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前言

1950年9月30日,周总理针对美军在朝鲜半岛南部西海岸仁川登陆事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言辞激烈的警告美国:

“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除毛岸英外这三位(除毛岸英外这三位)(1)

然而,美军还是美国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于10月1日美军越过北纬38°线,19日占领平壤,企图迅速占领整个朝鲜。

这样的行为,无疑在挑衅中国的底线。无数有志青年,纷纷扛起抗美援朝的旗帜,为了守护领土出生入死。

当时除毛岸英外,还有三位“特殊”的年轻后生,响应祖国的号召,毅然去了朝鲜战场,其中一人壮烈牺牲。

毛岸英之死

1950年10月8日,朝鲜政府向我国提出了出兵援助的请求。

经过多方考量,党中央决定接受对方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同时任命彭德怀为抗美援朝总指挥。

就在彭德怀调兵遣将时,一个青年走进他的办公室。

这个人就是新婚不久的毛岸英,毛岸英向彭德怀表达了自己想要奔赴朝鲜战场的想法。

除毛岸英外这三位(除毛岸英外这三位)(2)

经过组织批准后,毛岸英随着大部队前往了朝鲜战场,成为赴朝的第一批志愿军。

然而刚刚到达朝鲜战场一个月,毛岸英就遭遇了不测。

据在场的一位司令部参谋回忆,毛岸英当天正在司令部里和一位同事查阅资料。

司令部所在的位置,是一座木质的房屋,美军飞机突然的轰炸,让人措手不及。

众人还没来得及反应,炸弹就已经爆炸了,爆炸后现场房屋燃起了熊熊大火。毛岸英就这样在朝鲜战场牺牲了。

这时,他的新婚妻子甚至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以为丈夫只是去执行普通任务。而远在北京的毛主席,也没有被告知这个消息。

毛岸英是毛主席的第一个儿子,被他寄予厚望,大家担心毛主席承受不住这个噩耗,所以一直没有告知于他。

除毛岸英外这三位(除毛岸英外这三位)(3)

直到抗美援朝结束后,毛岸英牺牲的消息,才被公开。

其实除了毛岸英之外,当时还有三位身居高位的将士,也纷纷把自己的儿子送到了朝鲜战场...

没人知道他是军长的儿子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人民终于当家作主,属于中国的新时代到来了。

此时,身为解放军41军军长的田维扬,却在高兴之余有一丝惆怅:

他已经20多年没有回过家乡了,多年战乱恐怕家里的亲人,早都已经不在了。

带着这样复杂的情绪,田维扬踏上了回家的路。随着旅途的开始,他的思绪也被带到了20多年前。

田维扬和其他的革命战士不太一样,他是在“蜜罐”里出生的孩子。

在旧社会,田维扬的爷爷是一个大地主,家里坐拥百亩田地,在当地是极为富庶的大户。

但好景不长,田维扬的大伯将家里的家产败光了,他们家从“大地主阶级”沦落为佃农,他的爷爷没办法只好让儿子们分家单过。

除毛岸英外这三位(除毛岸英外这三位)(4)

田维扬家里兄弟5个,光是吃饭家里都负担不起,更别说去上学了。

直到1927年,激动人心的鄂北起义彻底爆发,新的革命思想深深打动了田维扬的父亲。

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了赤卫队,并成为了队长,还把自己的5个儿子都带进了赤卫队。

然而,干革命就预示着随时要面对牺牲,田维扬的父亲和3个兄弟都被敌人杀害了。

赤卫队待不下去了,父亲兄弟的大仇还未报,田维扬不甘心,于是他跟着仅存的同志们,来到武汉寻找党组织。

或许田维扬天生就是干革命的好苗子,在几经辗转后他如愿加入了红军的队伍,此后他一路披巾斩棘、东奔西战,几次死里逃生。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屡立奇功,1949年时,他已经是解放军41军的军长了。

除毛岸英外这三位(除毛岸英外这三位)(5)

这次回乡他就是想去看一看自己儿子,因为离开家乡的时间太长,他不确定自己的妻儿是否还在人世。

幸运的是,他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可妻子已经去世了。

看着这个20多年未曾谋面的儿子,田维扬感慨万分,多年来他没有尽到做父亲的义务。身为军长的他,更不能动用自己权利,为儿子“开后门”。

因此他告诉儿子,你是革命者的后代,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上进,积极劳动,为建设新中国做贡献。

