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心中,鸳鸯天鹅以及北美田鼠这类动物都是忠贞不渝的象征,因为它们同属于四大婚配制度中的“一夫一妻制”,代表了人们对忠贞爱情和美满婚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还衍生出了许多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为什么有的动物一夫一妻?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为什么有的动物一夫一妻(一夫一妻的动物)

为什么有的动物一夫一妻

在很多人的心中,鸳鸯天鹅以及北美田鼠这类动物都是忠贞不渝的象征,因为它们同属于四大婚配制度中的“一夫一妻制”,代表了人们对忠贞爱情和美满婚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还衍生出了许多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

可是你知道吗?在鸳鸯和天鹅家族中,偷情和出轨的情况屡见不鲜,动物界中真的有我们所向往的“真挚爱情”吗?自然界中遵循一夫一妻制的动物中,倘若一方死亡,另外一方能否忍住交配诱惑呢?

现有的婚配制度大致分为4种:一夫一妻、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多夫多妻。

在我们的印象里,最为普遍的应当是一夫多妻制度,比如说狼群、狮群都是如此。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雄性动物普遍比雌性动物更具备体力优势,这在弱肉强食的自然界中是能起到决定性影响的。当然,鸟类是个例外。

在自然界中,遵循一夫一妻的婚配制度的鸟类,大致能占到总数的92%;而灵长类动物中采取一夫一妻制的仅有27%,这其中哺乳动物占到了5%。透过这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在动物界中,一夫一妻制其实并不是常态,这是不符合绝大多数动物繁衍需求的,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一夫一妻制还会存在呢?

答案很简单,那就是父母单独一方无法承担起哺育后代的任务

以鸟类为例,在繁殖期间,它们不仅要承担筑巢,捕食等任务,还得有一方留守在巢穴中抵御天敌,防止孵化而出的幼鸟被抓走,这就需要两只鸟团结协作,单独一只鸟根本就应接不暇。

除此之外,一窝鸟蛋大致可以孵化出5~6只小鸟,这些嗷嗷待哺的幼鸟对于食物的需求是非常大的,为了完成哺育任务,雄鸟和雌鸟一般是轮流出去捕猎,很少能得到休息,两只鸟尚且如此辛苦,如果只有一只鸟,恐怕要累死。

也正因如此,“季节性一夫一妻制”诞生了,典型代表就是鸳鸯。虽然每次人们看到的时候,它们都是成双成对的,但实际上它们组队的对象并不相同,在完成一年的繁衍任务后,一对鸳鸯就会分别,来年重新寻找配偶。

相对于鸳鸯来说,天鹅看起来稍微要好一些,毕竟它们不会按季度更换配额,也有很多天鹅一经结合后就终身相伴。然而,陪伴是真,守节是假,经澳大利亚墨尔本哈根大学动物系研究证明,天鹅普遍存在出轨现象,平均每6只天鹅宝宝里,就有一只不是雄性天鹅亲生的。

一旦雄性天鹅发现雌性天鹅偷情,那么雄性天鹅将会拒绝抚养后代,两者之间自然也就分道扬镳。

令人震惊的是,鸳鸯和天鹅并不是个例,出轨现象在鸟类中非常普遍,比如说象征家庭美满和睦的燕子,时常会有不忠的行为,至于芦鹀就更夸张了,有超过93%的雌鸟有着来历不明的孩子。

鸟类如此,灵长类动物亦如是,绝大多数雌性或雄性都会出去找“相好”,那么究竟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经科学家研究显示,影响交配行为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繁殖密度、分布习惯以及种族特异性等等。大部分动物遵守一夫一妻制,是为了保证后代能够得到足够的食物和保护,保证族群能够繁衍下去;至于出轨或偷情类行为,则是这些动物遵循本能去寻找更优秀的基因。

正因如此,在绝大多数一夫一妻制动物中,一旦一方死亡,另外一方很快就会找到新的配偶,很少会受到婚配制度的约束。至于我们平时所说的天鹅殉情、大雁抑郁,其实包含着浓厚的幻想色彩,并没有任何实际证据证明会出现这种情况,即使偶然间出现了,也不能代表群体特征。

那么这里面是否有例外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说猫头鹰或者枭猴

科学家们曾经耗时6年,对1100只来自不同区域的猫头鹰进行跟踪调查,最后发现所有的猫头鹰幼鸟,都是家庭中成鸟的后代,这种其貌不扬的鸟类竟然异常的忠贞。

至于枭猴也是一样,它被证实为灵长目动物中,唯一一种真正切切拥护“一夫一妻”制度的动物,在枭猴家庭中父母双方都异常忠贞,不存在鸳鸯或天鹅那样的偷情情况。具体原因尚且还在研究之中,但是有很大概率是因为这种动物的生存条件极为苛刻,为了保证种族延续父母双方只得对幼崽加倍关爱。

当然,人类与动物的情况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动物由于智慧有限,所以只能遵循自己的本能,可是人类作为万物灵长,不应该被动物的本能所驱使,每个人都应当学会驾驭自己的意志、在婚姻生活中保证应有的忠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