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历史上最奇葩的国家,从努尔哈赤到溥仪,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也从未出过一个中兴之君,就那么逐渐没落至灭亡。

康熙最后一次见到顺治皇帝(顺治皇帝能力强于康熙)(1)

顺治皇帝清朝第三位皇帝,也是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六岁登基为帝,早起主要由叔父摄政王和硕睿亲王多尔衮辅政,但是多尔衮这个小叔子和孝庄太后这个嫂嫂的秘史野闻早就传遍天下,顺治虽然年幼,但也对这位小叔子恨入骨髓。

在顺治13岁的时候,多尔衮出塞射猎,离奇的死于滦河,追封为“清成宗”;但是仅仅两个月后,顺治皇帝就下令剥夺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其墓。这是顺治皇帝亲政后做的第一件事。

康熙最后一次见到顺治皇帝(顺治皇帝能力强于康熙)(2)

顺治帝对整顿吏治甚为关注,派监察御史巡视各地,惩治了一批贪官污吏。为了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能,顺治帝比较注意发挥汉官的作用。在顺治皇帝22岁的时候,除东南沿海之外,全国领土基本得到统一。

但是在顺治24岁的时候就离奇去世,而且还是被火化的,不免让人怀疑;野史传闻顺治皇帝是因为一个女人,而选择出宫做和尚,不愿意做皇帝……

康熙最后一次见到顺治皇帝(顺治皇帝能力强于康熙)(3)

顺治皇帝走了之后,是康熙皇帝继位,康熙帝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成年后康熙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

另一方面,康熙帝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笼络汉族士人。

康熙最后一次见到顺治皇帝(顺治皇帝能力强于康熙)(4)

但是康熙帝标榜仁政,到了晚年倦勤,出现吏治败坏的现象。另外,众位皇子因为废太子事件而争夺皇位,对康熙帝晚年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

康熙皇帝总算临终前选了一个还算不错的继承人,那就是雍正皇帝;雍正帝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

康熙最后一次见到顺治皇帝(顺治皇帝能力强于康熙)(5)

雍正一朝,整顿吏治,在中央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并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而且改善秘密立储制度,这样使得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

雍正皇帝死后,由乾隆皇帝继位;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

康熙最后一次见到顺治皇帝(顺治皇帝能力强于康熙)(6)

乾隆皇帝早期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受灾百姓,在位期间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重视水利建设,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的国库日渐充实。

乾隆帝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并拓广了领土,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统一了新疆,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了最大化。

康熙最后一次见到顺治皇帝(顺治皇帝能力强于康熙)(7)

但是乾隆皇帝中后期好大喜功,大肆铺张奢靡,吏治败坏,多地爆发起义。并且闭关锁国政策也达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皇帝后来实在当皇帝当累了,于是禅位于嘉庆皇帝,虽然成为太上皇,但仍然遥控指挥朝政,所以嘉庆皇帝在位前四年并无实权。嘉庆对贪污深恶痛绝,他肃清吏治,惩治了贪官和珅等人。但他为了维护政权稳定对统治阶级的肃贪力度有限,以致于收效不大。

康熙最后一次见到顺治皇帝(顺治皇帝能力强于康熙)(8)

终嘉庆一朝,贪污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倒更加严重。这时期发生了白莲教之乱,八旗生计、河道漕运等问题也日益凸显,鸦片亦流入中国。他在位期间正值世界工业革命兴起的时期,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清朝出现了中衰。

在之后的清朝皇帝,更是一代不如一代,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