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老猫来说一说《三国志姜维传》,这部MOD作品衍生自《三国志曹操传》,下面就来一起揭秘下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吧。

--游戏简介:

游戏本身是在《三国志曹操传》的基础上制作的MOD,《曹操传》还有很多其他MOD,最高票已经提到了很多。原作者Ratchet只制作了繁体的1.0-1.3几个版本,简体版都是由大陆玩家移植过来的。版本有许多,但剧情都是一样的,只是人物头像、配乐、角色属性、宝物等等改动了,如果是剧情党的话玩哪个版本都差不多。

三国志姜维传永安之战隐藏人物(剖析三国志姜维传)(1)

--剧情相关:

游戏剧情从32关之后分为历史线和幻想线两条路线,也就是灭蜀战争成功/失败后的发展,要满足一些特定条件才可以进入幻想线。5.9一周目强制进入历史线,6.1则不会。记得还有哪个版本做了一个隐藏关卡(玩家做的),所以如果两条线都想体验最好备好幻想线存档。

剧情从诸葛丞相第一次北伐开始,历史线到蜀汉亡国为止,幻想线嘛,不说大家也能猜到。个人更喜欢历史线,实在是太真实、太有代入感了。在最后,游戏里所有的关节全部打通,成都之战出人意料之余竟然还能和历史细节扣上。

幻想线里,其实即使蜀汉没有被灭国,一路顺利的反攻回去也是不大可能的事。蜀汉一向倒霉,总是关键时刻有哪里掉链子,不然未必会那么快就亡国。没道理之后每次遇到危机都能化险为夷,不过因为是脑补,所以大家都偏爱最美好的结局。而且作者其实夹带了不少私货,最后那样的统一应该是寄托了自己的愿景吧。不用太认真,看看就好了。

游戏剧情以丞相时期五次北伐和姜维时期的十一次北伐为主线,丞相北伐着墨相对较少,中间穿插有魏吴之间的战争以及三国局势的联动。

三国志姜维传永安之战隐藏人物(剖析三国志姜维传)(2)

为什么说很有代入感?因为作者精细的交代了每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剧情是很有逻辑的。今人看古人,可能会觉得丞相和伯约都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行事之前就有一股悲壮之气。但如果站在当时的视角来看,蜀汉几乎每次出兵都是有机可乘的。比如丞相四伐,曹真病重,曹魏西部防区空缺,又争取到了外族支援。伯约十伐,正逢淮南诸葛诞叛乱。蜀汉是三国中最弱小的国家,想要尽量多出兵的资本,就得像不遗余力地挤海绵里最后的水一样。每一场战斗,都背负着伙伴的信任、先人的期待、蜀汉的国运。所以每次开始战斗之前,都有一种“这一仗必须要赢”的强烈使命感。然而实际情况却多是胜利曙光就在眼前却功败垂成,这种挫败和无力,更真实、更能感染人心,就好像自己也是浴血搏杀的汉军其中一员。

在游戏的最后,伙伴们相继逝去、后主投降曹魏。被占领的国土再也无法收复,呕心沥血也无力回天。姜伯约、将领们、士兵们和大汉的残魂一起,死在了成都哗变之中。正照应了那句“我计不成,乃天命也”。

《三国志姜维传》剧情制作 参考书目三国志 陈寿三国志注 裴松之异动杂记 孙盛英雄记 王粲益郡耆旧传 陈寿华阳国志 常璩汉后书 华峤三都赋 左思魏末传 佚名江表传 虞溥襄阳记 习凿齿蜀记 王隐晋纪 干宝晋书 王隐搜神记 干宝魏书 王沈吴书 韦昭魏略 鱼豢默记 张偐零陵先贤传 佚名魏晋世语 郭颁魏氏春秋 孙盛汉晋春秋 习凿齿世说新语 刘义庆水经注 郦道元晋书 房玄龄等建康实录 许嵩梁书诸夷传 姚忠廉历代兵制 陈傅良三国史记 金富轼资治通鉴 司马光三国演义 罗贯中诸葛亮集 张澍魏将相年表 万斯同三国志集解 卢弼东晋门阀政治 田余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万绳渑魏晋南北朝史论稿 万绳渑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 张金龙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严耕望三国职官表 洪饴孙山涛论 徐高阮诸葛亮 章映阎孙权 章映阎复国梦:姜维 刘汉东三国殇 李民发柏杨版资治通鉴 柏杨灭蜀记 李柏孔明の圣像——姜维战记 田中文雄姜维伝: 诸葛孔明の遗志を継ぐ者 小前亮三国志——正史と小说の狭间 满田刚蜀汉政权论 上谷浩一魏晋革命前夜の政界 葭森健介三国政权の构造と名士 渡边义浩三国志军师34选 渡边义浩三国志图解 川蒲治明三国人物事典 小出文彦邪马一国への道标 古田武彦战略战术兵器事典 中国编 来村多加史异乡の草 三国志连作集 志水明曹魏政权结构及其灭亡原因研究 杨晏州

