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的留用难度都很大吗?

各种不同机构的实习留用制度都是怎样的?

好像听说行研究实习留用都很难?

投行实习多久才有机会多留用呢?

每年大家都有很多疑问。

实际上确实要提前想清楚这个问题,尤其是选择实习和就业规划之前。

大家经常看到实习招聘的时候写着“可留用”,那到底留用的概率如何?留用的流程如何?

金融机构人才要求(金融机构留用难度排行榜)(1)

很多同学因为自己不了解不同机构的实习难度,最终没留用之后,就简单统一把它归结到“公司不靠谱”、“领导坑人”、“机构骗我们过去打杂”等等。

实际上的情况比较复杂,确实需要大家提前了解。

我们今天试图点评一下不同机构的留用难度,给大家一些参考。

01

金融机构的留用机制到底是怎样的?

金融机构人才要求(金融机构留用难度排行榜)(2)

ENJOY THE SUMMER

要搞清楚金融机构的留用机制,就要弄清楚校园招聘(秋招、春招)和暑期实习,日常实习的区别。

什么是日常实习?指金融机构在非暑期、校招阶段,因业务需求招聘的普通实习生,有的是走了正式的流程,也有很多是团队自己招聘。(非流程,在金融行业比较普遍)

什么是暑期实习?所谓暑期实习生,是指金融机构针对准应届生(目前来说就是次年毕业的)进行的实习生招聘,企业一般于每年三四月份时进行招聘,暑期时段学生实习。其实现在暑期实习这个词已经越来越专指各大公司提供给应届生的有正式编制的工资高有房补的答辩转正的含金量高的实习。

金融机构人才要求(金融机构留用难度排行榜)(3)

暑期实习和日常实习比较,主要在于转正概率更高(有确定Headcount)、录取流程更严格(类似秋招,笔试面试一面二面三面)。日常实习相对轻松很多,基本无笔试 用人部门二面试就完事。

正式的暑期实习的留用概率相对还算比较大,投行一般留用3到5个人也是很正常,行研留用概率一般比较难,公募基金投研十个留一个也是正常的现象。像信托、资管这些岗位留用的比例会更大,但波动性不小。关于留用比例,关键是要看当年行情、部门的缺口以及你具体的表现,很难拍一个确定的数字。

校园招聘则是一年一度各个机构最大规模招聘应届生的时候。一般是在当年九月左右开始,一直持续到次年二月份左右(过年之前)。大部分机构会在九月份左右陆续启动,到了十月份则进入秋招旺季,所以秋招有“金九银十”之说

一般到了十月份左右,许多机构会陆陆续续开始笔面试,最终offer集中发放时间主要在当年十二月到次年的二月份。刚毕业的学生可塑性强、用人成本相对低,而大公司具有比较完善的培养体系,所以更喜欢招收应届毕业生

校招这里就要区分情况了,像银行、国企、央企很多是不需要实习留用的,直接发放offer。像券商基金这种一般的则需要实习考核。校招的实习一般都很煎熬,因为你要熬好几个月才能获得一个是否留用的未知结果。你先需要经过网申、笔试、一轮轮的面试,然后才到实习的PK环节。你每天都提心吊胆,担心突然第二天你被告知未能通过考核。校招实习留用机会一般都比较大,机构不会在校招季让大家去实习然后淘汰非常多的人。

金融机构人才要求(金融机构留用难度排行榜)(4)

1.到底如何判断实习的概率?

为什么很多人最终都没能留下来?挺常见的情况就是因为沟通不到位,具体的说就是你没能完全明白领导想表达“真实意思”。这并不是领导故意“框你”,而是他把一件事说得漂亮点几乎成为他的习惯了,作为小白你需要仔细“解读”一下。

关于金融机构里面实习的“留用”也有很多“黑话”

“有一定可能留用”=大概率没可能(除非是部门中有正式员工离职,否则可能性微乎其微。)

“大概率留用”=直属领导这关是过了(部门确实有招人的需求,但业务领导和人力那里可能卡人。)

“表现优秀可以留用”=五五开甚至还不到(首先业务领导那里可能打过招呼了,但你的能力还有待验证。)

“可能有留用机会”=几乎没有留用机会(到目前为止我也不知道有没有留用机会,可能有吧,就是让你别有多少期待但也别放弃希望)

还有些情况挺让人无奈的。比如领导明确告诉你“实习完就能留用”,但最终还是没留下来。

这种情况的话更多是招聘流程出的问题。比如你的直属领导向业务领导要了一个留用名额,然后业务领导模棱两可的答应了,于是你的小领导很确定地向你保证可以留用,没想到时间了之后,业务领导又说再等等,结果坑了你。

