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香磕头(香火处磕头叫虔诚)(1)

近些年,每逢过年有一件事定会引起争论:拜年下跪磕头。支持者认为,此乃乡俗传统,应该提倡;反对者认为,这样是传统文化中的陋习糟粕,应当摒弃。

我是支持的。同时也认为,如果你所在的地方没有此习俗,或者确实不愿意下跪磕头,可以,但不要以此来指责别人。

如今拜年,好些地方已经不用跪拜,鞠躬问好即可。人们自发取消了形式,这是长辈对晚辈的关爱。我们当地,在我小时候,给爷爷奶奶拜年时要跪拜的,有隔辈儿跪,父辈鞠的说法。可到了我儿子这里,我老父亲不舍得孙子跪,也就没了此项传承。老家的人们也逐渐取消了跪拜礼,认为繁琐。还有就是村子里祖父辈的人已经基本逝去,父辈儿的人,没那么多规矩。

下跪磕头,在封建社会尤其是元朝以后是为平常,从新文化直至现在,许是屈辱的历史让我们对此心生反感,下跪磕头被认作是卑躬屈膝的表现,若不是自媒体的发展,可能很多人以为它已经封进历史的尘埃之中了。

拜年时的下跪磕头,与上述不是一回事。或者说,只是表现形式相似,内涵有着天壤之别。

男儿膝下有黄金,跪天跪地,是对自然的敬畏,跪父母长辈,是对父母生养之恩,对长者尊敬之情的体现,黄金不可比。这世上,总有金银买不来,比不了的东西。

而且,这和什么活着孝顺比形式上孝顺没任何关系,我们的规矩已经很少了,我们的讲究已经消失了大部分,就放过别人仅剩的这点规矩讲究吧。

上香磕头(香火处磕头叫虔诚)(2)

如果你是个喜爱旅行的人,在游览寺庙教堂时会发现,很多人虔诚跪在大殿前,磕头如捣蒜。我们不能否认其中一些真心诚意,但也不能忽视,绝大部分人的心态是临时抱佛脚,怀着消灾避祸的念头。

我们参加西式婚礼时,或者看电视剧电影时,男子求婚要单膝下跪,表达对女子的尊重,很多时候,此刻被人认为是一生中难得的浪漫。

这是明面上的跪拜,终归有着美好的寓意。可那些藏在利益背后的,不用屈膝的跪拜呢?数不胜数。

你求人办事时的唯唯诺诺,请客户喝酒时的小心翼翼,藏污纳垢后面的任人凌辱,比跪拜更为可怕:那是对金钱和权力的臣服。有人说,这是生活所迫,我同意。为了生活,我们有时真的无可奈何。

可在现下的价值观下,有很多人根本不是“所迫”,而是被繁华迷了眼睛,不择手段而已。前段时间爆出的种种桃色新闻,各色人等,哪个不是跪着求人“点赞”,施舍一口残羹冷炙?

这才是真正的陋习,且愈演愈烈。

不是像我这样的指责者自命清高,也不是我们喝不着汤骂街,在求人打脸、自称老奴的一种评论中,我们不该反思,这样的、无掩饰的、甚至得不到实际利益的“跪拜磕头”,真的没错吗?真的只是社会的错吗?

一位有良心的教授一言掀盖子之:如今老实肯干善良的人,到了社会中百分之九十会吃亏,风气之堕落,道德之滑坡,勿谓言之不预也。

上香磕头(香火处磕头叫虔诚)(3)

有些流毒,从来不在形式,而在人们心里。

我虽然支持那些有拜年下跪磕头的地方风俗,但也认为,在一片片跪下的人中,有些人是不愿意下跪的。惜他们没办法,大家都如此,我不能做“出头鸟”。其实也不是好事。

拜年,讲究的是个诚心实意,跪拜不跪拜,当遵从个人意愿。在这个选择多样化的年代,在这个个性受到宽容的时代,放弃自己的想法,去无原则的从众,想来是我们的教育理念出了问题,亦或是生长环境中家长们的以身作则展现出巨大的影响。

过年的种种习俗,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在我们对文化艺术不在关注,文化艺术领域从业人员良莠难辨之下,传统的所有都在受到冲击,很多时候令人感到匪夷所思:凡是人们喜爱的、一直以来约定俗成的,都成了他们攻讦的对象,以至于我们的年味儿越来越淡。

当然,我们不能只说不好,也要看到希望。人们的包容心也在历练中增强,希望有一天,拜年时下拜磕头能够不再成为话题,也希望跪与不跪,我们能听从内心。传统与现代的矛盾,能够得到融合。

或许,从你我做起,这些并不遥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