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资产常考点9原材料,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2022年初级会计实务必背知识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2022年初级会计实务必背知识点(2022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知识点预习18)

2022年初级会计实务必背知识点

第二章资产常考点9原材料

明确原材料的账户性质:资产类,借增,贷减,余额借

原材料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过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购半成品,以及不构成产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原材料具体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最终形成产成品的)

存货的核算既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法也可以采用计划成本法,接下来就用原材料为例,讲解一下两种方法从购进到发出所进行的账务处理:

(一)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法进行核算(只有在实际成本法下有在途物资这个科目,我们简称“实在”

1设置科目:在途物资、原材料

2购进原材料(根据原材料和发票账单到达企业时间不一致,分为四种情况)

情况一:料单同到

账务处理: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例题1:甲公司购入C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50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65000元,款项已用转账支票付讫,材料已验收入库。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

借:原材料 5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5000

贷:银行存款等565000

情况二:单到料未到

账务处理:入库前: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入库后: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例题2:甲公司采用汇兑结算方式购入F材料一批,发票及账单已收到,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2600元,材料尚未到达。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

入库前:借:在途物资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600

贷:银行存款22600

入库后:借:原材料20000

贷:在途物资20000

情况三:料到了单未到

月末,暂估入账,强调:只暂估价款,不暂估税款。

暂估入账: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

下月初,红字冲销:借:原材料(红字)

贷:应付账款(红字)

收到发票账单(与料单同到一样):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例题3:甲公司购入H材料一批,材料已验收入库,月末发票账单尚未收到也无法确定其实际成本,暂估价值为30000元。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暂估:借:原材料-H材料 30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30000

下月初,用红字冲销原暂估入账金额:

借:原材料-H材料 30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30000

上述购入的H材料于次月收到发票账单,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31000元,增值税税额为4030元,已用银行存款付讫。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H材料 3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030

贷:银行存款 35030

情况四:预付采购款一预到底的原则

账务处理:(1)预付货款时: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2)材料入库时: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

例题4: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根据与某钢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购销合同规定,为购买J材料向该钢厂预付100000元价款的80%,计80000元,已通过汇兑方式汇出。甲公司采用实际成本进项材料日常核算,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预付账款 80000

贷:银行存款 8000

收到该钢厂发运来的J材料,已验收入库。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3000元,所欠款项以银行存款付讫。甲公司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1)材料入库时:借:原材料-J材料1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000

贷:预付账款113000

(2)补付货款时:借:预付账款 33000

贷:银行存款 33000

3发出原材料(四种计价方法(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是可以变更的

情况一:生产经营领用原材料: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生产车间领用)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部门领用)

销售费用(销售部门领用)

在建工程(工程领用)

研发支出(研发无形资产)

贷:原材料

情况二:出售材料:账务处理(经常考的)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

情况三:发出委托外单位加工:账务处理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

(二)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1设置科目:材料采购、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

强调:购进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超值差);购进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节约差

计划价100-实际价110-超值差 10

计划价100-实际价100-无差异0

计划价100-实际价95-节约差-5

例题: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L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3000000元,增值税税额390000元,发票账单已收到,计划成本3200000元。材料已入库,款项用银行存款支付,该材料期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1000000元,成本差异为超支差30740元,乙公司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1)入库前(实际)

借:材料采购-L材料 3000000(实际)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90000

贷:银行存款 3390000

强调:在计划成本下不管材料是否入库,都假设未入库,都先通过“材料采购”科目核算。(通俗一点说不管入库前和入库后都要用材料采购这个桥梁账户)

计划成本3200000元

(2)入库后:

借:原材料-L材料 3200000(计划)

贷:材料采购-L材料 3000000(实际)

材料成本差异-L材料 200000(节约差)

若计划成本2800000元

借:原材料-L材料 2800000(计划)

材料成本差异-L材料 200000(超支差)

贷:材料采购-L材料 3000000(实际)

材料成本差异T形账户:借超支差;贷节约差。(一般会考文字性客观题)

(4)月末时,分配差异,将材料计划成本调为实际成本

差异率=总的差异额/总的计划成本

总的差异额=(期初结存存货差异额 本期购进存货差异额)/(期初结存存货计划成本 本期购进存货计划成本)

强调:差异额=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如果是节约差就写负数。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差异

差异=计划成本*差异率 推导过程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计划成本*差异率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差异率 计划成本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1 差异率)(结论要记住)

差异率要带符号:可能是超支正,节约负。

该材料期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1000000元,成本差异为超支差30740元,本期节约200000元。

本题差异率=(30740 -20000)/(1000000 3200000)=-4.03%

(3)发出时,假设生产车间领用2600000元,车间管理部门领用250000元,行政管理部门领用50000元(计划成本)

发出时:

借:生产成本 2495220(2600000*(1-4.03%))

制造费用 239925(250000*(1-4.03%))

管理费用 47985(50000*(1-4.03%))

材料成本差异 116870(发出时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在借方

贷:原材料 2900000(计划成本)

月末结存材料实际成本=(1000000 3200000-2900000)*(1-4.03%)=1247610元

发出材料形成的材料成本差异:借方节约差,贷方超值差。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有资产类账户的性质,如果余额在借方是超支差,余额在贷方是节约差。

2核算程序

入库前(实际成本)-入库后(计划成本)-发出(计划成本)-期末调整差异(把发出材料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一位爱学习的宝妈,2022年我们一起加油[比心][送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