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我妈妈那里听说,正月留着腊月以来的头发,是为了在新的一年的一开始不要忘了去年的辛苦和经验,是思旧,舅舅的舅又是同音,慢慢的就变成了正月理发死舅舅。

有正月不剪头的说法吗(为什么正月不能剪头)(1)

第一中国人的春节从初一歇到十五,大多数的理发店是不开门的,想理发也很困难。第二,辛亥革命以前中国人是留头发的,所以一个月不剪也并没有多大害处。第三,农历的二月二是龙抬头,正月不剪头是为了在这天剪讨个好彩头。头在中国人的文化里是至高无上的器官,中国人觉得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头顶上的尊严,于是乎给头上的器官规定了各式各样的礼节,当然不小心就让舅舅来背锅。但是,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男人开始流行短发,一个月不理发在这里看起来特别难以忍受,要是理发不要钱,我都想一周一次。

没有人想过个新年,就被人诅咒,我也不想,我舅舅更不想。既然我们的生活方式已经改变,有些传统可以改变了,大清国不就是因为体制落后不思进取才亡的吗。大清都忘了,这些旧思想就应该变成文字记载,在多年以后的年夜饭上搏大伙儿一笑。有时候文化上的东西不一定是改不了的,像裹了几百年脚的妇女们,一样可以用十几年改正过来。善用时尚的力量,是改变文化的最好途径。

这么多年了,我也是一直秉持着这个态度,因为一般年前“有钱没钱,理发过年”就算过了一个正月头发也不会太长,所以一直要等到二月二龙抬头,才好好的理个发,把积攒了一个月的头发全部剃光。

有正月不剪头的说法吗(为什么正月不能剪头)(2)

有正月不剪头的说法吗(为什么正月不能剪头)(3)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社会主义无神论的熏陶下,对这个习俗产生了更多的质疑,后来便动手去追根溯源,略作查询,便找到了这个让我啼笑皆非的答案。

民国时的《掖县志》卷二《风俗》里有这么一段记载:“闻诸乡老谈前清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正月实行,明朝体制一变,民间以剃发之故思及旧君,故曰‘旧思‘。相延既久,遂误传作‘舅死‘。

这段话的意思很明白,大家都懂,这个风俗的起源无非就是满清入关,强行要求汉民剃发留辫。汉民心怀故国,把对亡国的思念寄托在辫子上,剃发又成为剃旧思,后来大家以讹传讹,也就成了,剃舅死,又因为这个剃发制度是在正月实行的,所以就有了现在的“正月剃头,死舅舅”。实在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笑话啊。

中华绵延五千年,像这样传着传着传成笑话的故事并非少数,不过时间长了思维定了,大家也就把它当做真的,由此可有不少的成语谚语与原意大相背离啊。

不过当我们愿意花心思去刨根问底,类似这样的误解就会迎刃而解了。

这个说法的由来要追朔到清军入关也就是清朝初期。清军入关占领北京后建了满清政权,但是汉人不服“满鞑子”,清人为了体现自己的尊严要求汉人一律扮满人装束,把头发剪掉一圈只留中间并且留长不动。这一做法激起汉人反抗。因为头发也是身上的一部分来源于父母是不能动的否则是对父母的不尊重不孝。当时有人抗不过满军就把剪掉的头发藏起来以“思旧”,时间长了这种“思旧”就以讹传讹变成了死舅,就有了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说法了。这里头为什么是正月是因为到腊月要过年了吗,都得讲卫生包括剃头等,尽量不去正月办,人们就编出了一个正月剃头死舅舅的磕!

但是对于一些旧年俗,大家也可以给予其“尊重”,可以的话过了正月十五再剪头发,或者到二月二龙抬头再理发。通过文明倡导逐步扬弃。

1,如果腊月理发了,正月期间不理发是没有太大影响的。

2,思旧的谐音,以前禁忌比较多,一直流传下来。

3,古代人蓄发,剪头发次数少,现在人可能平均一月剪一次头发。

4,春季万物复苏,任由头发自然生长比较好。

清朝初年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让很多人苦不堪言,于是人们为了怀念前朝,才有了正月不理发的习俗,为的是“思旧”,后来以讹传讹的变成了“死舅”了。而正月里理发也渐渐的成了忌讳。更何况舅舅本身又在亲戚中的地位最高。很多人就宁可相信“正月里理发死舅”而不选择在正月里理发了。

而紧接着正月的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日子,这一天理发会一年吉利。而一个月不理发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此,绝大多数人选择多等一个月,在二月初二理发,即吉利又不得罪舅舅。何乐而不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