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满分议论文论据论点(议论文考点阅读)(1)

考点讲练

【考点】

①补充一个论据,简要论证第三段“幸福与财富之间的关联性非常低”这一观点。(2011年佛山市)《财富与幸福》

【考点讲析】

(一)论据是证明论点的理由和依据。

论据有两类:

事实论据(典型事例、典型史实)

道理论据(自然科学的定义、定理、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等)

(二)围绕“论据”,归纳命题形式。

1.概括事实论据;(难易程度:★★)

方法:概括事实论据必须包括两个要点:人物 事件(必须紧扣论点)。

2.为文中某个观点补充(补写)事实论据:(难易程度:★★)

要求:事实论据要典型、真实、简洁,与论点要一致。

3.为文中某个观点补充(补写)道理论椐:(难易程度:★★)

要求:道理论据是名言警句等。

4.事例(论据)的作用。(难易程度:★★)

(一般是考查文章开头所列举的事例)作用:

①引出中心论点(题);

②充当文中论点的论据,增强说服力;

③增添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5.论据(事实和道理)能否删去(是否多余)? (难易程度:★★)

不管是什么论据,它都要证明论点的成立,也就是说论据要与论点保持高度的一致。论据是否删除或者是否是多余的,都要看看论据的有无会不会影响论点的成立。

中考满分议论文论据论点(议论文考点阅读)(2)

【考点测试】

一、 大连市 花开半时偏妍 (李光烈)

①相对完整而言,“半”无疑是未完成的一种状态,是令人遗憾的一种缺失,然而,“半”又何尝不是一种高妙的境界?

②你一定懂“泰极而否”的道理,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它的对立面转化了。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花儿美艳盛放之时,就是残败零落之日。

③花开半时偏妍,人生中,我们要拥有“半”的智慧。

④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半”中隐美的道理。爬山的过程最美,半山腰的感觉最好。攀爬中掺进了人们对美景的想象,虚实相生之间,美便无限扩伸与延展。一旦爬到了山顶,一切景色尽收眼底时,反而会有一丝失落感隐隐而生。

⑤“半”的智慧也表现在艺术创作的留白上。众所周知,绘画中描摹可观可触的有形之物不是什么难事,要让抽象无形的语言、声响和思维等入画,就不那么容易了。齐白石的水墨画《蛙声十里出山泉》就是留白的经典之作。齐白石用几只蝌蚪在急流的山泉中游动的画面,为我们展示了“蛙声十里出山泉”这一蕴含极丰的神奇意境。蛙声在整个画面中难觅踪迹,可以说,齐白石只画出了一半,但妙就妙在通过虚出的一半,撩拨起观众二度创作的强烈欲望与冲动,使“蛙声”这难以描摹的意象,在人们的想象中得以生动而鲜活地再现.有限的画面与无限的想象形成珠联璧合的完美融合。齐白石的成功给我们以启迪:运用“半”的智慧,成就艺术留白,使艺术创作达到至高的境界。

⑥“半”,还可理解为一种为人处世的修养。人们常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不把事情做得太过,留有回旋余地的“半”,是为自己,也是为别人开启了一扇门。“半”,是一种宽阔的胸襟!

⑦李密蓭诗云: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⑧愿我们知晓“半”的道理,掌握“半”的艺术,达到“半”的修养,无边受用“半”的恩赐与智慧。

(选文有删改)

1.作者由“花开半时偏妍”,提出了怎样的观点?(2分)

答案:我们要拥有“半”的智慧。

2.第⑤段是如何阐述“半”的智慧也表现在艺术创作的留白上”的?请简要回答。(4分)

答案:首先阐述抽象无形之物难以入画(1分):接着举出齐白石留白的经典之作的例子(1分),阐明留白产生的艺术效果(1分);最后得出结论:运用“半”的智慧,可使艺术创作达到至高境界(1分)。

3.阅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4分)

