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恣肆的《庄子》,东坡先生对之赞口不绝他二十岁时“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宋史》本传)元丰元年(1078),他撰写《庄子祠堂记》,也是祖述庄子,夹叙夹议,翻空出奇《庄子》不光文章恢恑憰怪,就连文章中的寓言之名,也稀奇古怪,意蕴深长其取义与文章融为一体,开后世“亡是公”“贾雨村”之先河昔年笔者曾有《庄子“寓名”解》的撰写计划,可惜转徙旅食,迁延至今未成,不知老之将至贵州民族学院四川苍溪王天海教授之父言:世间事,以难而败者,十之一二;以媠而败者,常在八九(王天海《荀子校释》后记),信然慨叹之余,别无他法,今借释《庄子》 “野马”与“羊角”以弥补懒惰之过,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曾国藩说早起为养生第一秘诀原文?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曾国藩说早起为养生第一秘诀原文(草不黄俗话说410野马)

曾国藩说早起为养生第一秘诀原文

汪洋恣肆的《庄子》,东坡先生对之赞口不绝。他二十岁时“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宋史》本传)元丰元年(1078),他撰写《庄子祠堂记》,也是祖述庄子,夹叙夹议,翻空出奇。《庄子》不光文章恢恑憰怪,就连文章中的寓言之名,也稀奇古怪,意蕴深长。其取义与文章融为一体,开后世“亡是公”“贾雨村”之先河。昔年笔者曾有《庄子“寓名”解》的撰写计划,可惜转徙旅食,迁延至今未成,不知老之将至!贵州民族学院四川苍溪王天海教授之父言:世间事,以难而败者,十之一二;以媠而败者,常在八九(王天海《荀子校释》后记),信然!慨叹之余,别无他法,今借释《庄子》 “野马”与“羊角”以弥补懒惰之过。

一、野马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庄子·逍遥游》)

“野马”何解?或云:

1.“野马,游气也”(郭象)

2.“春月泽中游气也。”(释文引司马云)

3.“此言青春之时,阳气发动,遥望薮泽之中,犹如奔马,故谓之野马也。”(成玄英)

4.“野马驰。”(释文引崔云。此望文生训,不足为训)。

5.“马,特塺字假音耳。野塺,言野尘也。”(清朝孙星衍)

6.“野马字盖即沙漠之漠……野马亦尘埃耳。《庄子》盖以野外者为野马,室中者为尘埃,故两称而不嫌。”(闻一多)。

西南师范学院徐德庵(1902~1984)先生《<庄子>连语音训》云:

“野马”与“鸿蒙”(亦作鸿濛、澒蒙)“涬溟”声转,均为迭韵连语。《<在宥篇>释文》:“鸿蒙”:司马云:“自然气也。”一云“海上气也。”同篇释文:“涬溟”,司马云:“自然气也。”均可为“野马”训游气之证。自然元气本与广大之义相通,故“沆芒”“汗漫”“隐弅”“舋闻”诸迭韵连语,并与“野马”“鸿蒙”“涬溟”三语为声转,其义亦均为广大或与广大相近也。(《古代汉语论文集》,巴蜀书社,1991.1)

临朐徐先生祖述王念孙“因声求义”之法,综合释义,很有参考价值。

“野马”之“马”,如果读如“塺”,按:《说文˙土部》:“塺,尘也。”(莫杯切),跟“末、粖、(土末)、塻”,以及“糜么”都取义于“小”(霿→面塻末→塻末糜)。

如果读“马”如“塺”,则“野”也可能是“壒、堨”的记音字。

【壒 堨】《集韵·曷韵》:“壒,尘也。通作~。”《集韵》于盖切,去泰影。

“壒、堨”与“埃”(乌开切。影母)关联。堨或为喉音“疑母”。

野马,野,羊者切。

“野”为“以母”(余母),与影母、匣母发音同部位。也就是说,野马即是“堨塺、埃塺”。

实际上如果把“野马”与“阴霾”“曀霾”“霾曀”贯串起来考虑,似乎更好理解。

【霾】《说文·雨部》:“风雨土也。”

“终风且~。”朱熹集传:“~,雨土蒙霿也。”莫皆切。

《尔雅·释天》“风而雨土为”邢昺疏引孙炎曰:“~,大风扬尘从上下也。”