曹魏政权结构及其灭亡原因研究,杨晏州几乎是我认为剧本最佳的曹操传mod了,作者的史学功力在片尾那长长的书单里一览无遗。对于一直以来颇受忽视的后诸葛亮时代着墨力量之大,详说之细,叙说之可信,创意之强几乎无出其右。在曹操传mod里面有两位台湾朋友:ratchet的《姜维传》和白云苍狗的《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都是杰作。

ratchet通过姜维传给我们传递的东西是别具新意的,特别在幻想线中,作者借姜维之口说出或许我们的大历史并不只有一条大一统,(虽然我认为有理想主义的成分,不失为一个观点)

--人物塑造:

姜维传的人物塑造是其一大亮点,我在网上看到,很多对姜维传不感冒的玩家未必认可姜维传的情节发展脉络,但都对其人物塑造不吝赞美。作者能吃透史籍描写,又能从优秀动漫塑造人物的方法中汲取营养,因此能在有限的戏份中塑造出一群生动又不违历史的人物群像,并不奇怪。

《姜维传》的人物塑造主要有几种手法,一种是完全架空虚构的人物,这种在《姜维传》中是绝对少数。另外,即使是正史无载的人物,也不是完全向壁虚构,例如女主角之一杨兰便是来源于光荣早期战棋《孔明传》,背景西羌女将也与《孔明传》的原设定相同。至于常败军参谋宁随,这个名字取自于《三国演义》中的姜维副将。

一种是史册中记载比较少的人物,甚至只有只言片语。这种人物在《姜维传》中往往是主要配角,因为史册中记载少,反而方便剧情与人物性格的展开,史实人物的身份又保证了代入感。马亲王《风起陇西》中成蕃狐忠就是这个原理,《姜维传》中的典型则是诸葛果曹绫句扶柳隐等常败军骨干。常败军的智囊诸葛果典出《历代神仙通鉴》,是诸葛亮之女,后得道于成都西郊,《姜维传》沿用这一设定,在历史线最后也让她返回成都修道并守护姜维的墓地。曹绫的原型是历史上姓名阙载的曹魏东乡公主,《姜维传》让她成为见证曹魏后期政争的线索人物,并在幻想线中有闪耀表现。至于句扶柳隐,一为蜀汉历史上和王平并称的中期名将,一为历史上“数从大将军姜维征伐……迁汉中黄金围督”的蜀汉后期将领,由于汉国注记无官,行事多阙,恰好给了作者发挥的空间,成为《姜维传》中颇为鲜活的人物形象。

三国志姜维传永安之战隐藏人物(剖析三国志姜维传)(3)

另外则是史册中有比较多的笔墨,比如在三国志中有正传的人物了。这类人物除了姜维大多是剧情中的配角,对这类人物,作者的塑造方式也不尽相同,对比较次要的人物,一般会采用动漫式的方式,从史籍中提取出特征来夸张处理,以期让人留下深刻印象。比如规劝过王平改变镇守汉中方略的刘敏被处理成了啰唆的唐僧型形象,“临敌必先被发叫天,因抗音而歌”的留赞则成了“大吴歌神”。至于比较重要的人物例如:邓艾钟会司马昭乃至姜维,则是通过不同的侧面反复勾勒,虽然不一定代表正史上的真实人物形象,但至少代表了某种创作者对史料的理解形式。即使是一些次要人物例如贾充、诸葛诞等,对他们在汉魏政局中的心态描写也堪称入木三分,不过目大量材料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刚开始玩游戏的时候最让我意外的是文本的语言风格,看过不少历史同人小说实在对刻意仿古的语言很反感。如果文言水平不足会让文本看起来很别扭,即使水平足够完全用文言来写的话玩家又看不懂。个人比较推崇使用平实的白话文,也更符合玩家的阅读习惯。比如这个就很萌很有生活气息!

