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涅卡曾说:

“没有比人生更难的艺术,因为其他的艺术和学问,到处都可以找到很理想的老师。”

唯有人生,没有模板,只能靠自己去慢慢经历体会。生活有进有退,有苦有甜,须把握好面对的所有坎坎坷坷,才能安稳度一生。而下面的三种比喻,则道出了为人处事的智慧。

七个比喻看透人生(三种比喻道尽坎坷人生)(1)

梁实秋说过一句话:

“人与人相处,本来易生摩擦,谈话时也要保持距离,以策安全。”

在《红楼梦》中,有一回,在宝钗的生日宴上,王熙凤拉着一名戏子问大家像谁。大家心知肚明,但都没有说出来。只有湘云嘴快,说像林黛玉,惹得众人皆尴尬,黛玉也愤然离席而去。要知道,那时的戏子是最低贱的,拿黛玉与戏子比较,是对黛玉的不敬。

东汉末年,在曹操争夺汉中时,屡攻不下,让他进退两难,他便把兵士的口令改为“鸡肋”。此时,杨修通过这两个字,猜到曹操想要退兵,便吩咐兵士们收拾行囊,准备撤兵。曹操听说此事后,大为恼怒,认为杨修蛊惑军心,将其斩杀了。

总是自以为是地道破别人的心思,难免祸从口出。

七个比喻看透人生(三种比喻道尽坎坷人生)(2)

曾国藩在仕途初期,也曾是一位心直口快的人,因此他得罪了很多大臣。有一次,他竟对咸丰皇帝直言,说他“爱搞小聪明,只做表面文章。”让皇帝恼怒不已,为此曾国藩差点丢了脑袋。说话是一门学问,不谈人私,不讲人过,如此才能免去很多麻烦。有句话说得好:“出言有尺,嬉闹有度,做事有余,说话有德。”无论你的话多么正确,都不能不加考虑就随便说出口。说话如尺,三思而后言才是一种智慧。

七个比喻看透人生(三种比喻道尽坎坷人生)(3)

有句老话说:

“水随形而方圆,人随势而变通。”

做人做事不能一成不变,要懂得灵活变通,才能活出不一样的人生。网上看到一个故事。

小山和小水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住在同一个村子。由于谋生不易,两人便相约到远地做生意。

他们首先抵达一个生产麻布的地方,发现当地的麻布比较便宜,两人便把所有的钱换成麻布,想带回故乡,赚点利润。

接着,两人又到达了一个盛产毛皮的地方。

而毛皮在故乡更为值钱,于是小水就把麻布全换成了毛皮,还多了一笔钱,而小山依旧带着麻布。

后来,他们来到一个盛产黄金的城市,却是个不毛之地。在当地,黄金极其便宜。

小水又提出换取黄金,而小山却嫌弃麻烦再次拒绝,小水则又换了黄金,又赚了一笔钱,小山依旧守着麻布。

最后,他们回到了故乡。

小山卖了麻布,只赚了些小钱,小水不但带回了一大笔财富,还把黄金卖了,成为了当地的富豪。

两种不同的做事方法,最后的结果也截然不同。

七个比喻看透人生(三种比喻道尽坎坷人生)(4)

李鸿章曾说过:“法待人而后行,事因时为变通,若徒墨守旧章,拘牵浮议,则为之而必不成,成之而必不久。”

一段路,若走了很久,还看不到希望,那就改变方向。

做事如水,懂得变通才能成功,墨守成规﹑一成不变,最后只会一事无成。

七个比喻看透人生(三种比喻道尽坎坷人生)(5)

张小娴曾说:

“人这一生,不是为了追求圆满而来,而是为了一次又一次明白圆满的不可能。”

每个人都想有一个完满的人生,但世上没有所谓的完满,有所缺憾才是人生常态。

有一个生活在海边的渔夫,靠每天下海捕鱼为生。一天,他打上来一个很大的贝壳,打开一看,里面有一颗很漂亮的珍珠,他高兴极了。但在他仔细把玩珍珠时,发现上面有一个小黑点,这让他感觉有点不满。于是,他开始磨削珍珠,想把小黑点去掉。但磨掉一层,黑点还在;磨掉两层,黑点依然在……如此反复磨来磨去。最后,黑点没了,珍珠也不复存在了。

七个比喻看透人生(三种比喻道尽坎坷人生)(6)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太过追求完美,反而会适得其反,得不偿失。

莫言在《檀香刑》中写道:

“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人生如月,缺多圆少是常态。学会接纳生活中的不完美,你才能活出真实而快乐的人生。

七个比喻看透人生(三种比喻道尽坎坷人生)(7)

很喜欢一句话: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注定要经历沉沉浮浮,体会人生百态,才能领悟生命的真谛。”

生活没有模板,只有心灯一盏。若我们能早一点明白人生的处世法则,也许就能够更好地过好这一辈子。

在自己行走的道路上,总会遇到一些沟沟坎坎。为人处事要知分寸、懂变通,不要过分追求完美,日子才能越过越顺畅。哲学家塞涅卡曾说过:“人生如戏,重要的不是长度,而是表演的是否出色。”生活就像是一个大舞台,把自己演好,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