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塔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

历史上的辽国早已灰飞烟灭。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契丹族也云流星散般地溶入中华民族的汪洋中而无从寻觅。

只有耸立在荻花蒲草水源沱上的木塔,傲视古今,阅尽人间磨难。

赵朴初说,这是木德参天(赵朴初赞木塔诗:“塔开多宝现神通,木德参天未有终。”);释慧礼说,这是佛法无边。

其实都不对,一个唯物而雄辩的结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建筑师和能工巧匠们让黄花岭上的大木,具有了不死的魂灵和雄视千古的精神。

还是梁思成说的好:"不见此塔,不知木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高超绝伦的木构,让木塔成为超越时空的神品。

应县木塔价值 木德参天的神品(1)

应县木塔有斗拱59种

据史地学家对于古籍的分析研究,宋辽金元时,恒山、句注、管涔以北原是一片葱笼。龙首山下黄花岭上更是古木参天。

辽史载兴宗耶律真宗酷好畋猎,在黄花岭上曾有日射31熊的记录,可见当时的山场是何等幽森。正是此处的参天大树,为木塔提供了便利、充足、优质的用材。

近年专事木塔保护的专家对此已有定论,认为只有当地的落叶松材质和当地自然气候条件一地天成的适应性,才保证了木塔千年不朽、不蠹、不腐。

看来当地民间流传的儿歌:"砍光黄花岭,修成应州塔,压疼土地爷,给了一刮刷(巴掌),六层栽草地,六层在我姥姥家。"其价值远不只是女人们哼着为小孩儿催眠而已。

木塔的选材是科学的,设计与施工更是匠心天巧。

木塔建在4米高的台基之上,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

第一层作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九层。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

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内有8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

整个木塔共用落松木料3000立方,约2600多吨重。

整体比例适当,坐落稳重,构架宏伟,技艺精巧,外观庄严。

应县木塔价值 木德参天的神品(2)

应县木塔外观结构图

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郭黛恒介绍。木塔采用的这种内槽柱和外檐柱双层套筒结构十分先进,与现代高层建筑所采用的"内外筒体加水平桁架"的结构体系极为相似,因此郭教授称其为"现代高层建筑筒体结构之先驱"。

此外,木塔在设计上还大胆使用了汉、唐以来富有民族特点的重楼形式,广泛采用斗拱结构。

全塔共用斗拱59种,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将梁、坊、柱结成一个整体,构件间全部以榫卯连结,不用一铁一钉,使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

不仅造型完美,巧夺天工,而且具有极好的整体性。

除了塔体,塔顶铁刹的设计也是天机神意。铁刹全铁制成,由迎莲覆钵、相轮火焰、仰目宝瓶及宝珠组成,中间有铁轴一根,插入梁架之内,四周八条铁链,沿塔八角引入地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避雷设施。

郭教授说此塔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建筑史奇迹",并大发感慨:"真让人难以想象当年的工匠是怎样做的。"

正是因为应县木塔拥有如此科学奇特的设计,才能久历沧桑而不摧,虽然遭受过无数次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仍能去为今天的人们成就所谓"木德参天"和"佛法无边"的美谈。据史料:元代以后,当地曾发生过十余次较强地震,其中六级以上就有3次,房毁人亡,木塔却安然无恙。1926年军阀混战时,木塔中弹200余发,弹痕累累却仍巍然屹立。仅上世纪50年代在距塔100米的地方就曾发生过两次特大雷击,人畜毙命,而塔毫发未损。这当然是奇迹之外的奇迹了。

应县木塔价值 木德参天的神品(3)

应县木塔内部结构

同塔体的木构设计一样,塔内佛像塑设,壁画铺排,藻井敷饰,同样出自一流高手。

第一层主塑释迦牟尼,高11米,面目端庄,神态怡然,顶部有精美华丽的藻井,内槽墙壁上画有6幅如来佛像,门洞两侧壁上也绘有金刚、天王、弟子等,壁画色泽鲜艳,人物栩栩如生。显然是遵循着《法华经》的仪轨。

法华经汉传较早,时处小乘向大乘的过渡时期,偶像崇拜方式正从一佛走向万佛。在此这种教义得到了阐释。

二层四层设须弥座,塑释迦佛,文殊普贤两大菩萨,所不同的是二层的二胁侍在四层变成阿难、迦叶二弟子。

这是汉传佛教最常见的"华严三圣"的仪轨。

华严分宗标志着菩萨乘理论的完善。从塔中两枚佛牙舍利分别出自二、四层佛腹,说明辽皇室对于大乘华严思想的皈依,这和大同市内辽建华严大寺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三层坛座呈八角形,塑东方阿閦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成就佛等四方佛。

五层也呈八角,塑中央佛毗卢舍那如来和八大菩萨。三、五层合起来便是一座曼陀罗坛城,依《大日经》所传密宗莲花藏四方八面五智如来布局。

也一格局也表证了辽密在道宗一代的勃然兴起。

整塔佛像不仅雕塑精细,各具情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展示了佛教从俗身一佛崇拜到精神万佛崇拜再到法身一佛崇拜的全过程,真是高妙至极。

