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踏遍了山川河流,只为寻找那世界之美,分别之际才发现,梅娘的眼睛就是河流,眉即为绿竹,耳朵就是山川,唇即为红梅。世间的美好都刻在她的眉目里,在这最后一刻,他才发现,她就是至美。

一枝红杏欲出墙全诗(阅尽好花千万树)(1)

​向大家献诗一首!此诗可以说是把咏梅一集的内容与意境都完美地表达出来了。哪怕是我,都佩服不已。

咏梅

轩窗刻案落粉瓣,不知暗香何所来,

欲画少艾犹折枝,五指红梅有心开。

为寻至美访西杭,沃雪烹茶述佳景,

孤山红颜千树放,竹林孤影无可拟。

阅尽好花千万树,愿君记取此一枝!

潇湘踌躇复远行,一别珍重隔四季。

终南盘虬潜卧龙,龙吟吐息领神威!

却卧病榻命垂危!彻悟至美需神韵!

目作河川梅绿竹!耳畔山川春红梅!

唯憾冬短春生紧!残瓣终候初愈时!

山水万千终山水!梅赋神韵是至美!

(来自动漫评论区“晓见青山”)

一枝红杏欲出墙全诗(阅尽好花千万树)(2)

再和大家聊一聊咏梅的最后一幕。

梅花瓣飘落到湘妃竹上的镜头其实是有双重含义的。湘妃竹也叫斑竹,据传说是舜死后湘妃心痛哭泣,眼泪滴落到竹子上变成了斑竹。其实最后梅娘离开这一幕最后镜头给到湘妃竹,看到了竹上的泪痕,也是暗合了梅娘与湘妃一样俯竹而泣。湘妃竹这个铺垫埋得很好,寓意也是象征离别与爱情。

一枝红杏欲出墙全诗(阅尽好花千万树)(3)

另外师傅给他的湘妃竹,也许不是让他踏遍万水千山寻找美,而是让他学会发现身边的美。然而男主角几乎没有用心体会过身边的景色,只觉得古人说过的美才是真正的美。梅娘天真烂漫的美人指,本来是很巧妙优美的意象,他却矢口否认;梅娘想要一幅竹刻,他却说仕女图太俗。美没有高低贵贱,他给自己制定的条条框框,限制了想象力与感知力,让他和真正的美失之交臂。

一枝红杏欲出墙全诗(阅尽好花千万树)(4)

这里说一个与题互关的内容,挺想帮帮他的。来自动漫评论区“声音收藏馆”

不知有没有安徽理工的同学,上次看唱诗班的动画已经是4年前了,那时在爱苑食堂三楼吃饭,最里面一个窗口的师傅是福建人,她小女儿每次都会凑过来让我给她放动画,我就挑了最喜欢的这部给她看。记得这个二年级的小女生,第一次看《红豆》时,连画面上有青蛙从溪底跃过的细节都能注意到。6月离校时,好舍不得她,我说姐姐要走了,以后可能很难再见到你了。问她如果你放暑假,见不到好朋友了,会怎样,她那时还小,不能体会别离的伤感,我却止不住地流泪。她见我伤心,抱住我说姐姐别哭了。我抱着她说,姐姐要走了,很长时间可能都见不到你了……我们互道再见,我用力记住她的面庞,一步步踱回寝室,脚底像踩着棉花一般,身上却有着千斤重,连抬腿的力气都没有了,果真是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多希望自己是个画家,能定格下那些想用一生记住的瞬间。 毕业后回了一趟学校,但是在3楼没有找到她,有些失落,如果此时或者往后某日,你恰巧也在爱苑,请去三楼看看有没有一个圆脸,丹凤眼,很活泼灵动的小女孩儿,她叫林锦涵,很好听的名字吧,喜欢吃冰激凌,爱做好事。如果有的话,可以告诉她小鱼儿姐姐想她了吗(不知道现在她是不是长高啦,变得更美啦)

一枝红杏欲出墙全诗(阅尽好花千万树)(5)

好了,该回归正题了 ,

这部动漫,可以说是集中华文化之大成,不论是我们的思维还是代代相承的思想,还有一帧帧美若天境的画面,韵律绝美的诗词……每一个故事,都是用心创作,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历史,还蕴含着极深的含义。我知道,这部动漫的每一集的背后,都是巨额的经费,特别是最后一集咏梅。还有就是无数个日日夜夜里导演,编剧老师,美术老师,配音老师们的努力!所以正因为这样,这部动漫才收获了这么多的粉丝,大家也一直坚持了下去。就算这是最后一集,几十年后,我也不会忘记这部动漫,它早已刻印在我的心里。最后,感谢诸位工作人员和老师们的付出,为我们呈上如此绝美的画面,你们辛苦了!

一枝红杏欲出墙全诗(阅尽好花千万树)(6)

对了,给大家补充一下背景和里面的一些人物原型。

关于师傅的资料

顾钰,字宗玉,清对期嘉定(今属上海市)竹刻名家。擅刻人物山水,工巧精深,细入毫发,刻工考究,一件刻竹作品必须数月才告完工。《竹人录》称其竹刻特点是“刻露精深,细如毫发,一器必经一二载始成;不惜前人窠臼而能独立门庭”。今传世品有《顾钰款山水人物笔筒》、《踏雪寻梅笔筒》。

一枝红杏欲出墙全诗(阅尽好花千万树)(7)

再有就是主角。

周颢(1685~1773)清代书画家、竹刻家。字晋瞻,号芷嵒、芷道人、芷叟、雪樵,因蓄美须长髯,自号髯痴,人呼周髯。嘉定(今属上海)南翔人。性好嗜酒,至老豪饮不减少年。天资聪颖,个性磊落不羁,不乐仕进,与人交往和善可亲。

一枝红杏欲出墙全诗(阅尽好花千万树)(8)

​最精竹刻。行书师法苏轼,跌宕奇伟,自成风格。山水画早年学王翚,笔墨秀润。又善临摹,仿王蒙最工,人物画也很精妙。擅长画竹,兴酣落笔,风枝或雨叶栩栩如生。尤其以画法施之刻竹,合南北宗为一体。技艺闻名乡里,所刻山水、人物、丛竹,用刀如用笔,不必假借他人稿本。除了擅长以阴刻搭配浅浮雕技法来雕刻纹饰,尤擅长采用阴刻技法雕得相当深陷,再在深陷部位依据纹饰的需要浅雕局部纹饰,名为“陷地深刻”。这种深刻技艺,始于朱松邻,至周颢集大成。传世作品以笔筒和臂搁为主。其竹刻以阴刻技法展现绘画中的“南宗山水”最具特色,与“三朱”的刻竹面目大不相同。金元钰称誉周颢在竹人中,好像杜甫在盛唐诗人中的地位一样,首屈一指。

一枝红杏欲出墙全诗(阅尽好花千万树)(9)

注:本文素材来自动漫评论区以及百度。

一枝红杏欲出墙全诗(阅尽好花千万树)(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