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麻醉科 高新跃 包蓉

喉咙手术后喝水喝汤痛正常吗(手术后咽干喉咙痛是麻醉造成的吗)(1)

某天收到普外科的会诊单,一名患者计划当天出院,突然告知咽干喉咙不舒服,遂邀请麻醉科会诊。麻醉医师笑着对外科医师说:“手术结束好几天了,怎么还找麻醉科会诊?”外科医师也不好意思地回复道:“我想也不是麻醉插管造成的,但我还是想请你们看一眼,不是的话就都放心啦。”

一些做全麻的患者术后当天或者第二天会感觉咽干喉咙痛,或者咽口水有点不舒服,甚至明显的会伴有声音嘶哑的表现。不明就里的患者经常问麻醉医师,我只是做个手术,又不是喉咙部的手术,怎么会感觉喉咙不舒服呢?这种咽喉痛造成的不舒服感觉,其实是麻醉插管的常见并发症,大多数情况不需要处理。

什么是术后咽喉痛?

术后咽喉痛(postoperative sore throat,POST)常见于行全麻气管插管、喉罩置入的患者,发生率可高达10%~50%。临床常表现为术后口干、咽痛、喉部红肿充血,吞咽时无力和疼痛并伴有声音嘶哑和咽喉异物感,其中咽痛是最明显的症状,通常术后72h内自行缓解,不需要特别处理。严重的POST影响病人术后饮食吞咽,需要进一步治疗,一般很罕见。

既然POST与气管插管有关,那么麻醉为什么要插管呢?

喉咙手术后喝水喝汤痛正常吗(手术后咽干喉咙痛是麻醉造成的吗)(2)

这是因为实施全麻插管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能自己呼吸,必须通过麻醉机将氧气吹进患者的肺内进行呼吸,而气管插管就是提供这样的管道。我们知道人的呼吸道开口只有一个,叫声门,声门就像两扇能开关的“门”掌管着人们的呼吸,而声带就是两扇门的“门把手”,声音就是通过气流震动门把手发出的。

气管插管路过声门时,难免不碰到门或者门把手,如果大门紧闭,强行用导管撑开大门,就会难免对门和门把手带来危害。另外,这种塑料或硅胶材质的气管导管进入大门后,作为一种外来物质无形中也会刺激气管黏膜,在反复摩擦中有可能造成黏膜损伤。一旦这些危害较明显时,患者就有可能咽干、喉咙痛或者不舒服,这就是POST发生的根本原因。

哪些人是POST的高危人群?

1.与患者年龄、性别因素相关:年轻患者发生率明显高于老年患者,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2.与麻醉手术时间正相关:手术时间越长,发生风险越高。

3.与手术时的体位相关:研究发现,术中俯卧位患者,POST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体位。

4.与手术部位相关:头颈部手术患者,POST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手术的患者,此外胸科手术行支气管内插管患者,POST的发生率也高于普通气管插管及喉罩通气的患者。

5.可能发生困难气道的患者:肥胖、牙齿异常、张口度小、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头面部及颈椎损伤者等均为困难气道的高危人群,全麻气管插管一旦发生插管困难,可能需要反复多次插管,容易损伤咽喉部及气道,自然增加POST发生率。

喉咙手术后喝水喝汤痛正常吗(手术后咽干喉咙痛是麻醉造成的吗)(3)

如何预防POST?

预防POST发生,根本上要减少气管插管过程中对咽喉部及气管黏膜的损害,比如:

1.依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大小和材质的气管导管或喉罩,采用柔软的管芯,在导管尖端涂抹润滑油等。

2.通过一定的操作手法和技巧避免暴力插管。

3.插管前可以预防性雾化吸入治疗。

4.气管插管成功后,固定好气管导管,防止导管在气道内上下摩擦,并采用适当的套囊压力,避免气道黏膜长时间挤压。

5.拔除气管导管时,动作要轻柔,防止导管损伤粘膜。

如何治疗POST?

1.常规治疗:早期饮水,保持口腔卫生。术后6h病人无不适的情况下可适量饮水。术后清醒状态下早期饮水是减少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咽喉部疼痛的重要措施,能够减轻患者口咽干痛,促进唾液分泌。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减轻炎症反应。

2.药物治疗:应用局部麻醉药、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及一些治疗咽喉痛的中药等均被证实可以减轻POST的症状。

3.其他治疗:如超声引导下喉上神经内支阻滞等。

喉咙手术后喝水喝汤痛正常吗(手术后咽干喉咙痛是麻醉造成的吗)(4)

外科医师听完麻醉医师上述介绍后,恍然大悟地说道:“原来,术后咽喉痛最多持续到术后第3天,这种快出院的患者不可能与麻醉插管有关,建议他到耳鼻喉科咨询一下。”患者听后也满意地称赞道:“谢谢麻醉医生的耐心解释。”

【温馨提示】点个关注,这里有大量专业的医学科普,为您解密手术麻醉的那些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