这个叫田明升的青年,看着自己的父亲,心里其实敬仰不已。

虽然他们没有在一起生活过,但父亲对他的教诲,一直让他谨记于心。

父子相见后,田明升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因为他是军长的儿子。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了,田明升听着主席的发言,他当即决定要到朝鲜战场上去,像父亲一样为祖国的和平稳定做贡献。

除毛岸英外这三位(除毛岸英外这三位)(6)

初到朝鲜战场的田明升,一直严于律已,他从没有与别人提起他的军长父亲。事事身先士卒,永远冲在第一线。

然而美国人的炮火太猛烈了,丝毫不给人喘息的机会。

一次在转移战线的行动中,田明升被敌人的子弹打中腿部,他伏在地上血流不断,不一会就失去了知觉。

等到战友发现田明升时,他已经完全昏迷,腿也保不住了。田明升醒来后,看着自己缺失的一条腿,久久说不出话来。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田维扬来接田明升回家,看着儿子的腿,田维扬当场没有流露出任何情绪,却在很多个深夜自己默默抽着烟。

这时田明升的战友们才知道,原来这个事事亲力亲为,就算没有了一条腿也不愿麻烦别人的“拼命三郎”,竟然有个当军长的父亲。

除毛岸英外这三位(除毛岸英外这三位)(7)

身为41军军长,田维扬从没有给组织添过麻烦,他知道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有着太多这样的情况发生,甚至很多人失去了生命。

虽然儿子残疾了,但他的斗志依然还在,没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他没有徇一点私情,让儿子回了老家去务农。

田明升遵照父亲的要求回了农村老家,干起了种田的老本行,在他的眼里,做好农村基础建设,也是为祖国做贡献。

他时时紧遵父亲的教诲,不给组织添一点麻烦,自食其力。

1955年,田维扬被授予中将军衔;1977年6月11日在昆明逝世,享年71岁。

正因为我们有这样的好军长,这样拼命的志愿军战士,我们的国家才会有了如今的安定发展。

而另一位身居高位的父亲,却显得格外神秘,留给世人传奇无数。

上阵父子兵

第四野战军炮兵司令员匡裕民,是彭德怀的老部下。

除毛岸英外这三位(除毛岸英外这三位)(8)

在得知抗美援朝的消息之后,他当仁不让地跟随彭德怀奔赴朝鲜战场,此次前往他还把自己的大儿子,带到了朝鲜战场上。

匡裕民有一个别称,叫做“神炮将军”,那么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匡裕民自打从军以来,就一直和大炮打交道,在没有加入革命队伍之前他就会制作大炮。

这时很多人会存在疑惑,大炮能自己做吗?是的,匡裕民做到了。

1927年土地革命打响后,已经是当地自卫队队长的匡裕民,面对外敌的入侵,看着自卫队没有精良的武器,就靠着以前从土匪乡绅手里缴获的几杆枪,他不禁发愁该怎么作战?

经过一番苦思冥想后,匡裕民决定:咱们没有枪,就做一个杀伤力更大武器,于是松树炮就上了战场。

除毛岸英外这三位(除毛岸英外这三位)(9)

这个松树炮可不一般,是匡裕民用松树为主体做成的,里面装的“炮弹”非常的独特,不是我们印象中的火药,而是以碎瓦片、玻璃碴子、废旧铁片这些东西做成的。

“什么新式武器,咋没见过呢?”

当时,匡裕民所制造的这种武器,令敌人的军医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因此,匡裕民的大名在当地传扬开来,大家都知道匡裕民打起仗来狠,被他的大炮打过的敌人想治都治不好。

1930年3月,匡裕民终于如愿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鉴于他之前的战斗经验,组织自然是把他调进了炮兵部队。

匡裕民也的确争气,在战场上扛着迫击炮,就把蒋介石的机枪点给端了。

“这个小伙子真神啊!”

