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晓丽预防新冠,需要同时采取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常通风、间距离、公筷制等多种综合性防控措施,仅仅依靠戴口罩一种方式很难达到真正的预防效果日常生活中预防新冠,除规范戴口罩外,还需要搭配其他防控措施,应做到勤洗手、多通风、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咳嗽或发热人群等,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怎么正确的佩戴n95口罩?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怎么正确的佩戴n95口罩(口罩系带打结当N95)

怎么正确的佩戴n95口罩

记者 陈晓丽

预防新冠,需要同时采取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常通风、间距离、公筷制等多种综合性防控措施,仅仅依靠戴口罩一种方式很难达到真正的预防效果。日常生活中预防新冠,除规范戴口罩外,还需要搭配其他防控措施,应做到勤洗手、多通风、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咳嗽或发热人群等。

近日,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于如何选用口罩以及戴口罩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解读:

一、戴口罩出现感染的情况

戴口罩是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佩戴过程中一旦出现纰漏,也可能造成交叉接触感染。原因如下:

1.口罩质量不合格。比如一些人佩戴的口罩由于质量问题,属于不合格产品(如假冒伪劣产品),那么口罩的防护效果会大打折扣

2.口罩佩戴种类不合适。按照不同类型口罩的防护效果,在现阶段近距离接触发热或咳嗽人员,出入医院等高风险场所,如果佩戴口罩的防护等级越低,被感染的可能越大。

3.口罩佩戴不规范。由于口罩佩戴不正确,没有选择适合自己型号的口罩,不是深色面朝外,不是有钢条一侧朝上,口罩未覆盖口鼻,等等,均可导致密闭性不严。

4.用手触摸口罩外表面。在佩戴口罩外出时,由于活动和说话可能造成口罩滑落,如果在未洗手或未手消的情况扶正口罩,或者习惯性反复用手触摸口罩外表面。

5.口罩摘除不规范。摘掉口罩前没有洗手或手消,摘除过程中用手碰触了口罩表面或没有屏住呼吸,摘除后没有规范洗手或手消。

二、口罩的分类及用途

(一)口罩的分类

目前国内常见的口罩主要分为医用防护、颗粒物防护、日常防护三类,分别执行《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 19083-2010)和《医用外科口罩》(YY 0469-2011)、《呼吸防护用品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 2626-2019)、《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GB/T 32610-2016)和《儿童口罩技术规范》(GB/T 38880-2020)等标准。

1.医用防护型口罩。医用防护型口罩(又名医用口罩),由口罩面体和拉紧带组成,其中口罩面体一般分为内、中、外三层,内层为亲肤材质(普通卫生纱布或无纺布)有吸湿的作用,中层为隔离过滤层(超细聚丙烯纤维熔喷材料层)有吸附和阻隔微粒的作用,外层为特殊材料抑菌层(无纺布或超薄聚丙烯熔喷材料层)有阻水和防喷溅的作用。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执行标准《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YY/T 0969-2013)。对颗粒物过滤效率未作规定。普通医疗环境中佩戴、阻隔口腔或鼻腔呼出或喷出污染物。适合于一般的卫生护理活动,比如清扫床单、配液、卫生清洁的时候佩戴。

医用外科口罩。执行标准《医用外科口罩》(YY 0469-2011)。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30%。适用于医务人员或相关人员的基本防护,以及在有创操作过程中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的防护,防护等级中等,具有一定的呼吸防护性能。

医用防护口罩。执行标准《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 19083-2010)。按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分1(≥95%)、2(≥99%)、3(≥99%)三级。是医用防护型口罩中防护级别较高的,有防渗透、表面抗湿性等要求,适用于医疗工作环境下,能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适合医护人员在隔离病房、隔离重症监护、发热门诊、手术室等特殊区域佩戴使用。

