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对于武侠迷来说无疑是“失去”的一年,随着金庸、萧逸的离世,不仅“南金北萧”将成为传说,“世间再无大侠”的说法一时间也甚嚣尘上。

老梁说金庸人物分析(侠者才疏文人不武是哪门子偏见)(1)

武侠小说泰斗去世的去世、封笔的封笔实在令人心痛,新派武侠小说后继乏力也确实让人惋惜。不过,要说“世间再无大侠”却实在有点偏颇了!靠降龙十八掌“打”遍江湖的黄日华是“侠”,凭借一套醉拳冲出国门的成龙是“侠”,坚持音乐始终如一的李健也是“侠”……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便会有侠客。

▲黄日华——侠者之魂

提到“武侠”就不得不提到金庸,而提到金庸就少不了提到黄日华。香港TVB拍摄的83版《射雕英雄传》一直是武侠迷心中的经典,翁美玲饰演的黄蓉古灵精怪,黄日华饰演的靖哥哥憨厚正直,更是堪称“影视版郭靖之最”。

老梁说金庸人物分析(侠者才疏文人不武是哪门子偏见)(2)

除了“靖哥哥”,黄日华还出演了85版《碧血剑》的主角袁承志、84版《新飞狐外传》中的胡斐,并在82、97两版《天龙八部》中分饰“小和尚”虚竹和“丐帮帮主”萧峰。对于很多90后来说,“黄日华之后再无萧峰”的说法绝不夸张!

老梁说金庸人物分析(侠者才疏文人不武是哪门子偏见)(3)

黄日华不仅是“金庸专业户”,更是金庸先生最满意的香港演员之一!“侠者之魂”,是金庸先生带给黄日华的永恒标签,而黄日华作为“70、80后心中的靖哥哥”“80、90后心中的乔帮主”,他本人便是“侠”。

老梁说金庸人物分析(侠者才疏文人不武是哪门子偏见)(4)

▲成龙——侠者之心

因“武”成名却从未演过金庸作品的成龙显然是“武侠精神”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老梁说金庸人物分析(侠者才疏文人不武是哪门子偏见)(5)

成龙的电影中鲜有浩渺江湖与“腾云驾雾”的剑侠刀客,更多的是拳拳到肉的贴身缠斗,动作琐碎中又带着一丝搞笑,武器则是随手抓来的锅碗瓢盆扫帚抹布,充满市井烟火气。

“大哥”成龙在电影中总是以小人物自处,无论是《重案组》里抱着受伤同袍奔进医院的陈帮办、《警察故事》里犯错被罚的刑警陈家驹,《A计划》里骑着自行车穿街走巷的马如龙,还是《英伦对决》里的关玉明、《新铁道飞虎》里的马原……他们都是很本色、很接地气的“平凡人”。

老梁说金庸人物分析(侠者才疏文人不武是哪门子偏见)(6)

当“大侠”卸去光环,“邪不压正”的信念就成了“武侠精神”的传承。电影中的成龙或许被揍的鼻青脸肿、十足狼狈,或是风流翩翩中带着搞笑的“怂”,但总是坚持正义的、积极的、勇敢的承担自己所负担的使命。这是“小人物”的“侠者之心”

老梁说金庸人物分析(侠者才疏文人不武是哪门子偏见)(7)

▲李健——侠者之

说到“武侠”,其实很多人都对它有点误解,总觉得不战不打非“武侠”。似乎忘了“金梁温古”皆是文人墨客。其实,“武侠”重在一个“侠”字。武侠精神也不止存在于“武侠剧”“动作片”中,也藏在每一个“侠者”的气质中。

老梁说金庸人物分析(侠者才疏文人不武是哪门子偏见)(8)

就比如娱乐圈最“不务正业”的歌手之一——李健。身为90年代的清华电子工程系高材生,放弃了“高学历”“金饭碗”一心组乐队,“水木年华”那首《一生有你》唱遍大街小巷的时候他又执意单飞,直到王菲在春晚上翻唱了《传奇》之后,才再次翻红。

老梁说金庸人物分析(侠者才疏文人不武是哪门子偏见)(9)

李健清华毕业去组乐队,乐队火了他又单飞,两番“折腾”不可谓不离经叛道,却体现出他不被传统观念和名利所困的坚持。他形象儒雅、骨子里却有着恣意洒脱的侠客气质,可谓是诗意与“侠意”并具的“音乐诗人”。

老梁说金庸人物分析(侠者才疏文人不武是哪门子偏见)(10)

武侠小说中的“侠者”从来德才兼备,因此亦武亦文才能展现出形意兼备的“武侠精神”。今天,浙江卫视领跑2019演唱会也正式官宣了黄日华、成龙、李健三位“侠士”,他们将以“情怀领跑官”的身份登上演唱会舞台,黄日华更将现场再现83版《射雕英雄传》主题曲《世间始终你好》。这一波情怀满满的“武侠回忆杀”,可以说是hin让人期待了!

老梁说金庸人物分析(侠者才疏文人不武是哪门子偏见)(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