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食盐价格明年全面放开 发改委:价格不会异常波动)

国家发改委正式的宣布决定自2017年1月1日起废止《食盐价格管理办法》,以及放开食盐出厂、批发和零售价格,由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成本、食盐品质以及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自主确定的。

国家发改委要求,届时各地要做好改革前后政策衔接,细化改革措施,抓紧建立完善食盐储备体系,研究制定应急预案,确保食盐安全稳定供应。食盐生产经营企业要做好食盐调度和配送工作,完善企业储备制度、保持合理库存,切实保障食盐市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和经济欠发达的边疆民族地区普通食盐稳定供应,做到不断供、不脱销。

为了保持食盐价格基本稳定,各地要加强食盐零售市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和经济欠发达的边疆民族地区价格监测,注重研判预警,当食盐市场出现异常波动时,要及时采取投放储备等有效措施,保持食盐价格稳定。特殊情况下可依法采取临时价格干预或其他紧急措施,防止普通食盐价格异常波动。同时,要加强食盐价格监督检查,发挥12358价格监管平台的作用,受理举报投诉,查处哄抬价格、串通价格、囤积居奇等不正当价格行为,维护食盐市场秩序。消费者可通过12358价格监管平台举报价格违法行为。10月10日

各地还要做好边远贫困地区和低收入群体保障工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政府补贴运销费用或直接补贴贫困人口等方式,保障边远贫困地区和经济欠发达的边疆民族地区人口能够吃得上、吃得起合格碘盐。要按照已经建立的社会救助机制,确保低收入群体不因放开食盐价格而降低生活质量。

保障市场供应

要求食盐生产经营企业做好食盐调度和配送工作,切实保障食盐市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和经济欠发达的边疆民族地区普通食盐稳定供应,做到不断供、不脱销。

建立健全食盐储备体系

建立由政府储备和企业社会责任储备共同组成的全社会食盐储备体系,其中政府储备不低于本地区一个月食盐消费量,企业储备不低于正常情况下一个月的平均销售量,遇有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发生时,要及时采取投放储备等手段,确保食盐安全稳定供应。

保持价格稳定

加强食盐市场价格监测,建立健全应急保障机制,保持食盐价格稳定,特殊情况下可依法采取临时价格干预或其他紧急措施,防止普通食盐价格异常波动。

强化市场监管

加强食盐市场价格监督检查,依法查处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等不正当价格行为,切实维护市场秩序。

食盐价格统一吗(明年全面放开食盐价格)(1)

市场集中度提升,兼并重组或更活跃

此轮改革带来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将促进市场集中度提升。

专营制度最大的负面影响,是企业活力不够。生产企业在食盐上没有自己的商标和品牌,无法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只有通过“跑计划”来增加销售量,产品创新积极性不高,市场调研不足。食盐批发企业长期受计划经济思维影响,官商、坐商现象突出,部分企业冗员严重、效率低下,服务、创新意识不强,无法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而销售区域的限定,也造成流通环节过多,经营效率较低。

此轮改革,直击食盐产业痼疾:取消食盐批发企业只能在指定范围销售的规定,允许向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购盐并开展跨区域经营;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可以自主品牌开展跨区域经营,实现产销一体或委托有批发资质的企业代理销售。这些举措将有效引入竞争机制,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同时也将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促进市场优胜劣汰。

“一个明显表现将是企业兼并重组更为活跃。”宋占京说,据中国盐业协会统计,我国现已取得食盐定点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共有99家,其中海盐定点生产企业34家,湖盐定点生产企业19家,井矿盐定点生产企业46家,多年来一直存在企业散、小、弱、多,以及产业集中度低的问题。改革方案中也明确提出,要“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鼓励企业自主经营、产销一体,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不断做优做强,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动力”。

据了解,一些企业已经行动起来。中国盐业总公司就表示,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加快优质资产证券化步伐,为中盐在盐行业的重组与扩张提供支撑。

为何要进行盐业体制改革?

食盐专营体制下实行区域封锁,跨区域用盐将会受到处罚。专营主体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既从事盐政管理,又从事盐业经营,政企不分,容易滋生腐败。而且,消费者基本只能选择中盐的加碘食盐,其他的在市场上很难买到,这一定程度上讲等于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

另外,各级盐业公司垄断食盐销售,有的地方盐价甚至翻了10倍。目前市场上400克装的食盐售价大概在两三元左右,但据一生产商透露,每袋食盐的成本仅在0.5元左右。这种负担无形中被转嫁到了老百姓身上。

盐改后会不会出现“天价盐”?

新政出台之后,食盐价格由政府调控变成企业自主定价,在投机、心理预期等一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一开始价格波动在所难免,肯定也会有一些奸商借机提价,甚至制造恐慌,哄抬盐价。

但是机智的小伙伴们,千万别被骗了。正是因为价格和区域限制放开了,受市场经济调节作用,企业反而能够实现充分竞争。市场上食盐年度需求量平均为1000万吨左右,不过我国食盐定点生产企业产量就已超过4000万吨,属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在盐业整体产能过剩的背景下,部分企业不仅不会卖“天价盐”,反而可能以低于成本价卖出,以此来去库存。

最终,食盐价格将由企业根据生产成本、营销成本、食盐质量、供求状况等因素来自主确定。

再退一步讲,真有天价盐现象出现,国家对食盐的投机、囤积/炒作等行为还是会严厉打击的。

偏远山区贫困地区会不会出现缺货现象?

食盐价格放开后,偏远地区因受运输距离远、成本高的影响,价格有可能会上涨,甚至出现缺货。那么这个时候,还是需要政府出手,稳定市场的供应。

对此,发改委也回应称,国家让各地组织好食盐的调配和运输,及时采取投放储备、临时价格干预等手段,确保内地山区及边远贫困地区普通食盐稳定供应和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同时,要求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政府补贴运销费用或直接补贴贫困人口等方式,保障边远地区和经济欠发达的边疆民族地区人口能够吃得上、吃得起合格碘盐,并按照已经建立的社会救助机制,确保低收入群体不因放开食盐价格而降低生活质量。

“舌尖上的食盐安全”如何保障?

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食盐放开价格后,市场上难免还会出现投机倒把分子,将用工业盐冲销小包装食盐和腌制用盐这类案件可能会多发。

监管难度增加,相关部门在质量监管方面必须投入更多力量,保障食盐质量。

公安、司法、卫生计生、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等部门需要一起配合,对食盐定点生产、批发企业实行更严格的规范条件,建立食盐质量追溯体系,让百姓吃上放心盐。

哪些盐业企业会受影响?

取消食盐专营,盐业专营企业首当其冲的会受到影响,对政策保护依赖过重的企业无疑将是重磅一击。行业会经历一轮洗牌,一些产销一体、跨区域经营、具有资源品牌技术优势的大企业会脱颖而出。由于普通用盐的价格和供应还是会维持相对稳定,中高端食盐的市场占比将进一步提升,相应的企业也会逐步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