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来谈一谈历史与信仰的关系当然,我这里所言及的“信仰”是一种偏严肃的精神存在,或者说是一种经过了反思的“生活方式”为什么强调这一点呢,因为一般认知当中的信仰更多的其实是一种情感,习惯,文化的自然熏染,这是信仰的自然状态,也是大多数信仰者的精神生活的内涵但我这里强调的“信仰”显然必须要更为深邃,或者说高级一些,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关于历史与未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关于历史与未来(历史与信仰)

关于历史与未来

本篇来谈一谈历史与信仰的关系。

当然,我这里所言及的“信仰”是一种偏严肃的精神存在,或者说是一种经过了反思的“生活方式”。为什么强调这一点呢,因为一般认知当中的信仰更多的其实是一种情感,习惯,文化的自然熏染,这是信仰的自然状态,也是大多数信仰者的精神生活的内涵。但我这里强调的“信仰”显然必须要更为深邃,或者说高级一些。

如此存在形态的信仰和历史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先来看他们在真实的历史中的具体表现。

首先从西方谈起,西方整体上文明类型可以大致被归结为一神教模式。不管是犹太教,基督教,还是后起的伊斯兰教,都是这种一神教的特定具体版本,他们之间有着无法分割的紧密联系。我们就从他们都一致承认的基本经典【圣经】谈起。

【圣经】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即我们熟知的【新约】和【旧约】。其中,【旧约】主要讲的是创世纪以来,西方世界中各个主要民族,种族的繁衍和血脉的传承,以及这中间发生的大量的故事。实际上,这就是历史了,只是,这是以“神”的角度所写就的历史。不太较真的话,这当然可以算是历史的一种。

再来看东方的中国。情形就更简单了,中国古典知识分子修身养性,治学,或者说追求“信仰”的基本方式就是“经史互参”。对于历史的关注和认知对古典中国知识分子来说完全就是基本功课。中国的历史学著作从孔夫子的【春秋】开始,连绵不绝。甚至可以讲得绝对一点,缺乏历史方面的修养在古典中国是完全与“文化”无缘的。

我想,以上两个实例应该大致能说明信仰与历史的关系了吧。

简单总结一下,一般我们的认知会认为,信仰是高于历史的。对这个“高”字呢,我暂且不做什么探究。起码我们可以这么认为,如果信仰描述的是一个完整的世界,那么起码人类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所展现的各种现象,也就是通常我们称之为的历史,应该要在这个信仰体系当中得到完全的解释,和囊括。这大概就是信仰和历史之间关系的一个比较粗糙的概括。

下面来看当下的情形。

如果以上的推论是有道理的,那么今天人们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当然就是信仰层面的调和。这种调和在古典时代曾经都发生过,不同地域的人们依据不同的文化资源和类型,其信仰体系的构建都在很大程度上经过了这种调和的过程,这个过程通过思想史,宗教史,乃至于普通的历史,我们都可以观察到。所以,这种调和在今天也是很自然的。

问题是怎么进行调和。今天和古典时代有个很大的不同,即文化资源的全球性。在古典时代,再广阔的帝国,再伟大的文明,相对来讲都是被分隔开的,对其自身而已,这实际上降低了这种调和的难度,毕竟,她只需要在大致相似的体系内进行这种调和。

可是今天,面对着全人类无可避免的深层次联系和互动,任何文化想保持自己所谓血统的纯正都已经不可能了。这种情形实际上就是很多历史学家所描述的人类自从进入了20世纪以后,基本上就已经不存在所谓单独的国家史,而只有世界史了。生活在今天的每一个思考者,甚至每一个普通人其所面对的实际上都是整个人类,甚至是整个的人类文明。

所以,从理论上来讲,这种调和的难度异常之大,因为一个这样的体系必须能够容纳过往的所有人类族群真诚的思考,感情,和他们所创造的文明模式。

我们不妨试举个例子。假如基督教打算来主导这个调和的过程,那么其显然首先面对的困难就是要对中国文明,以及中国的历史,在自己能够容纳的框架下,作出合乎情理的完整解释。解释何以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具有如此不同的展现方式,他们各自的特点和内涵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个可绝不是仅凭“神”下几个断语就能解决得了的问题。

换了中国文明来做这件事情其实也一样困难,你也同样要解释何以西方走出了和自己完全不同的一条道路。他们的“神”的真正内涵到底是什么?

以上只是用最为主流的两种基本文明模式进行了一下说明,实际上的任务恐怕还要复杂一些,另外一些比较边缘的文明也必须同时得到说明和解释,比如佛教文明,不能因为他相对比较弱势,就放弃对他的理解。因为他们同样也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许他们在普通历史上地位和重要性有限,但你无法否认他们曾经在思想史,学术史上曾产生过的巨大影响力。

总之,这可不是一个轻松的事情。

本篇并不准备去回答这么宏大的问题,我只是提出这个问题,主要是强调一下信仰和历史之间的连接,以及他们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恐怕是任何一个认真严肃的思考者在这个时代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也算是最为基本的考验吧。

最后,用比较通俗的话来对二者的关系做一个类比,也许好理解一下。我们大概是可以拿道德与能力之间的关系对信仰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做同等理解的。我们说,道德高于能力,但是道德必须以能力为基础,并通过能力来实现,实际上讲这更是一种超越的体现。

信仰与历史的关系大致相同,信仰可以被认为是超越于历史的,因为他直接地决定着一个人,一个族群的最为主要的生活方式和存在状态,但是,正如我们看到的,他必须以历史为基础,并用历史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自我的伸张和表达。

信仰对历史的超越必须是以包容,或者绕口一点说,以“否定”的方式体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