王得到消息,来到箕子山和箕子下棋,黑白之间悟出了灭亡商国的真谛。所以,陵川县的箕子山,是围棋的发源地,其实也是武王伐纣总计划的策源地。

比干与纣王的故事简介(比干剖心背后的隐秘)(5)

商朝灭亡后,箕子发现很多商朝移民不愿意归顺周朝,就带着大家从山东胶州湾出发,渡海到达朝鲜,建立了箕子朝鲜。

从某种程度上说,微子启和箕子分别继承了商纣王的政治遗产,他们的盟友比干,到底因何而死,恐怕就昭然若揭了吧!

真实的情况是,比干和微子启箕子一起投靠周国,成为武王伐纣的内线。这一情况被商纣王查获,比干为了保护两个盟友,在严刑拷打之下毫不屈服,最终被迫害致死。

如果比干真的是因为背叛商朝而被处死,“剖心”这一刑罚就可以理解了。

比干与纣王的故事简介(比干剖心背后的隐秘)(6)

比干的心是白的?还是黑的?燃烧之后肯定是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