这是朱德对匡裕民的评价,从此“神炮手”这个名称,就成了匡裕民的代号。

除毛岸英外这三位(除毛岸英外这三位)(10)

1932年5月,已经升为连长的匡裕民,正式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之后他辗转各军,一直在竭力地培养优秀的炮兵队伍,直到1939年一件事情的发生,让他的威名响彻全国。

说起这件事情还非常有传奇色彩,这是一起“刺杀未遂”案

匡与民对于中国的炮兵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凡事在他的指导下出来的炮兵都是精英。

然而,他的这种能力,让他也成了敌人的眼中刺,势要将其拔除。

国民党反共分子盯上了匡裕民,他们组织人员暗杀匡裕民,但在行动途中被识破。

刺杀行动失败后,匡裕民立即反击,将组织刺杀他的国民党县长赶出了驻地,为此我们还多得了一座县城。

毛主席得知后,还十分幽默地评价说:

“匡裕民这小子,受这一场惊吓值得啊,毕竟蒋介石可为此丢了一个县!”

除毛岸英外这三位(除毛岸英外这三位)(11)

此后,匡裕民一直致力于炮兵部队的培养发展,解放战争时他就在东北组建了炮兵部队。

没有大炮不要紧啊,咱们拿残炮自己造!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匡裕民已经是我国第四野战军炮兵司令员、中南军区炮兵司令员。

美军进犯他自然是当仁不让,彭老总对于这个“神炮将军”也是信任有加,当即便同意了他前往朝鲜战场。

毕竟美军的装备,是我军无论如何也比不过的。如果炮兵司令能够一起前往朝鲜战场,我军的战斗会打得容易一些。

事实的确如此,炮兵的助阵,对抗美援朝的胜利,起了很大作用。

匡裕民在奔赴朝鲜战场时,收到大儿子的来信,原来他的儿子也报名准备前往朝鲜战场。

得知这一消息后,匡裕民非常赞同,他认为一个战士,是要历经战场的磨练才能够成长的。

除毛岸英外这三位(除毛岸英外这三位)(12)

初到朝鲜战场,匡裕民看着美军的炮火装备,暗自吃了一惊。

美军这是要完全依靠炮火压制我们啊,怪不得美军这么快就打到了平壤,这种不惜成本的炮火攻势,是要完全碾压我们啊。

但两军阵前,不能够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很快,匡裕民做出了一系列作战安排。既然大炮没有他们数量多,那么我们就应该做到稳、准、狠,做到用最少的炮弹,达到最大的打击效果。

所以,匡裕民在炮兵部队实施了集中管理原则,在有需要的地方集中兵力、火力,以小范围攻击为主。

目的就是要精准打击,提高命中率,保证弹无虚发,提高作战质量。

这样的作战方式,让美军有些摸不到头脑,因为他们不知道我军会在什么地点集中攻击,而一旦发现我军发生集中攻击时,他们再调兵已经为时已晚。

除毛岸英外这三位(除毛岸英外这三位)(13)

匡裕民精准的指挥策略,让我们在抗美援朝的第一次战役中,收获很大,志愿军炮兵队也因此名声大振。

在接下里的第二次战役中,匡裕民对战术做出了适当的调整,把火力重点放在打击敌人的防御工事上。

就在炮兵部队正在激烈作战时,一个噩耗传了过来:

他的大儿子被美军炮火击中,战死沙场。

正在指挥战斗的匡裕民,听到了这个消息后,久久没有反应。

起初报告消息的小战士以为是匡裕民没有听到,等到他想要再次开口时,看见匡裕民慢慢的转过了头。

这个纵横战场多年的炮神,眼里噙满了泪花,却始终没有让眼泪掉下来。

他静静的脱下帽子,向着儿子牺牲的方向敬了一个军礼,这一幕让在场所有的人都为之泪目

随后他戴上帽子,又投入到战斗中去了。

除毛岸英外这三位(除毛岸英外这三位)(14)

大家都很担心他的状态,而他却对着身边的人这样说道:

“我的儿子虽然牺牲了,但死得其所、死得光荣,他是为祖国、为朝鲜人民牺牲的!”

这份崇高的思想让人万分敬佩,没有一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儿子,可战火无情,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有谁离开。

匡裕民把悲痛化为了力量,我军在朝鲜战场上的五场战役他无一缺席,就连毛主席都称赞志愿军炮兵部队打得好。

1955年,匡裕民被授予中将军衔,1977年4月9日在北京逝世。

同在战场却未相见

颜伏一开始并不知道儿子也在朝鲜战场,因为他自从参加了革命,就与妻儿断绝了关系。

也许这样的做法有些不近人情,但他的经历却告诉我们,他是在保护自己的妻儿。

颜伏,是那个时代少有的“文化人”。

自幼他就在私塾读书,勤奋好学的他一直走在读书深造的路上,后来为了提升自己他来到了北平读书。

除毛岸英外这三位(除毛岸英外这三位)(15)