(1)攀爬中掺进了人们对美景的想象,虚实相生之间,美便无限扩伸与延展。(“虚实相生”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答案:眼前景色和想象的美景相互交融(2分)。

(2)但妙就妙在通过虚出的一半。撩拨起观众二度创作的强烈欲望与冲动……。(“撩拨”一词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答案: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撩拨’’赋予“画’’以人的动作),形象地表达了激发、引起的意思(1分),突出了留白的妙处(突出了齐白石虚出一半的妙处)(1分)。

4.第⑥段中说“不把事情做得太过”,请从初中语文课文中选取一个事例加以印证。(正、反面事例均可,30字以内)(4分)

答案:示例:夏洛克冷酷无情,坚持索要一磅肉,落得人财两空。(杨修恃才放旷,多次触及曹操的忌讳,最终酿成杀身之祸。)(事例典型3分,表意流畅1分,事例不是取自初中语文课文不得分。)

二、河北 现代西方教育中有“尝试错误”的理论

①现代西方教育中有“尝试错误”的理论;五百年前,明朝人 沈君烈就提出“终日学终日误,终日误终日学”的观点。可见,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②楚汉相争时,项羽的失败,就在于他不知道在错误中学习。每当他有所主张,左右总是连声称“是”,钦佩拜伏。一直到死他还错误地认为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平时在百战百胜中,他愈来愈自负。大难临头了,还在高唱“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难以放下身段,从自负的巅峰走下来,弄到无颜回江东去的地步,结果只有死路一条。

③刘邦的成功,得益于在错误处注意学习。有人当面指责他,不应该一面洗脚一面和长者说话;有人暗暗提示他,不应该在韩信求封齐王的使者面前发脾气;有人诚恳,怎告他,不应该迷恋各国佳丽,要赶快迁都回关中去……他总会翻然醒悟,在错误中学到很多,终于获得事业的成功。

④由此想起《替虚》上的一句名言:“项羽日胜而亡,高祖日败而王。”因为缺少学习改进的机会,引台至终固守一套僵化的战略,所以日胜反而灭亡;因为在失败之中善于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所以日败反而称王。

⑤古语也有“学书纸费,学医人费”的说法。不费纸,学不好写字;不费人,学不好医术。一位成名的书法家,送你一幅字,在背后不知他撕毁了多少张纸,才成就这一幅字。更不要去细数他当年学习过程中墨池皆黑、废纸成堆的境况了。一位医术精湛的大夫,必然诊治得多、观察得多,也累积了许多误诊的教训。古谚说“巧者不过习者之门”。只要不怕错误,反复学习,便能达到巧妙的境地。

⑤“逐日淘沙定有扩,成功的金砖就是从淘洗错误的沙砾中诞生的。有急者,不但不应为错误、失败而气馁,反而应该以失败为师,在错误中汲取教训,从而走向成功的彼岸。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思路分析]此题考查议论文论点的归纳。 归纳论点,可以去关注文章的标题、开头段和结尾段,这几个位置常常是论点所在。

答案: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2.选文第②③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出理由。

[思路分析]此题考查论证思路。解答此题,先看②③两段与前面的段落之间有没有对应的关系,再看②③两段之间有没有先后关系,比如时间上的、逻辑上的关系等。

答案:不能。 因为第②段写项羽,第③段写刘邦,第④段引用名言和论述的内容与②③段的顺序相对应,体观了议论文的结构的严谨。

3.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思路分析]此题考查论证的思路。答题时,应该指出论证的观点是什么,再指出作者用哪些论据进行论证,论证的角度是什么。在组织语言时,使用诸如“首先”“然后”“接着”等表示起承转合关系的词语,以示条理。

答案:先用古语作为道理论据,接着用“学书”“学医”两个事例进行阐述并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中心论点。最后以古谚作道理论据,再一次论证中心论点。

4.请为选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思路分析]此题考查考生补充论据的能力。答题时,要做到两个明确:一要明确要论证的观点是什么;二要明确要补的论据的类型。如果是事实论据,表述格式一般为:人物 事件。如果是道理论据,则要力求准确,最好能有出处。

