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PN小颗粒技术白皮书》白皮书中,阐述了基于小颗粒的SPN技术承载1G以下硬管道需求的高品质专线业务的方案。其业务需求特点归纳如下:

可以看出,大部分垂直行业应用的带宽需求都在2 Mbit/s~1 Gbit/s之间。在2G/3G甚至4G时代,上面业务主要是靠还是靠SDH承载,只是进入4G以来,SDH技术停滞,设备在逐渐停产。因此,在4G/5G时代,催生这种小颗粒业务硬管道的业务需求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为此出现了两个派别:

在这里,我们不讨论OSU技术与SPN技术谁优谁劣,后面再专门写一篇对比,只提一些心中的疑问:

当然,本次的《SPN小颗粒技术白皮书》至少给出了推进SPN向支持10Mbps颗粒度切片和E1接入演进方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公~众~号聊天界面发送“SPN小颗粒”获取下载链接。

最后,笔者谈一点心中的看法,若是不专业请见谅。一直想说“流水的IP技术,铁打的OTN”。不是说SPN小颗粒技术不行,只是对其未来延续性没有信心,我们看IP承载技术从2G到5G不知发展了多少又淘汰了多少技术,从MPLS到Segment Routing,VLAN到VxLAN,Ethernet到FlexE也就近10来年的事情。也许6G时代就冒出XPN技术?(XPN是笔者杜撰的)

至于OTN,从1998年提出OTN概念至今,OTN技术整体上是一个延续的过程,OSU也只不过是对OTN的优化而不是颠覆,OTN的大容量长距离传输等特点决定了至少在可见的未来,它必将存在,同时也将慢慢侵占接入层汇聚层的无线业务接入,比如说5G的MWDM等前传的应用。

思考其原因,或许是OTN更偏于物理底层L0,而无论IPran,PTN还是SPN,STN等侧是在L2层及以上的构建协议,越是高层的协议就越容易撕毁。

感谢您的阅读!

micron颗粒详解(浅谈SPN小颗粒技术)(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