还有一些大型机构。他们的人力部门是比较强势的,在招聘方面卡得非常严。即使你的领导非常想留下你,但HR说的一句“你所在的部门今年没达标,还想招人?”,你领导也没办法了。

现实中企业或者个人利用“留用”吸引更高质量的实习生的事情确实存在,可更多的金融从业者毕竟是素质比较高的人群,这种“故意”的情况其实很小,也没有必要。大多数领导还是会考虑实习生的职业发展需求的。

金融机构人才要求(金融机构留用难度排行榜)(5)

2.大型机构实习留用规则和市场化机构不一样

从前面的话中你应该也能看出来,一般机构越大,HR部门就越强势,即使业务领导想让你留下来,可HR不同意照样是白搭。

流程一般是直属领导推荐(认可你的能力)——业务领导同意(综合考虑能力和headcount)——HR办理(部门业绩和headcount)——办理入职

以上这些,但凡卡在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留用失败。

而在比较市场化的机构中,你的直属领导感觉你非常不错,就会向业务领导推荐,过了业务领导这关后,接下来无非就是个走入职流程的事情了。

02

金融机构秋招实习留用难度排行

金融机构人才要求(金融机构留用难度排行榜)(6)

ENJOY THE SUMMER

当然,这里简单点评,并非绝对,仅讨论大多数情况。

1、券商研究员

研究员的实习留用难度,目前确实是大家公认的。

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

① 实习周期非常长(动辄半年甚至一年以上)

② 考核难度很高,最终都需要通过答辩,对能力要求奇高

③ 大部分的首席都没有直接决定的权限,往往是研究所领导听答辩打分决定

④ 学历要求非常高(动辄双985甚至清北复交)

卖方并没有所谓正式的暑期/校招(虽然经常蹭热度推暑期和校招),但大部分情况还是实习足够长的时间,写出深度报告申请答辩的制度,这个延续多年了。大部分研究所都有自己申请答辩的固定时间。(所以很多机构其实说的能留用也就是推你去答辩的机会而已)

而卖方研究所确实是正式员工少 实习生多的情况,所以目前大部分同学其实都会选择卖方研究员的实习作为起步打基础,但考虑到留用难度,比较少同学在具备实习经验之后一直愿意在卖方实习(除非学历和能力都非常出众)。但卖方研究员的成长性确实也是有目共睹,算出路最广成长最快的岗位之一。

2、公募基金投研

公募研究员其实留用难度是券商研究员的PLUS。基本大家都认为去买方想留用近乎于不可能。(但是每个公司的制度不一样)

买方最终留用通常会通过暑期和校招,实习考核的时间短一点,但是要求你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能写出深度的报告,这个难度反而要求更高。

除了相比于券商研究所的研究员的实习周期可能会稍微短一些,但是对能力和答辩的要求更高,往往对你写的报告的深度,答辩问的细致程度,还超过卖方

3、券商投行/债承/ABS等承做

投行从业人数比起二级市场还是多了很多。招聘需求也大不少。

实习考核一般3-6个月左右就有机会。但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同学长期实习,有完整项目经验的更能受认可。(说白了,留用也在不断内卷)

除了大平台一定要经历特别严格的暑期校招之外,大部分团队是可以让你实习推荐暑期或者校招的正式流程,有比较大的加分。少部分小平台可以直接按照类似社招的流程办理入职。

4、信托、资管

信托、资管之类的实习大部分比投行要容易一些,因为团队一般人也少,所谓暑期校招制度也没有很严格。只要你实习在3个月以上,团队有坑位,就有一定机会。当然一般实习时间越长,能获得留用的概率越大,前提是有团队转正名额。

5、私募基金(PEVC/二级私募)

这个留用概率和难度就呈两极分化。

因为一般都是私人老板,不会有特别严格的制度,但是说白了也很看老板的心情。有让实习很久,有短期实习就能入职的。当然一般越好的机构越苛刻。整体PEVC或者二级私募对能力的要求会非常高。

对了,二级私募其实就专门招收了不少在卖方长期实习,能力不错但因为各种条件没留下来的人。

6、四大、咨询

四大和普通咨询的实习转留用机会一般都挺大的。主要是本身招聘量也大,很多通过校招招人,也不是那么看重专业背景,提前在里面占坑当然有优势。

7、银行、租赁

不好意思,我们很少招实习生

我们主要通过校招招人。

金融机构人才要求(金融机构留用难度排行榜)(7)

03

如何争取到留用机会?