答案:示例一:爱迪生在发明电灯过程中,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最后才获得了成功。

示例二:失败是成功之母。

三、河南坚持“一件事原则”(弗洛姆)

亲爱的埃迪:

  ①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分散在好几件事情上,不仅是不明智的选择,而且是不切实际的考虑。在这封信里,我向你谈谈“一件事原则”,即专心地做好一件事,就能有所收益。

  ②在对一百多位获得杰出成就的人士的商业哲学观点进行分析之后,著名行为学者哈迈尔发现了这个事实:他们每个人都具有专心致志的优点。

  ③最成功的人都是能够迅速而果断地作出决定的人,他们总是首先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朝这个目标努力。譬如,伍尔沃斯的目标是要在全国各地设立一连串的“廉价连锁商店”,于是他把全部精力花在这件工作上,最终成为著名的商界走亨;林肯致力于解放黑奴,他排除万难专心于此,因此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李斯特内心充满了成为一名伟大律师的欲望,他把一切心力专注于这项目标,结果成为美国著名的律师之一。

  ④孩子,这些人物都是你所熟悉的,从他们的成功可以看出,所有成大事的人,都把明确的目标当作他们努力的主要推动力。专心就是把意识集中在这个目标上的行为,井要一直集中到找出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而且将之付诸实际行动。自信心和欲望是构成他们专心行为的主要因素。没有这些因素,专心致志的神奇力量将无从谈起。为什么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拥有这种神奇的力量,其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缺乏自信心,而且没有什么强烈的欲望。

  ⑤孩子,对于任何东西,你都可以渴望得到,只要你的需求合乎理性,并且十分强烈,那么专心这种力量将会帮助你得到它。假设你准备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或是一位杰出的演说家,或是一位显赫的商界主管,或是一位能力高超的金融家……那么你最好在每天就寝前及起床后,花上l0分钟把你的思想集中在这项愿望上,以决定应该如何进行才有可能把它变成事实。

  ⑥当你要专心致志地集中你的思想时,应该把你的眼光投向一年、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后,假想你能创作出伟走的作品,假想你是这个时代最有力量的演说家,假想你是住极有影响力的人物,并坚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唯有如此,才有可能付出努力。

  ⑦一次只专心地做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并积极地把它做成功,这样你就不会感到筋疲力尽。把你决定去做的那件事当成是一大排抽屉中的一个抽屉。你的工作只是一次拉开一个抽屉,令人满意地完成抽屉内的工作,然后将抽屉推回去。不要总想着所有的抽屉,而要将精力集中于你已经打开了的那个抽屉。了解你在每次任务中所需担负的责任.了解你的极限。如果你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和失去控制,那你就是在浪费你的效率、健康和快乐。选择最重要的事先做,把其他的事放在一边。做得少一点儿,做得好一点儿.才能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快乐。

  ⑧孩子,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如果你能向一个目标集中注意力,成功的机会将大大增加。全心专注在你所期望的一件事上,必如所期。祝你进步!  深爱你的父亲

   (作者:弗罗姆。有删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答案:专心地做好一件事,就能有所收益。(意思对即可。2分)

2.请给第③段再写一个事实论据。(3分)答案:示例:居里夫人致力于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她专注于此,克服了重重嗣难,终于发现了镭并分离出纯镭,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海伦•凯勒专注于学习说话,因此,尽管她又聋、又哑、又瞎,她还是实现了自己的明确目标。(古今中外的事例均可。事例1分,突出目标和专心2分.共3分)

3.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第③一⑥段的论证思路。(4分)答案:第③段列举名人事例论证成功的人都是先确定明确的目标,然后专心朝这个目标努力。(2分)第④⑤⑥段分析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如何做到专心。(2分) (意思对即可。共4分)

4.第⑦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答案:比喻论证(1分)生动形象(1分)地论证了“一次只专心地做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并积极地把它做成功”(1分)的观点。 (共3分)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