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赋务求宏丽,虽是赋家的个人创制,却呈现出国家意志集体精神,堪称庙堂文学的极则譬如为人君者建造宫殿,必使其高峻雄伟,以使民众生出崇仰之心汉代著名的大赋尚有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左思的《三都赋》、扬雄的《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等尝脔一勺,可知全鼎之味班固父班彪,妹班昭,并为文章作手他们父女的纪游之赋,在鸿篇巨制的大赋以外别出心裁,是纯然为己的文学,也更加接近屈赋的精神气质,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妈妈赋原文?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妈妈赋原文(父女辞赋家)

妈妈赋原文

大赋务求宏丽,虽是赋家的个人创制,却呈现出国家意志集体精神,堪称庙堂文学的极则。譬如为人君者建造宫殿,必使其高峻雄伟,以使民众生出崇仰之心。汉代著名的大赋尚有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左思的《三都赋》、扬雄的《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等。尝脔一勺,可知全鼎之味。班固父班彪,妹班昭,并为文章作手。他们父女的纪游之赋,在鸿篇巨制的大赋以外别出心裁,是纯然为己的文学,也更加接近屈赋的精神气质。

班彪汉更始年间避难凉州,发长安,至安定,而作《北征赋》,行文结构颇拟屈原《涉江》,以行途所见入笔,夹以感慨,掺以议论。赋的开头抒志直入:“余遭世之颠覆兮,罹填塞之阨灾。旧室灭以丘墟兮,曾不得乎少留。遂奋袂以北征兮,超绝迹而远游。”他每经一地,则生一慨,横今纵古,思往悲来,最后落实到题旨中:“游子悲其故乡,心怆悢以伤怀。抚长剑而慨息,泣涟落而霑衣。揽余涕以於邑兮,哀生民之多故。夫何阴曀之不阳兮,嗟久失其平度。谅时运之所为兮,永伊郁其谁愬?”“於邑”音“wūyì”,今写作“呜咽”,“阴曀”喻国事昏乱,“曀”是天阴而有风之意。失其平度,是失掉了正常的社会秩序。“永伊郁”就是长抑郁,“愬”通“诉”。相比大赋而言,语言要浅近得多。

班彪不是一位自铸伟词的大作家,他的《北征赋》里很多的双音词,都是出自《诗经》《楚辞》,这叫作“用语典”。宋代黄庭坚说“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说的是无一字,实际是无二字,即没有一个双音词是没有来历的。黄庭坚说的就用语典。用语典的好处是诗文的文辞会古雅典重,后世诗人文士,莫不重视运用语典,用语典成为中国文学的最基本的修辞手段。不会用语典,无论诗词文赋,都入不得门,只能是中国文艺的门外汉。

班昭因嫁曹世叔,世称曹大家(gū),于班固去世后,续成《汉书》,是历代女作家中成就最高的一位。汉安帝永初七年,随子曹成赴陈留,著有《东征赋》。她的文辞自然而不雕镂,随行见景,因景而生情:因“乃举趾而升舆兮,夕予宿乎偃师”而感慨“遂去故而就新兮,志怆悢而怀悲”;因“历七邑而观览”而生出“小人性之怀土兮,自书传而有焉”的同情;遵路先贤遗迹,而怀想孔子、子路、蘧伯玉,乃有“唯令德为不朽兮,身既没而名存。惟经典之所美兮,贵道德与仁贤”的感悟。她喟叹于后世君子之道“衰微而遭患兮,遂陵迟而不兴”,却更坚定儒家的信仰:“知性命之在天,由力行而近仁。勉仰高而蹈景兮,尽忠恕而与人。好正直而不回兮,精诚通于明神。庶灵祇之鉴照兮,贞良而辅信(shēn)。”处己之严,立身之正,境界之高,于历代女作家中不作第二人想。

清代何义门评论《东征赋》,说是“儒者之言,不愧母师女士矣”。班昭是一位真正的女士,即女性的士大夫。由这位女士的作品,我们可以想见汉代文化拥有着多么健康的体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