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4月22日报道(记者 吴旭涛 张永定 通讯员 林劲榕 蓝玉培 郑碧云)在上海世博方舱内,福建援沪医疗队队员们除了满足“舱友”们的医疗需求,还想得更多、做得更细,成了“多面手”“万金油”,全方位照顾好舱友门的方方面面。

于是,“有急事找大白”“福建大白技能多”在舱友之间深入人心。

有急事,“大白”来众筹接力

20日,在上海世博方舱,来自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的李欢和陈良华,带着大家“众筹”的物资,送到H4舱区11区的赵女士手中。

“知道您怀孕了,我们准备了一些陈皮,可以泡水喝;还有中药八百光,一天吃两三根,嚼就可以了。还有,这是酸梅和一些水果。”陈良华说。

原来,近日,入住世博方舱已满一周的赵女士感觉自己食欲不佳、恶心欲呕,结合身体状况,她意识到自己可能怀孕了。

“医生,我有点不舒服。”她把情况告诉身边的医护人员。

详细了解她的特殊情况后,医疗队员想尽一切办法为她解决困难。隔天,确认她确实有身孕,且头晕乏力,胃口不佳,又安排让富有经验的医生为其诊疗。

“我想吃点酸辣的。”

根据“舱友”的需求,除了利用现有的中药为她缓解孕吐,医护人员们还在工作群里展开了一场“众筹”:“陈皮只带了这些,应该够用的,要教她怎么用。”“八百光少量冲服,喝多了会腹胀。”……“要的物资基本凑齐了。”

交班时,下一班的医护人员第一时间把物资送到赵女士手中,保证了母亲和新生命足够的营养。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谢谢!谢谢白衣天使知道我身体不舒服为我所做的一切。……”赵女士在朋友圈感谢医护人员,并晒出了大家为她众筹的物资。

在方舱里,大家有急事,就找“大白”。近日,H1舱区“舱友”刘女士的人工耳蜗电池只剩最后一粒,电池随时都会耗尽电量。她向舱内护士求助,护士立刻反馈给舱外后勤保障组。

后勤保障专班的福建医疗队厦门队护士刘小婧,立刻与供应商沟通,寻找到与该款人工耳蜗匹配的纽扣电池,但在上海寻找货源无果。

“经过多方协调、沟通,我们终于找到外地的电池供应商,并再次与患者确认电池的型号,核对是同款纽扣电池后,立即让供货商加急送货。”刘小婧说,耳蜗电池一到货,就第一时间送到刘女士手中,她非常感动,“耳蜗对于患者而言,是聆听这个世界声音的不可缺少的媒介,因为有爱的接力,方舱更有温度。”

福建“大白”,技能真多

一句话有你真好(万能大白有你真好)(1)

来自协和医院的福建援沪医疗队队员设立了“舱友活动中心”,图为队员王萍兰为患者表演魔术。

“小朋友,给你变个魔术。”

在H2舱区,来自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医疗队员王萍兰,给舱内的孩子们变起了皮筋魔术。孩子们看得发呆。

“方舱里的孩子很多。特别是七八岁的孩子,他们不用上网课,在舱内缺乏活动。”王萍兰说,于是协和医院的医护人员想了许多办法,丰富孩子们的舱内生活。她说,平时在医院,她也表演过魔术。这次“露一手”,没想到大受孩子们欢迎。

除了表演魔术,协和医院的医护人员们还给“舱友”们准备了画简笔画、跳广场舞、开设方舱课堂等丰富的活动。

一句话有你真好(万能大白有你真好)(2)

来自厦门市中医院的福建援沪医疗队队员梁金凤用防护服当画布,绘就十幅《水浒传》人物形象卡通画,队员们当模特,向小朋友们展示并讲解水浒人物。

在方舱内需要活动的,不止孩子们。“扫一扫,跟着一起练康复运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给“舱友”们带来了线上康复教程。

宁神运耳术,康复牵伸操,通经三步法,太急健肺养心功……这些中医非药物疗法,帮助“舱友”们舒筋活络、缓解疲劳、镇静安神等等。

“患者在舱内,容易睡眠不好,心理焦躁,加上长时间没有运动,心肺和肌肉功能有可能会轻微丢失。进行牵伸和锻炼,可以有效预防这些功能的减低。我们发挥福建康复的优势,把平时采用的健身操、按压法等做成视频,生成二维码张贴在方舱里。大家扫一扫,自己就可以跟学。”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院长杨珊莉说,“我们入舱的中医队员,还会对他们的动作进行指导和解答。目前大家对这种方式都表示很欢迎。”

一句话有你真好(万能大白有你真好)(3)

涂鸦墙

方舱内,“大白”们的技能还有很多。H4舱区内,有一面“手绘涂鸦墙”,左边是厦门的鼓浪屿,右边是上海东方明珠塔,简单有趣的涂鸦,把两处地标联结到了一起。这是福建医疗队队员袁雁平与上海的舱友合作的涂鸦作品。

“为了缓解舱友们的紧张情绪,活跃方舱内气氛,我们利用舱内的木板创造了一个手绘涂鸦墙,成为医患之间交流的一扇窗口,让方舱医院变得温情满满。”袁雁平说,舱友们纷纷拿起画笔在“涂鸦墙”上抒发自己的感情,袁雁平还临时客串起“导游”,为舱友们讲解厦门的美丽风景,邀请大家待疫散云清时前来旅游。

来源:新福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