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的修筑跨越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的广阔时空。用百年前影像展现长城,八达岭是最有资本的。因为百年前外国友人来八达岭的最多,时间最长,留下的八达岭长城影像最多,也最丰富。这些影像中有很多是经典。下面就让我们在这些经典明信片中感受百年前八达岭长城的风韵。
以前外国友人来北京,多数要到八达岭长城,由于他们拥有照相机,留下很多有关八达岭长城明信片,同时明信片中也有经典长城景观。八达岭长城北四楼,是明长城中的经典敌楼。100多年前留下的照片和明信片最多。人们拍摄的视角也有所不同。
十九世纪90年代日本摄影师山本用独特的审美拍摄了北四楼。这个镜头成了八达岭长城明信片中的经典画面。
八达岭北七楼和北八楼之间有一段长城是用巨大的山石做墙体,后来人们称为“好汉坡”。二十世纪20年代初,《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罗恩·D·兹姆布伦(Phodograph lohn D. Znmbrun)用极具艺术的眼光拍摄了这个以巨石为墙体的镜头。这个镜头的出现给人们一个很大的视角冲击力,人们才真正悟出这是长城的一部分,是中国先民的智慧,是一段不折不扣的经典长城。
《美国国家地理》1923年第2期刊登八达岭长城北八楼一段长城的照片,是摄影师亚当·沃里克(FromAdam Warwick)拍摄。在这以前很少能够见到北八楼的镜头,原因是很少有人能到北八楼。明信片画面上,远端高处是北八楼,从画面看已经破损,这是岁月的痕迹。这是不多见的北八楼明信片。
八达岭“北门锁钥”门洞 1913年7月拍摄
八达岭“居庸外镇”门洞内1913年7月拍摄
100多年前,人们来八达岭都是带着一种神秘感和好奇心。来的多了自然感受到长城是伟大的建筑,是中国古代先民用智慧创造的伟大建筑作品。摄影也就增加了艺术感。为长城留下了一些精彩镜头。
清末法国住中国公使馆安保工作人员费尔曼.拉里贝,拍摄的八达岭西门(“北门锁钥”)的城门,这个视角拍摄充分显示了这座城门的雄伟和壮阔。他自己也非常欣赏这张照片,他在法国印制成明信片。当时被世界各国的一些艺术机构收藏,这枚明信片被加拿大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室收藏。直至1949年才流入社会。深受中外明信片集邮者喜爱。
八达岭东城门(“居庸外镇”)的明信片以宽幅展现景观的很少。1923年美国人约翰﹒D﹒祖姆布伦,他连续不间断的拍摄不同角度的几幅照片,然后把这些底片,无缝连接起来洗印出宽幅明信片。
1910年比利时一位摄影师,发现八达岭关城的奇特位置,从八达岭北三楼居高临下拍了一张关城俯视照片,并印刷成相片版明信片。画面真实展现了八达岭关城在山口的位置。摄影画面的远端是八达岭南峰长城全景,就像一幅八达岭地图清晰展现在人们面前,是一枚经典明信片。
这些经典的八达岭长城明信片,都是在影像中比较少见到的,为我们留下了对八达岭长城的历史记忆。为后人了解八达岭长城和研究八达岭长城历史风貌以及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些经典八达岭长城的明信片,都是孟老师收集的。是他对八达岭长城的热爱与深情,使我们看到了百年长城的样子。
文字:孟宪利
图片:孟宪利
编辑:周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