2.颗粒物防护型口罩

颗粒物防护型口罩(又名防尘口罩),构造和面料与医用防护型口罩相当,执行标准《呼吸防护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 2626-2019),适用于防护颗粒物的自吸过滤式呼吸器,不适用于防护有害气体和蒸气的呼吸器,不适用于缺氧环境,水下作业,逃生和消防用呼吸器。

按过滤性能和过滤效率分为KN和KP两类,KN类只适用于过滤非油性颗粒物,又有KN90(盐性介质过滤效率≥90%)、KN95(盐性介质过滤效率≥95%)、KN100(盐性介质过滤效率≥99.97%);KP类适用于过滤油性和非油性颗粒物,又分KP90(油性介质过滤效率≥90%)、KP95(油性介质过滤效率≥99%)、KP100(油性介质过滤效率≥99.97%)。市面上常用的是KN95口罩。

N95口罩为符合美国标准(NIOSH 42 CFR Part 84)的一类防颗粒物口罩,该标准将防颗粒物口罩分为N、P和R三个系列,N适用于防非油性颗粒物,P适用于防油性和非油性颗粒物(若用于油性颗粒物防护,无特定使用时间要求,遵循制造商建议),R适用于防油性和防非油性颗粒物(若用于油性颗粒物防护,使用时间不超过连续8小时工作班)。同样,美国标准按照过滤效率等级95%、99%、99.97%,将每类口罩划分为三个防护等级,即N/P/R95、N/P/R99和N/P/R100。因此,N95为符合美国标准的一类过滤效率为95%、防非油性颗粒物的口罩,但进入我国市场必须符合我国标准,即应满足我国GB 2626-2019标准。

综上,N95、KN95颗粒物防护口罩均执行国家标准GB 2626,适用于公众在人员密集场所防护使用。防护效果优于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颗粒物的阻隔能力与医用防护口罩相当。当医用防护口罩供应不足时,可作为医用防护口罩的补充,但对于手术室等高湿度或有体液飞溅风险的区域不建议使用。

3.日常防护型口罩

①日常防护型口罩。构造和面料与医用防护型口罩相当,执行标准《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GB/T 32610-2016),适用于在日常生活中空气污染环境下滤除颗粒物所佩戴的防护型口罩,不适用于缺氧环境、水下作业、逃生,消防、医用及工业防尘等特殊行业用呼吸防护用品﹐也不适用于婴幼儿、儿童呼吸防护用品。颗粒物过滤效率分I(盐性介质≥99%、油性介质≥99%)、II(盐性介质≥95%、油性介质≥95%)、III(盐性介质≥90%、油性介质≥80%)三级。

②儿童口罩。构造和面料与医用防护型口罩相当,执行标准《儿童口罩技术规范》(GB/T 38880-2020),适用于6岁及以上、14岁及以下儿童,用于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阻隔微生物、花粉、飞沫等所佩戴的口罩。根据口罩性能,将儿童口罩分为儿童防护口罩(F,颗粒物过滤效率≥95%)、儿童卫生口罩(W,颗粒物过滤效率≥90%)。

(二)口罩的防护等级

医用防护口罩=N95和KN95颗粒物防护口罩≥日常防护型口罩(儿童口罩)>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面纱口罩。

附表 口罩的类型及用途

口罩类型

产品标准

过滤效率

性能

主要应用场景

医用防护型口罩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YY/T 0969-2013

颗粒物阻隔性能未规定

非密合型

有基本卫生指标

· 医务人员:非本次疫情相关

· 隔离病房患者

公众:非人员密集场所,明确无确诊或疑似病人

医用外科口罩

YY 0469-2011

≥30%

非密合型

抗血液透过性

表面抗湿性

· 医务人员:非本次疫情相关

· 隔离病房患者

公众:非人员密集场所,明确无确诊或疑似病人

医用防护口罩

GB 19083-2010

1级≥95%

2级≥99%

3级≥99.97%

密合型

抗血液透过性

表面抗湿性

· 医务人员:发热门诊、急诊、隔离病房,以及其他有疑似和确诊病人的工作场所

颗粒物防护型口罩

颗粒物防护型口罩

GB 2626-2019

KN90/95/100,

N90/95/100,

密合型

可有呼气阀

· 医务人员:可作为医用防护口罩供应不足时的补充,但对于手术室等高湿度或有体液飞溅风险的区域不建议使用。

公众:人员密集场所防护使用。防护效果优于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颗粒物的阻隔能力与医用防护口罩相当

