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几乎是家喻户晓。庄子以其浪漫,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为后世勾勒了一个宏伟壮阔的意境。而其中所蕴含的便是,庄子一生对于自由的追求

那是一种极致的自由。以致抛却了本身,而让自己融于万物之中,顺应自然

想来今人以达到如此境界,但其中顺应自然以养心性,达到内心世界的平和与自由,是今人需要探索学习的智慧

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感悟(庄子-吾生也有涯)(1)

齐物论: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此为庄子于齐物论中所道。

大意为:睿智博学的人豁达洒脱,而愚昧,玩弄小聪明的人才会斤斤计较。而庄子的豁达洒脱,便在于他提道

“齐物” “齐论”二点。 以其超然的智慧堪破实物表面,将万物去外形而融于“道”中。

而今人也需揭露事物表现,看清其中 “道”的本源。方不为一叶所障目。

养生主:

此篇顾名思义,多叙养生长寿之法。而庄子所提倡的养生之道,非是后世惑人的丹药玄术。

而是“缘督以为经。” 即:顺应自然。

人为自然中一环,顺自然之势,方可长寿。

人间世:

庄子以出世的智慧来观世中规律,从而推出了道家的处世之道----无用。

其中多有借用儒家之口来阐明这个观点。

“颜回见仲尼,请行以辅国。孔子道不可以杂乱之心前往,否则心性生乱,处事多缺。己身修行不够则反害己身。”

由此故事,看出庄子的无为不是如今的“佛系,随命。”而是以无为之清净,不停修行自己。以待有用之机。

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感悟(庄子-吾生也有涯)(2)

大宗师:

宗师是对有大智慧,有道的人尊称。可是本篇却多有对“自然,死生”的篇幅。庄子也道出“道”是:平心敬神,离开本身,脱离生死,忘掉生死,顺应生死。

可本人却认为尽信书不如无书。今人也应有今人的道。

行道之路未曾停歇。也可是大宗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