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微信公众号略懂的小咖 作者:略懂的小咖

青云和腾讯云的区别(国民好云青云QingCloud降价背后的逻辑与思维)(1)

降价是门艺术,最终还是要靠技术。

运动鞋、牛仔裤、黑色冲锋衣,印有QingCloud字母的灰色双肩背包,看上去跟“后厂村特产”之一的码农并无二样的黄允松步履匆匆,他走向后厂村的某个共享单车成堆的停车点,扫码后,蹬上单车朝西二旗地铁站的方向骑去。

那是2017年初,一个多雪的冬天。

共享单车价格战打得正燃。也是在那个时候,青云QingCloud CEO黄允松宣布:2016年,青云QingCloud实现了千万级人民币的税后净利润。从公司成立到盈利,青云QingCloud用了3年半的时间;占据全球云计算市场半壁江山的亚马逊AWS运营了整整10年才实现盈利。

两年后的今天,北京还没有迎来初雪。

青云QingCloud开年伊始宣布全面下调云资源价格,最低价格低至0.94折。

腾讯云“一分钱”竞标事件余温尚存,阿里云不断扩张国内市场版图,华为云携生态强势入局,微软云和亚马逊云外来的和尚念着本土的经,百度云、京东云、金山云各显神通般地想要跻身第一梯队。

现实永远比剧本更精彩。如今,云计算市场就像是一出现实版《权力的游戏》,无论谁坐上王之宝座,维斯特洛大陆无一例外都将会是一片血海。

价格仍被视为最好的市场催化剂。云计算市场正处于“不害怕价格战,而更害怕没有价格战”的阶段,打价格战就意味着,市场还没固化,大家都有机会。然而,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就和能量守恒定律一样,总在一步步逼近临界值。当维斯特洛大陆上正杀得天昏地暗之时,能否如龙母丹妮莉丝路坦格利安一样,默默地孵化出巨龙?

将降价进行到底

企业级全栈云ICT服务商青云QingCloud宣布其公有云自2019年1月2日起进行新一轮资费下调,并推出全新主机及硬盘类型。

在云主机层面,面向个人或中小用户新推出基础性主机,兼顾了性能和成本。作为入门首选,基础性云主机合约价格低至按需价格1.1折起,热门机型1核2G 5年期预留合约更低至14.1元/月。针对企业级生产环境设计的高性能高可靠企业型云主机,也推出了更具吸引力的预留合约,合约最大折扣低至月价3折。此外,青云QingCloud对于硬盘也进行了升级、降价,给客户带来更优质的体验。基础性硬盘作为基础性主机的搭配选择,价格低至0.3元/GB/月,支持1-5年预留合约,合约最高折扣低至月价5折。SSD企业级硬盘作为企业级主机的系统盘或者数据盘使用,在提供更高的性能上限时,同时价格下降超20%,降至1元/GB/月(多副本)。

笔者注意到,这次降价后,企业型主机5年期的预留合约价格仅为按需价格的0.94折。

青云和腾讯云的区别(国民好云青云QingCloud降价背后的逻辑与思维)(2)

1954年,当原子能的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时,原子能委员会主席刘易斯·施特劳斯在美国的纽约市向很多科学题材作家预言:“不出意外的话,我们的孩子在家里享用的电价将便宜得可以忽略不计。”虽然,刘易斯的预言并没有成真,但是,便宜又便捷的“电”已经成为生活中空气和水一样存在的物质了。

1961年,一个晶体管的价格是10美元。两年之后,一个晶体管的价格降到了5美元。又过了两年,1965年4月,当戈登·摩尔在《电子学》杂志上发表摩尔定律时,晶体管的价格已经降到了2.5美元。到了1968年,晶体管的售价为1美元,7年之后,晶体管价格进一步降到10美分,再7年之后,只剩1美分。2010年以前,英特尔处理器芯片里每个晶体管的价格已经降至大约0.000015美分。电子制造业随着工艺演变,出货量的增加,单位成本得以降低。

在人类历史上,从来都没有哪种经济的主要投入要素像计算、存储和网络这样快速而长期地降价,而建立在这些科技因素基础之上的商品性能却在成倍提高。

云计算的出现,催生出网络存储、服务器计算资源租赁、商用软件包月使用、数据库、应用开发接口租用等等新的商业模式,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互联网行业创业者的成本,他们可以快速开发App,利用云计算公司的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服务,同时,公司也可以实现轻资产运作。

在过去的6年中,随着客户的增加和技术的更迭,青云QingCloud的公有云成本逐年下降。对于何时是降价的尽头,青云QingCloud运营副总裁林源表示:“不会停止,因为IT成本本身也会逐年下降,至少短期还看不到终点。IT像水电一样便捷与廉价的时候,价格也许会开始保持平稳。”

