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2月1日电(记者都红刚)破竹、削篾、扎骨架、糊纸、涂色、做手攀……当正月初五清晨的鞭炮声在陕西陇县城关镇堎底下村此起彼伏响起的时候,53岁花灯艺人李文科刚忙完了一个通宵。农历腊月开始,他制作的传统纸质灯笼供不应求,每天加班加点赶制成了他这个春节的生活常态。
走进李文科的家,记者被眼前的花灯世界吸引了,鸡灯、鹅灯、鱼灯、蟾蜍灯……大大小小的传统花灯成品和半成品堆满了屋子。李文科说,每年的花灯销售旺季主要集中在春节前和正月初五以后,春节前他制作的400多个花灯早早就被西安和甘肃的客户订购完了。从大年三十开始,制作主要供应正月初五至十五的市场需求。
“好在今年的花灯不用拉到集市上去卖,大都是客商提前预订,其余的也都是上门购买。”李文科说。
据陇县文化馆馆长苏黎明介绍,陇县古称陇州,花灯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汉代,主要依赖于元宵节风俗而存在。陇州花灯由于集造型、绘画、书法、雕刻、精裱、扎制、印染等技艺于一身,不但对于民间美术、民间工艺、民俗学等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而且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2012年,陇州花灯制作工艺被列入宝鸡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被列入陕西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当年11月,在全国山花奖民间灯彩大赛上,由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文科等艺人制作的陇州花灯“福满乾坤”荣获金奖,“花好月圆”荣获银奖。
今年53岁的李文科从25岁开始跟随同村的老艺人学做灯笼,至今已经整整28年。他告诉记者,陇州花灯主要有火罐灯、花篮灯、兔儿灯、莲花灯、蟾蜍灯、鸡灯等20多个品种,而且大小式样不一。其传统制作工序非常繁杂,首先要把竹子破成两三毫米厚的柔软竹篾,再把一条条竹篾编成网状的灯笼骨架,然后要糊纸、涂色、做手攀,每道工序又分为10个左右的小步骤。一个花灯由灯攀、竹笼、灯笼须3个部分组成,制作一盏精美的花灯耗时费力,一个人一天最多能做三四个,但由于工业化产品的冲击,现在一个手工花灯仅卖18元至20元。
让李文科担心的是,自己所在的堎底下村曾是远近闻名的“灯笼村”,以前全村有四五十户从事灯笼制作,但今年只剩下六七户,而且制灯艺人大都是中老年,年龄最大的已60多岁。一直跟着自己做灯笼的儿子也因制作利润太低,选择外出打工。
在感慨之余,李文科仍然每年鼓励群众利用业余时间做花灯,并经常上门给花灯户进行技术指导。他说,虽然做灯笼利润低,每年也就五六千元的收入,但28年来,哪怕再忙,他也不会拒绝任何人的订购要求,为的就是让陇州的灯笼火起来,走出去。
“不挣钱,也要把这门手艺传下去。”谈起新年的期盼,李文科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陇州花灯能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今年已陆续有年轻人开始返乡创业,他希望能从中找到几个好苗子,将陇州花灯这一传统手艺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