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也有许多的风俗习惯,自古以来元宵节都有舞龙灯~猜灯谜~等习俗来庆祝这个节日。

正月十五元宵节舞龙灯(舞龙闹元宵)(1)

今天小编要说的就是浙江金华这边的习俗--舞龙灯。

正月十五元宵节舞龙灯(舞龙闹元宵)(2)

龙灯的头部

舞龙灯的来由自古代开始一直带着一些玄幻的色彩。传说唐代有一年大旱,龙王错行云雨,淹死了长安不少百姓,玉帝降旨命魏征监斩龙王,后龙王阴魄不散,夜夜扰闹皇宫,吓坏了唐王李世民,于是向群臣问计,众臣认为应超度龙王,于是民间乃有元宵节耍龙灯之习

正月十五元宵节舞龙灯(舞龙闹元宵)(3)

龙身

舞龙灯的时候都会放烟花和鞭炮,古代都是用来驱鬼避邪的,现在成了专为增加喜庆气氛的习俗

正月十五元宵节舞龙灯(舞龙闹元宵)(4)

烟花

龙灯一般由竹木,彩纸,布等扎成,节数为单数,长达数丈,节内能燃烛的称"龙灯"不能燃烛的称"布龙",舞龙时,领舞者手持龙头,数十人举起紧连龙身的木棍,随于其后,整条龙在乐声中沿着规定的路线和队列奔跑.龙就象活了一样,民间以此气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正月十五元宵节舞龙灯(舞龙闹元宵)(5)

龙灯内部

舞龙灯也体现了大家伙欢快的心情,经过民间艺人不断加工制造,到现在“耍龙灯”已发展成为一种形式完美、具有相当表演技巧和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舞蹈艺术,深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正月十五元宵节舞龙灯(舞龙闹元宵)(6)

龙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