著作郎府:

陈寿:其实在下邀请各位前来也没有别的目的,只是想要和大家讨论一下。在下虽然奉命写史,但还是想要多知道一下遗漏的史料,毕竟魏吴两地的资料并不容易收集。韦昭:早就知道了,你看过《吴书》有什么感想?王沈:在下的《魏书》已经被看过了?可以给个机会让在下改改?陈寿:说老实话,在下真的认为王处道的《魏书》有很多问题。别的不说,为什么连高贵乡公的事件都略掉不提?王沈:拜托,在下当时被司马家控制住了,要在下怎么写?韦昭:真丢脸,董狐之笔没听过吗?真是丢了史学者的脸。王沈:既然敢这么说,在下也不客气了。《吴书》还不是错漏百出?你就没有过度美化孙家父子?孙坚一个流氓被你写成英雄,残杀无辜还说成替天行道。呵呵,更别说孙策当年怎么对袁术卑躬屈膝,然后主子大难临头就背弃他。韦昭:你的《魏书》就没有鬼扯?曹操明明就对袁绍低声下气,还说成一直都反抗他。还有曹操跟袁绍借兵五千的事情到哪去了?陈寿:咳,两位可否停止互相攻讦?王沈:这么说来,《季汉书》其实也有不少问题。韦昭:同意,对关羽的描述太过正面了,他对我们来说只是个粗暴的武人。陈寿:等一下,这点请恕在下不能认同,荆州的事情难道孙权和吕蒙就没有责任?王沈:这点在下倒是同意,孙权野心之大,就算不是关羽守荆州也迟早会被他偷袭。陈寿:看来还有得战了,在下就去叫人买鸡排。韦昭:我的那份不要切。

不为人知的王平:

廖立对姜维的经验之谈:

三国志姜维传永安之战隐藏人物(剖析三国志姜维传)(4)

三国志姜维传永安之战隐藏人物(剖析三国志姜维传)(5)

--音乐:

《姜维传》的音乐主干是取自NHK大河剧、空之轨迹、最终幻想、原版孔明传的BGM集合,再杂取一些独立音乐。从繁体版到简体版,改动的主要是战场的挑战性和平衡性,剧情和音乐一直是几乎保持原样,可见是多么经得起时间考验。就我的品味而言,除了个别之外,绝大多数音乐和剧情的契合度都比较完美。下面提几首个人印象比较深刻的。

泽野弘之的κrOnё,《罪恶王冠》的OST。姜维传历史线姜维殉国时的BGM,哀而不伤,凄婉里有坚硬的风骨,是姜维一生的最好写照。

笃姫(メインテーマ),NHK同名大河剧的插曲。姜维传里曹绫的个人BGM,轰烈与悠扬交错的小提琴旋律,栩栩如生地描摹了时代洪流下的坚强女性。

折戸伸治的潮鳴り,RPG游戏《CLANNAD》的BGM,后来又被很多动漫引用。姜维传中作为“杨兰的伤感”主题BGM出现,作为羌将,杨兰思维单纯又胸怀大义,此曲在简单的忧郁的同时又蕴含着大气的底色,非常契合人物性格。

泽野弘之的UNICORN,高达独角兽里的插曲。姜维传的“出战”BGM,大气磅礴,很适合《姜维传》营造出的那种每一战都是非打不可的氛围与意境,大家听听就知道,形容失味。

其余邓艾钟会这种反面主角的个人BGM虽然也很契合意境,给我印象很深刻,但是说实话我很怕听到(太入戏了,笑),就不列举了。

--观念

这是个挺有争议性的话题,还是放到最后说。严格来说这个东西没有什么好争的,毕竟作者放到网上不收费的独立游戏没必要迁就你的观念。当然,我得承认幻想线的结局是让我有那么一瞬间有点出戏的。但是按照剧情逻辑的自然发展来看,作者也早已埋下了无数伏笔,虽然最后三国并立,魏吴成为藩国,按时代来看是有点超前,但依照法理与原作情节来看,也不过是前汉封国制打上了补丁之后的延续。网络上的YY小说乃至曹操传MOD中,比这情节扯淡十倍的可谓恒河沙数。你说他三观不正,那么如果真认真论起三观,是谁先露馅?莫非杀戮和流血比起共治与和平来,反而是更正的三观了?既然已经有了慷慨悲壮的历史线,有个乌托邦般美好的幻想线又有何不妥?更何况作者结尾并没说这样的格局万世不易,玩游戏玩的这么累又是何苦?至少在我心中,幻想线结局是很完美的,并无虎头蛇尾之弊。至于观念本身,见仁见智,你有大一统强迫症,他喜欢共治局面,大家都不是赵家人,各取所需即可,争个面红耳赤就没意思了。

三国志姜维传永安之战隐藏人物(剖析三国志姜维传)(6)

欢迎关注【老猫说三国】,即时获取最新的发布讯息。

一定要爱生活,更爱老猫,咱们下次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