这一塔26尊佛像,加上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塔中发现、整理、修复的160件珍贵辽代文物(含八珍、七宝、佛牙、刻本佛经、《契丹藏》经卷、写本佛经、帛画佛像等)。

这份佛教遗产可算弥足珍贵。

应县木塔价值 木德参天的神品(4)

应县木塔一层壁画

黑格尔说,"建筑艺术是各类艺术之首"。

擎天巨塔一成,毕致各类艺术咸集。本体的佛教艺术不必说了,依附在木塔上的书法、雕刻、绘画、诗歌......也颇值一观。

塔上共有牌匾48块,赫然悬于塔躯的各个部位。这些牌匾,无论其书艺之精湛,或文意之雋永,都堪上乘。

第三层塔檐下三字匾额"释迦塔",是木塔匾中最古老、最珍贵的一块。由金代王鞴所书,丰润饱滿为颜体中之佳品,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大匾两侧有236字的题记,备述了历次修葺情况,是难得之史料。

帝王题留要数明永乐皇帝朱棣的"峻极神工"匾为最。

立意冷峻高远,笔势神采傲拨。

这是朱棣于永乐四年(1406年)北征时所题,高悬于塔之五层檐下,颇显大帝胸襟。

应县木塔价值 木德参天的神品(5)

明永乐帝题“峻极神工”匾额

塔上塔中多有佳联,如"拔地擎天四面云山拱一柱,乘风步月万家烟火接云霄";"点检透云霞西望雁门丹岫小,玲珑侵碧汉南瞻龙首翠峰低",遗香久远。

颂塔的诗章当然要首推元好问的《应州宝宫寺大殿》:"缥缈层檐凤翼张,南山相望郁苍苍。七重宝树围金界,十色雯华拥画梁。竭国想从辽盛日,阅人真是鲁灵光。请看孔释谁消长,林庙而今草又荒。"

诗人在赞颂塔的雄美之余,抒发了自己对战乱的感叹以及对儒释两教彼消此长的深思。不似一般游诗那样浮光掠影,浅显无味。

清代学者顾炎武和臧寅的诗也不逊色。顾诗"漯南宫阙尽,一塔挂青天",臧诗"玲珑古塔云烟里,擎天一柱势不倚",都如垂天之云,大气磅礴。所有这些,都让人们从塔外看到了应县木塔如霞如霓一般的文化云彩。

然而,对于这一切,塔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老百姓是不知道的。

他们不知有辽,更不知契丹;或知有佛,却不知佛牙;惶论朱棣之匾、元好问之诗了。但是若让他们讲起木塔来,依然滔滔不绝。

他们讲得是鲁班兄妹赛艺的故事。这故事在塔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故事讲,七夕夜,鲁班的妹子提出和哥哥打赌:哥哥一夜建十二层宝塔,妹妹一夜做十二双绣鞋,谁先完成,谁为"天巧星"。妹子一宵挑灯夜战,十二双绣鞋只剩一双未沿鞋口了。此时她倒担心起哥哥来了,"一个人一夜建十二层宝塔,这岂不把他给累死,"她想着,忙扔下手中的针线,去看哥哥。只见黄花岭上浓云密布,电闪雷鸣,一棵棵大树被旋风连根拨起,在空中被闪电削成一条条柱梁,然后飞向州城。州城那边,鲁班站在空中指指点点,那飞来的木料依序叠成一层层宝塔......妹妹看得呆了,竟忘了自己的活还没有做完。忽然一阵鸡啼,风停了、云散了。妹妹忙往家中跑,谁知鲁班已在家中。妹妹红着脸说:"哥,我输了。"哥哥说:"不,是我输了,塔太重了,压得土地爷喘不过气来,被他打掉六层,只剩六层了"。

从这口碑看,老百姓把建塔的功记在鲁班身上了。其实想一想,也对,在中国民间鲁班原本就是能工巧匠的化身。

应县木塔价值 木德参天的神品(6)

红日与宝塔

一个美女,正因其美,身上必有许多捧美之物,譬如珠宝首饰、胭脂粉黛、华丽衣裙、名表香车......然而,美的逼真处、诱人处,却在其素面朝天时。

美人如此,任何美好之物岂非如此,木塔亦岂非如此。当岁月把披在木塔身上的政治功利、宗教光环、文化粉饰全都剥离去后,留在人们口碑中的不就是木艺,超常绝伦的木艺,神化了的木艺吗?木构技艺是应县木塔整体遗产之魂。

(完)

应县木塔价值 木德参天的神品(7)

李尔山

李尔山,1948年生,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曾任大同日报社总编辑、社长。长于文史,精于绘画。在文史方面有《缘槐小筑论稿》《缘槐小筑文稿》《缘槐小筑诗稿》《威严的彼岸》(五集)《天津名人旧居20所》等著述。绘画方面侧重于人物画,有《中国古代名将谱》《文曲百星图》《智慧星座35》《中国古代政治家肖像100》《近代中国大师100位》等,并以“黑宣金彩”画独树一帜,广受同行关注和藏家青睐。近年所创诗作《彦波来兮归去辞》《云冈歌行》;画作《大窟与高僧》《达摩八态图》《牡丹十二名品》《戊戌年》《超度》等,风行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