日常防护型口罩

日常防护型口罩

GB/T 32610-2016

I级≥99%

II级≥95%

III级(盐性介质≥90%、油性介质≥80%)

密合型

· 医务人员:非本次疫情相关

· 隔离病房患者

·公众:在日常生活中空气污染环境下滤除颗粒物所佩戴

儿童口罩

GB/T 38880-2020

F级≥95%

W级≥90%

密合型

· 隔离病房患者

· 公众:用于6岁及以上、14岁及以下儿童,用于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阻隔微生物、花粉、飞沫等所佩戴

三、口罩的不当使用

1.佩戴多个口罩。在一般环境下,只要正确佩戴合格的医用口罩,一个就能达到防护效果。多个口罩叠戴,不但不能增加防护效果,还会增加通气阻力和佩戴的不适感,造成呼吸不畅。

2.佩戴口罩的型号不合适。口罩佩戴时最重要的是保证密闭性,这就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型号,比如儿童,要使用针对不同年龄段及脸部大小相匹配的儿童型口罩才好。口罩佩戴时,要将折面完全展开,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还要注意口罩有里外之分,浅色面有吸湿功能,应该贴着嘴鼻,深色面朝外。

3.佩戴口罩的种类不合适。口罩的种类很多,大部分人分不清楚在什么场所应该佩戴什么类型的口罩。按照不同口罩的防护效果,如果在现阶段近距离接触发热或咳嗽人员,出入医院等高风险场所,如果佩戴口罩的防护效果越低,被感染的可能越大。

4.戴口罩分不清内外正反。口罩其实是多层结构,以常见的医用外科口罩为例,共三层,外层阻水、中层阻隔微粒,内层吸湿。人呼出来的气体比较潮湿,而内层与口鼻接触,正好能吸湿保持口罩干燥,能阻挡病原体。如果戴反,外层朝内,呼出的水蒸气无法透过,戴一会儿就湿了,口罩潮湿就大大降低防护效果。

5.碰触口罩外表面。口罩外侧会吸附大量肉眼看不见的病毒和细菌。摘口罩时,手不要触摸口罩表面。如果摸过口罩外层后又用手去触摸口鼻等,就使病毒有机会入侵人体。若无意间触碰,应立即洗手。

6.为保持口罩干净,给口罩喷酒精。口罩是多层结构,外层阻水、中层阻隔微粒,内层吸湿。不管是N95口罩,医用防护口罩,还是医用外科口罩,防护原理都一样的,主要通过夹层的关键材料熔喷布(熔喷法生产的聚丙烯荷电无纺布)把吸入空气中的颗粒物(包括粉尘、细菌、病毒等)拦截吸附起来。由于酒精是有机溶剂,喷洒酒精会破坏熔喷布材料中所带电荷,从而降低口罩的吸附效果(过滤效率)。

7.长时间不更换口罩口罩佩戴长时间不更换,可能出现污染、变形、损坏、打湿等情况,会影响防护效果。建议每个口罩持续佩戴时间不超过4小时,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被打湿或污染时要及时更换。

8.普通口罩系带打结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使用。从材料和防护等级看,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的过滤能力会比普通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高,其本质区别在于不同类型口罩中使用的熔喷布有差异。将口罩系带打结虽然可以提高口罩与面部的贴合性,但并不能改变口罩本身的材料,所以不能实现“普通口罩变N95口罩”的效果。如果把系带打结的普通口罩误当N95口罩使用,并接触发热、咳嗽人员或出入医院等高风险场所,就会增加感染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