护城河与主航道

Gartner数据显示,全球公有云服务市场预计将在2019年增长17.33%,至2062亿美元,高于2018年的1758亿美元。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将成为市场增长最快的部分,预计2019年将增长27.6%,达到395亿美元。

2015年,青云QingCloud进入IDC中国公有云IaaS厂商评测主要参与者阵营;2017年,青云QingCloud连续两年入围Gartner《Market Guide for Cloud IaaS China 》(中国公有云IaaS厂商指南);Forrester发布《2018年中国全栈公有云开发平台Wave报告》中,青云QingCloud再次获评“卓越表现者”(Strong Performers)。

从市场份额上看,青云QingCloud目前还只是个微小的存在。但,青云QingCloud这些年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路,却在行业内不容被忽视。

自2013年上线以来,青云QingCloud坚持每年资费下调两次,作为一家独立云服务厂商,在“谈笑有大厂,往来无弱者”的云计算市场,青云QingCloud是中国云市场里第一家实现盈利的云服务商,也是全球云市场中最快实现盈利的云服务商。

盈利的重点在于如何平衡收入和支出,如何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高的收益。黄允松一直强调:“青云QingCloud每次降价无一例外都是因为技术和工艺的周期到了,我们的采购成本、运营成本降低了,没有别的原因。我永远保持公司毛利在低位,这是我的理念。只要成本降低,我一定会降价。”

黄允松将青云QingCloud长期以来坚持的战略概括——扩大战线,高筑门槛,全面破坏,彻底重建。

青云QingCloud的产品线非常长,不是简单的云计算,而是包括了超融合系统、软件定义存储、容器管理平台、SD-WAN智能广域网、数据库、云管平台、企业网盘等。而青云QingCloud涉足的这些领域都是技术性非常强的领域,以“公、私、混、托”全业务形态,实现一朵云、一套核心架构、完全一致的代码交付,可以看出,青云QingCloud在不断提升技术门槛。不破不立,青云通过纵向的IaaS、PaaS、应用平台、SD-WAN全栈能力,以及横向的分布式核心、集中式核心、混合模式的全模云能力,实现一体化的端到端交付。

青云和腾讯云的区别(国民好云青云QingCloud降价背后的逻辑与思维)(3)

从商业运营的角度,数字往往更能说明问题。青云QingCloud的公有云服务一共经历了11次资费下调;在全球拥有13个自营云服务数据中心,17个合作数据中心;覆盖全栈云ICT业务的九大品牌,涉及“公、私、混、托”全业务形态下的云服务租用、云平台建设、云架构咨询;企业级客户数超9万家。

不成魔不成活

摩尔定律依旧有效。云计算三大核心计算、存储、网络决定了云计算可以有规律地降价。所以,这个市场就出现了一个看似有些不可思议的定价方法——按照今后的售价来定如今的价格。

在云计算市场,就体现为预留计费模式。青云QingCloud在2016年 11月正式推出预留计费模式,有长期、稳定IT资源投入需求的用户,可以通过这种计费模式大幅降低IT成本。而这种预留计费的方式目前也被绝大多数云厂商所采用。

其实,这个较低价格刺激的新需求会促使产品的降价趋势更早到来,从而使得预期降价幅度比想象的更早出现。

2013年7月,青云公有云正式对外运营时,就已经实现了云服务按秒计费,而直到2017年AWS、阿里云等才开始纷纷推出按秒计费方式。作为全球首家按秒计费的云服务商,青云追求极致性价比的背后,除了技术和工艺周期到了,另一个让人疯魔的坚持就是——不断降低人的价值。

“我极度否定人在计算机和通讯世界中的价值,我同样否定人在经济活动中的价值。”黄允松一向以语不惊人死不休著称。

黄允松是忠实的奥地利学派拥护者。奥地利学派,是近代经济学中边际效用学派中的一个重要学派,这一学派主张边际效用价值论,认为一件东西要有价值,除了效用之外,还必须“稀少”。

在黄允松眼中,“技术”正好同时满足了“效用”与“稀少”。“进军云计算一定要有一技之长,只要有一技之长,你一定会在这个市场上占非常好的位置。”这样的“一技之长”是技术,也是技能——在某一行业有深刻见解,并且与合作伙伴一起推出行业云解决方案。“将用户从复杂的流程及底层技术中彻底解放出来。”

将技术的归云计算,将应用的归人类,人的价值在于提供创新的源泉,可以抽象出来的、重复的操作一律交给机器。

青云和腾讯云的区别(国民好云青云QingCloud降价背后的逻辑与思维)(4)

曾经,青云在业内的印象是:好用,但那是给“不差钱”的用户准备的。此次降价之后,青云同等类型资源的价格已经低于绝大多数云服务商。在青云看来,推“国民好云”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让更多用户以低价格体验到好用的云。

外卖千团大战,共享单车烧钱到凉凉,云计算市场血拼价格的终点依旧是巨头瓜分市场。只要摩尔定律依旧有效,云上的王之宝座就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来源:东北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