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因为车祸致右小腿疼痛活动受限至A院就诊,急诊查看老王右小腿明显肿胀畸形,皮肤张力非常高,表面已冒出小水泡,万幸的是右足的感觉活动及血运未受明显影响。拍X线示右胫腓骨下段骨折,急诊给予石膏固定后收入病房。入院后几个小时,老王感到右小腿肿痛情况较前越来越严重,皮肤表面又冒出了几个水泡。医生与家属交代病情后建议老王行右跟骨结节骨牵引治疗来稳定骨折端,恢复下肢力线,来达到止痛及消肿的目的。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牵引术顺利结束。几个小时过去了,老王发现他右小腿的肿痛症状未见明显好转,老王一家都很疑惑,不是说骨牵引后肿痛症状会明显缓解吗,为什么没有任何效果反而越来越严重了呢?后来仔细询问及查看牵引设备后医生找到了原因,由于牵引后只能平躺,不能翻身,老王又是个爱动的人,实在不能耐受,就私自移动了已经调整好的牵引方向,支架也移位了,导致设备的牵引作用大打折扣,达不到骨牵引预计的效果,还有可能起到了相反的作用。经过医生调整并向老王详细交代了注意事项,没多一会,老王的肿痛症状明显缓解,老王及家属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跟骨骨折怎么做牵引(为什么骨折了要做骨牵引)(1)

跟骨骨折怎么做牵引(为什么骨折了要做骨牵引)(2)

看了以上病例,患者不禁有疑问,什么是骨牵引,骨牵引有什么作用,明明已经骨折了,还要再次接受这么痛苦的有创操作,值不值得?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个“吓人”的技术。

牵引疗法是通过牵引装置,悬垂之重量为牵引力,重量为反作用力,达到缓解肌肉紧张和强烈收缩,整复骨折、脱位,预防和矫正软组织挛缩,以及对某些疾病术前组织松解和术后制动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用于四肢和脊柱某些疾病的治疗,或者作为术前准备、术后制动的手段。

骨牵引,又称直接牵引,系利用钢针或牵引钳穿过骨质,使牵引力直接通过骨骼而抵达损伤部位,并起到复位、固定和休息的作用。其优点是可承受较大的牵引重量,阻力较小,可以有效地克服肌肉紧张,纠正骨折重叠或关节脱位所造成的畸形;牵引后便于检查患肢;牵引力可以适当增加,不致引起皮肤发生水泡、压迫性坏死或循环障碍;配合夹板固定,保持骨折端不移位的情况下,可以加强患肢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直、肌肉萎缩,以促进骨折愈合。缺点是钢针直接通过皮肤穿入骨质,若处理不当可引起针眼处感染;进针部位不准确,可损伤关节囊或神经血管;儿童采用骨牵引容易损伤骨骺。

跟骨骨折怎么做牵引(为什么骨折了要做骨牵引)(3)

适应证 ①成人肌力较强部位的骨折;②不稳定性骨折、开放性骨折;③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及髋关节中心性脱位;④学龄儿童股骨不稳定性骨折;⑤颈椎骨折与脱位;⑥皮肤牵引无法实施的短小管状骨骨折;⑦手术前的准备;⑧关节挛缩畸形者;⑨其他需要牵引治疗而又不适于皮肤牵引者。

禁忌证 ①牵引处有炎症或开放创伤污染严重者;②牵引局部骨骼有病或严重骨质疏松者;③牵引局部需要切开复位者。

常见肢体各部位骨骼牵引:颅骨牵引、尺骨鹰嘴牵引、股骨髁上牵引、胫骨结节牵引、跟骨牵引等。

跟骨骨折怎么做牵引(为什么骨折了要做骨牵引)(4)

骨牵引的注意事项

1、 牵引的肢体应抬高,牵引的砣不可随意去除,砣应高于地面10-15厘米,不可接触地面;牵引针的两端各有一密封瓶,是为了保护病人健侧肢体的皮肤不被划伤,衣物和被服不被刮破;下肢牵引的病人,注意保护脚后跟部皮肤;病人可利用床上拉手训练抬臀。

2、牵引重量应根据患者年龄、体重、肌肉发达情况、骨折部位、移位程度,结合X线检查来决定。一般股骨牵引重量相当于体重的1/7-1/10,胫骨、跟骨牵引重量一般不超过5kg,老弱及骨质疏松患者应适当减轻牵引重量。对骨折或脱位患者,牵引重量应一次加到适当最大量。一旦复位后,即应将重量减至维持重量,牵引的最初几天,每日应测量肢体长度,检查骨折复位情况,并随时调整牵引重量,以防过度牵引。

3、下肢牵引时,应抬高床脚,充分利用患者体重作反牵引,患者健肢抵住小木箱,可以加强牵引。

4、每日检查整个牵引装置1-2次,保持牵引绳与肢体轴方向一致。注意骨圆针是否松动,牵引绳有无障碍,以及患肢血液循环情况是否正常,如发现上述问题,应及时处理。

5、牵引期间,应经常进行功能锻炼,以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

6、骨牵引针眼处每天用酒精棉球涂擦1次。牵引时间一般为4-8周。

骨牵引术虽然是一项有创操作,但是对于损伤的控制及恢复是非常有利的。所以,长痛不如短痛,及时合理的牵引术利远远大于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