金融机构人才要求(金融机构留用难度排行榜)(8)

ENJOY THE SUMMER

很多岗位都标有留用机会或者直通卡,但是有多大几率留用,难度有多大,是有很大讨论空间的。

金融机构人才要求(金融机构留用难度排行榜)(9)

1、如何询问留用机会

在合适的时候,可以考虑直接问。询问的对象也就这三种:HR/直属领导/同事。

在实习刚开始的时候,是可以直接向HR询问并确认这个岗位是不是有入职的员工编制的,如果有,才有留用的机会。

到后面,可以通过直属领导了解自己的表现如何,是否在公司有留用机会(一般需要表现很好才有)。之前有个招聘网站曾经发过一次名为“实习转正最关键人物”的网上调查,其中有超过八成的网友认为“直属领导”是自己能否留下的关键人物。

如果说你的实习岗位没有经过HR渠道,是部门直接招聘的话,就需要向部门领导或者直属领导询问是否有留用机会。

2、如何尽可能争取留用?

有的实习招聘上写了“有留用”,但留用几率及难度,是有很大讨论空间的。还有情况是领导也不确定是否有留用,所以就没在招聘信息上写明,一般你可以在面试的时候询问。

在实习前,你可以围绕目标机构做一个“反向背调”,通过向师兄师姐和老师打听,上网搜寻资料等方式看看这家机构的招聘制度具体如何,招聘人员的描述是否属实。

其次你可以通过领导向该公司人力资源确认该岗位是否有入职的员工编制,做到心里有数。

如果得到的实习岗位没有经过HR渠道,而是部门直接招聘的。那就向和你关系好的领导问问是否有机会留用。

其次,实习过程中需要做到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别想着取巧。部门招你最终是因为你能为公司创造价值,实习留用最终比拼的还是自身实力,在个人具备强大的实力之前,不用太多的考虑留用的因素。

金融机构人才要求(金融机构留用难度排行榜)(10)

像投行实习留用和行研实习留用也有区别。

投行实习生一般三个月就可以大致看出一个人的水平。考核过程中你的专业能力、吃苦精神、口才、情商等得到了充分验证,这个时候领导是可以判断你是否具备留用资格的。也有不跟项目的标准化考核,或者是日常实习考核的方式,但真正考核的周期都不至于太长。

而行研实习考核相对周期会长很多,甚至有同学在研究所实习了两年才得以留用。研究所一般很少参加校招,大多通过留用实习招新。即使有所谓的校招和暑期,也只是蹭热点招人,实际上只要实习够久,领导觉得你可以,就会为你申请留用的答辩。

这是因为行研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职业,通过一两年的实习期,既可以看出你是否能长期胜任,也能在这个过程中帮你达到正式员工的应具备的素质。

3、怎样做留用机会大一些?

在实习过程中认认真真,脚踏实地,不要老想着取巧。部门招聘你最终是因为你能为公司创造出收入,实习留用到最后还是靠的自身价值。

从领导(一般是直属领导或带教师傅)角度来看,如果说你想在实习后留用,那么你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聪明,举一反三。不可否认,聪明的人会更加讨喜一点。有的实习生只需要一遍就能知道领导的需求,而如果你需要两三遍的话,这在潜移默化间就给领导留下了一个印象——人家比你好用。你需要做的是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加以改正。

足够积极主动。有很多同学简单的把“主动”理解为“主动找活干”,其实是错误的。要知道,一般领导给你布置的工作够你干很久的了,几乎没有主动找活干的机会。

这里的“主动”更多的是指你工作态度的主动,不要领导说啥就是啥,需要往深处想一想,比如说你自己做完了一项工作,不要第一时间想着找领导“邀功”,检查还需要领导再跟你说一遍吗?

靠谱,能吃苦。吃苦不是一种常态化的习惯。就像领导让你制作一万个表格,在大量重复单调的工作中,你是否能真正尊重这份工作?能否确保自己一直保持思考?是否确保一个问题都不会出席?

足够专业。金融行业的核心岗位是专业度非常高的地方,你的专业度会极大的影响着你的简历、面试、实习。经常有人说自己的实习比较水,实习是一个专业度良性循环的地方,当你具备了非常扎实的专业基础后,你可以接触的工作会更加的专业。所以,在你实习之前,建议你针对你未来的实习岗位全面系统的补充专业知识。

如果是等额实习的话,表现好留用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如果是差额实习,那就要评估自己在同期实习生中的表现如何了。

你靠谱与否,公道自在人心。

之前一家某券商机构在给留用实习生打分时,只有两种情况——0分或满分。那些吃着碗里瞧着锅里,还要往外带的、混实习经历的、满腔抱怨的,领导其实看得很清楚。

金融机构人才要求(金融机构留用难度排行榜)(11)

总结:

总之,大家提前了解各个机构的招人特点,提前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

不用去埋怨某个具体的机构或者个人为啥没把我留下来,可能他有问题,也可能我们自己有问题。

现实中,我们都是在这个系统中自行运作,大家经常也身不由己。

运气成分和主观能动性都都很重要。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细心观察,努力争取。

愿你们都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