也正是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共产主义青年团,他的心逐渐向党组织靠拢,1933年他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对于他这样的优秀人才,在敌人眼中自然也是“好苗子”。在北平期间他一直积极参加各种党得活动,为我党的壮大做贡献。

然而,正是这些举动,让他3次被捕入狱。

在狱中,敌人想尽了各种办法,想要撬开他的嘴,获取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但颜伏一直坚守底线,始终不肯透露一丝一毫。

也正是这个时候,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与妻子离婚,因为以他当时的处境,自己的妻儿很有可能会被他所拖累,或者成为敌人威胁自己的人质。

在数次与敌人的周旋过程中,颜伏累积了大量的作战经验。

此时抗日战争爆发了,党内急需颜伏这样的人才,于是他被推荐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进修,毕业之后他就进入新四军的队伍中,成为抗日前线的一员。

除毛岸英外这三位(除毛岸英外这三位)(16)

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他身先士卒、屡立奇功,从最初的作战参谋一路晋升到副师长,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颜伏已经是炮7师的师长了。

国家安定了,颜伏一直没有忘记自己曾经的妻儿,然而还没等他回去看一看儿子,他就接到了赴朝作战的指令。

于是,他立马整理行装带着部队,赶往了朝鲜战场。

他所带领炮兵7师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在面对美军一次次强有力的进攻,颜伏一次次的做出作战部署。

他深知我军与美军的实力还是有所差别的,所以一直将在战场上搜集的一系列信息进行记录,保留了珍贵的一手作战资料。

除毛岸英外这三位(除毛岸英外这三位)(17)

一次机缘巧合下,颜伏得到了一个令他意想不到的消息,他的儿子也在朝鲜战场。

这个消息令他大为震惊,因为他此前试图打听过儿子的消息,但一直没有进展,没想到这次他们竟然一起来到了朝鲜战场。

后来颜伏得知,儿子颜邦翼在16岁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几经辗转后加入了共产党,这次是跟随部队来到了朝鲜战场。

这个十几年未见面的儿子,一直是颜伏最大的牵挂,当年他迫不得已抛下妻儿,而今儿子就在眼前,他在纠结要不要去相认。

再三思量后,颜伏提笔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叮嘱儿子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听从部队的安排,做一名合格的志愿军。

当时收到这封信的颜邦翼,一时愣住了。他出来当兵的初衷,就是为了找到父亲,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他竟然在国外的战场上收到父亲的来信。

除毛岸英外这三位(除毛岸英外这三位)(18)

看着信封上的标记,颜邦翼知道父亲也在朝鲜,但没有留下任何地址等字样,说明不是父子相认的时候。

美军的每一次进攻都来势汹汹,父子俩虽然身处不同的部队,面对的却是同样的危险。

两人怀揣着同样的信念,奋勇杀敌,一起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保家卫国,浴血杀敌。

抗美援朝结束后,颜邦翼回到老家,不久颜伏也回到了家乡,父子俩终于相见了。

时隔多年的第一次相见,两人没有抱头痛哭,只有相视一笑。

颜伏问儿子是否收到了他的信,颜邦翼点点头,他对父亲说了这些年自己一直在打听他下落的事情。

颜伏叮嘱儿子,既然回到家乡,就要为家乡、为人民办实事,把力气花在造福基层群众上面。

颜邦翼听从父亲的嘱托,一直在基层为人民服务!

除毛岸英外这三位(除毛岸英外这三位)(19)

1961年,颜伏晋升为少将军衔,1995年8月16 日在济南逝世,享年84岁。

结语

从1950年到1953年,历时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了。

无数中国志愿军血洒朝鲜战场,我们熟知的黄继光、邱少云同志,都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

当冲锋号吹起将士们冲向敌人时,他们面对的是九死一生的境遇,所以他们每一个人都值得我们牢记。

毛岸英和三位将士的子女,只是朝鲜战场上的一个缩影。那时,又有多少母亲的儿子没能回到祖国,有多少孩子盼望着父亲的归来。

战争一向是残酷的,我们当下所享受的美好生活,每一分都来之不易。

只有祖国强大,作为人民的我们,才有安全可言,而祖国的强大却要靠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才能汇聚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