【阴霾】阴晦;昏暗。

白日邈其中出兮,~披离以泮释。(柳宗元《梦归赋》)

【曀霾】﹝阴阳﹞和而散,则为霜、雪、雨、露;不和而散,则为戾气、~。(宋张载《正蒙·参两》)

昔我过嵩麓,云移见诸峰;重游未有日,想象~中。(宋苏辙《遗老斋绝句》之九)

【霾曀】“~廓清。”蒋之翘辑注:“霾,雨土也。”

【曀】《说文·日部》:“阴而风也。”

《玄应音义》卷四“~尘”注:“~,翳也。言奄翳日光使不明也。”

《小尔雅·广诂》:“冥也。”于计切,去霁影。

也就是说“阴霾→阴霾 曀霾→霾曀 野马”成一组系(将从“壹”之“曀”作入声对待),状述迷蒙混沌。

二、羊角

一匹“野马”搅得云里雾里,一只“羊角”扭得七拱八翘,难以“的解”。羊角,羊之角;或作复姓,有战国“羊角哀”;或作旋风解,出自《庄子》。

【羊角】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毛泽东《念奴娇·鸟儿问答》)

这枚“羊角”也是来自《庄子》: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逍遥游》)

成玄英疏:“旋风曲戾,犹如羊角。”旋转扭曲,形似羊角。类似的天牛,江苏苏州、上海松江(吴语)称之为“洋夹”,大概是蜗牛壳螺旋似“旋风曲戾”而得名,与“羊角”及旋风类似。江苏东台(江淮官话)之“洋牛呃”(天牛),跟“洋夹”也可能关联。

三、“羊角”与“呴俞/姁偷”

(一)羊角

“旋风曲戾”之“羊角”,实际上可能是“夭矫、夭蟜”,屈伸、纵恣之义。

【夭矫】“木熙者,举梧槚,据句枉,蝯自纵,好茂叶,龙~。(《淮南子·修务训》)

狂童面缚登槛车,太白~垂捷书。(唐刘禹锡 《平蔡州》诗之一)

【夭蟜】“长啸哀鸣,翩幡互经,~枝格,偃蹇杪颠。”张守节正义引郭璞曰:“皆猨猴在树共戏恣态也。夭蟜,频申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夭矫、偃蹇互文。

【夭矫】“偃蹇~,娩以连卷兮。”李善注:“夭矫,自纵恣貌也。”(《文选·张衡<思玄赋>》)

余尝见碑本,字势~,洒落奇妙。(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三)

是为“纵恣貌。”

【天蟜】“踔~,娭涧门。”颜师古注:“~,亦木枝曲也。”(《汉书·扬雄传上》)

古旧的树木被砍作柴薪再不能~作态。(王统照《这时代》诗)

是为“木枝屈曲貌。”三义关联。

(二)偃蹇

“羊角”与“宛转委曲、屈曲”之“偃蹇”正好配对:

【偃蹇】灵~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楚辞·九歌·东皇太一》)

“掉指桥以~兮,又猗抳以招摇。”颜师古注引张揖曰:“~,委曲貌。”(《汉书·司马相如传》)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连蜷兮枝相缭。(汉淮南小山《招隐士》)

因此,“羊角→偃蹇→夭矫”构成组系。“似羊角”云云,可能是倒果为因,宛转屈曲的羊之角,与“偃蹇夭矫”取象一致。

(三)呴俞 姁偷

最后,看看《庄子》的“呴俞”:

屈折礼乐,呴俞仁义。(骈母)

徐德庵先生云:“呴俞”与“痀偻”声转。此转似乎“弧度过大”。按:“呴俞”与“曲折”互文。《文选·傅毅<舞赋>》:“姣服极丽,姁偷致态。”徐先生云:

“姁偷”即“呴俞”,义由屈伸引申为舞貌,此犹偃蹇、跰跹引申为舞貌也(“偃蹇”训舞貌,见《楚辞·九歌》王注;“跰跹”训舞貌,见《玉篇》)——同上

其实,舞态翩跹,即屈折夭矫婀娜。所以,呴俞、姁偷纳入“羊角→偃蹇→夭矫”系,可能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