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老家人冬天的衣着与“撅肚子小棉袄”搭配的是“掩腰儿大棉裤”,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特厚抗风大棉裤?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特厚抗风大棉裤(掩腰儿大棉裤)

特厚抗风大棉裤

小时候,老家人冬天的衣着与“撅肚子小棉袄”搭配的是“掩腰儿大棉裤”。

掩腰儿大棉裤的面儿布,小孩子的大都是深蓝色,颜色好看点儿。老大人大都是黑色,黑色干活时耐脏。里儿布,都是灰色或深蓝色,也是为了耐脏。里面装的新棉花不多,大都是棉花套子,穿着很沉。掩腰儿大棉裤的特色在裤腰儿,小孩的二尺五六长,老大人的三尺一二长,为的是穿着、脱着利索方便!因为腰儿宽,所以穿上后,前面要打个大折,老家人叫掩腰儿,因比这种棉裤叫掩腰儿大棉裤。

小时候,三四岁后就不再穿开档的“盘带棉裤”了,而穿缝档的“掩腰儿大棉裤”。这次换装,对小孩来说有利有弊,利是棉裤由开档换成缝档,屁股不外露,掩腰儿处又多出了两层,暖和多了;弊是束裤子、解裤子不方便,特别是刚穿这种棉裤的孩子。

那时候穿棉裤不用皮带,一是皮带贵,买不起;二是用着不方便,因此“掩腰儿大棉裤”都是裤腰带束的,所谓的裤腰带,就是一根一寸多宽的布条儿。刚穿上掩腰大棉裤,在家解手时都是大人们帮着解裤子、束裤子的。上小学了,课间去厕所就得自己解、自己束。由于是刚学会穿掩腰儿大棉裤,再加上内急,所以经常出现,干着急解不开的困窘,有时候就尿在了裤兜里,因此老师跟着学生到厕所,给学生解、束掩腰大棉裤那是常事。有的小伙伴,甚至一下课,先让老师把自己的掩腰儿大棉裤解开,然后再提溜着跑到厕所里。

到了三年级,我们小孩儿有了两年穿掩腰儿大棉裤的锻炼,解、束掩腰儿大棉裤都操作的很熟练了,因此让老师帮忙的现象基本上没有了。偶尔某个小伙伴把裤腰带系成了死结,才会红着脸去麻烦老师解开的。

记得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老家流行开了“偏口棉裤”,所谓的偏口,就是在裤腰的一侧留个三寸长的口,最上面拽上裤钩,穿上后裤钩一扣,然后裤腰带一束,严严实实的。“偏口棉裤”与“掩腰儿大棉裤”比,肚子不撅,看着美观了,但最大的好处是,棉裤后面磨烂了,可以把前面的穿到后面,一条棉裤前后换着穿,一条棉裤抵两条棉裤穿,太实惠了。

小时候的冬天,我们小孩子把“撅肚子小棉袄”“掩腰儿大棉裤”这套绝配往身上一穿,小肚子撅的更高了,放学时一队队撅着小肚子的小男孩,神气地走在路上的神态,至如今还留在脑海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