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引领 自主习作 分享提升,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自主备课怎么写?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自主备课怎么写(备课规范引领自主习作)

自主备课怎么写

规范引领 自主习作 分享提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设计

谢远品(湖北宜昌枝江市教学研究室)

教学目标

1. 围绕“20 年后回故乡”这个主题,培养学生基本的审题、选题、取材能力。

2. 能应用阅读中获取的知识作文,在合作、分享中提升已有的习作水平。

3. 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能较完整、流畅、有层次的叙述自己的所见、所思。

教学难点

围绕“20 年后回故乡”这一主题展开合理的想象。

教学过程

一、回味导入

师:同学们,你能回味本组课文,总结出一个关键词吗?其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篇课文(或者哪一段)?

教师在学生交流并广泛发表自己观点的前提下,总结出“思念”这个主题。

师:思念是对过往生活的回味、筛选、表达。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些思念故乡的课文,又开展了“浓浓的乡情”的交际、交流活动。今天我们来立足“故乡”这个牵肠挂肚的词语,畅想一下它20年后的样子。

二、审题立意

学生兴趣上来了,审题是关键,此时,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

(一)厘清习作范围。

出示习作训练要求:

1. 学生独立阅读、思考。

2. 小组交流,分享各自的发现或体会。

3. 集中进行交流、归纳。

师:同学们,你从本次习作训练要求中发现了什么?

生1:是写“20 年后回故乡”,不是写“20 年后的我”。

生2:“20 年后回故乡”涉及的内容很多,既有亲人的变化、家乡景色的变化,还有人情世故的变迁……

生3:虽然畅想的是“20 年后的故乡”,但“20 年后的我”肯定也发生了很多变化,知识丰富了,事业也有成了,所以,这次作文中不仅有“家乡”,也应该有“我”。

师:同学们的发现很全面,分析的非常有道理。

20 年后故乡的变化是巨大的。而这次作文中的主角是“我”,因为要通过“我”的视角去观察、想象、思考,然后呈现给大家,所以,文中肯定有“我”哦!

(二)拓展习作思路。

知道了“写什么”,那么,该“怎么写”?有必要给学生一些提示性引领。

1. 独立思考,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2. 同桌相互交流,分享。

3. 集中交流。

师:同学们,现在知道“怎么写”了吗?

生1:20 年后,故乡的变化肯定很多,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最好选择一个方面来写,比如家乡景色的变化。

生2:这是想象作文,但想象作文也不能天马行空,必须符合事实,比如,不能说我的故乡成了外星人造访地球的基地。

生3:20 年后的故乡就是指我们今天生活的地方,因为20 年后,我们有很多同学,当然包括我自己,可能远离它,所以,20 年后回来,看到的一切可能都令人惊喜、赞叹。

……

师:看来,同学们的心早已飞到了20 年后,接下来,我们就好好的来畅想一番吧,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哦:

(1)不可泛泛而谈,选择你看到(想象)的最令你欣喜、感动的来写。

(2)所想象的故事(内容)的起因、经过、结果要完整,重点的地方尽可能的突出一些。

(3)虽然是想象作文,但不可天马行空,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4)注意格式正确和行文规范。

(三)构思习作提纲。

师:作文之前,我们该先做什么?

生:进行构思。

师:是的,我们要围绕“20 年后回故乡”这个主题进行构思,也就写“作文提纲”,做到胸有成竹,老师这里给了一个模板(表格),请同学试试吧。

(如果学生没有形成编写作文提纲的习惯,可以先独立思考、编写,然后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交流、修改,直至完善。)

三、自主作文

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了习作范围,同时,产生了习作期待。接下来,给时间学生进行自主作文。在自主作文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 启发引领。习作之初,教师要进行巡视,及时进行导向性引领。

师:张三同学的作文题目命的有个性,叫做《别样的土墙屋》,大家想不想听他介绍以下他的思路或想法?

张三:我是想通过房子的变化来反映李家三姨的变化的,20 年前,因为穷,三姨住的是土墙屋,但20年后,三姨早已在城里买了房,还添置了小轿车,但三姨的土墙屋还在,只是这土墙屋经过粉刷、装修后,办起了农家乐,成了三姨的摇钱树……

师:想象丰富,眼光独特,很好的。哦,李海的也不错,他的题目是《草操场》并且将“20 年后回故乡”作为副标题写在下面,这个很好。李海同学正在按照自己的提纲作文,我们就不打扰了,期待读到他的“大作”。

2. 自主习作。学生正式开始作文后,教师就不能再过多的干扰学生了,给学生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学生静心思考、写作。作为五年级的孩子,一般规定自主作文时间在30 分钟左右,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快速作文的能力。

四、修改提升

1. 教师引领。学生作文完成后,教师可以选择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学生自主作文时教师从中发现并有意识的进行了收集)进行引领性讲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行修改、完善。

2. 自主修改。要求学生对照本次习作要求和预设的习作提纲,进行修改、完善,尽可能的使自己的作文不仅符合要求,而且要具有一定的个性化。

3. 相互交流。同桌之间相互修改对方的作文,要求大声的读出来,再根据本次习作训练要求,并结合对方的习作提纲进行批注,并当面商讨提出修改意见。

4. 修改完善。根据同桌提出的修改意见,认真进行修改,修改时可以和同桌进行再次商讨,使彼此之间的观点得到统一,以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

五、交流分享

(一)阅读分享。

师:同学们,好东西我们要大家分享,每个人的作文都是自己的劳动成果,接下来,我们好好分享一下吧!

1. 找优点。在小组内读读自己的作文,读完后,对照“20 年后回故乡”习作要求,参考作文提纲,同学间相互找找作文的优点。

2. 当老师。在小组内,每个人至少评读一位同学的作文,教师可以出示统一的习作评判指导性标准,也可以小组内自己总结。

(二)展示分享。

1. 优秀习作集中粘贴到班级习作展示栏。

2. 办一期“20 年后的故乡”的手抄报。

(本文选自《语文教学通讯C》,201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