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聊斋:粉蝶娘子

承聊斋之志,谱静月新篇|颂古之情义,明今世德尚

古时候,白石村有个叫白老五的人。他父母生了五个儿子,前四个都夭折了。白老五虽然活了下来,可却是一个怪人,他从小不干正事,性格很是怪异。他父母去世后,为了生活,也只好种地过日子。

可是白老五很懒,他并不是一个上进的人,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喜欢养猪儿虫,他在屋后专门开辟了一个菜园,里面种满卷心菜,每回在地里看见生得漂亮的猪儿虫,就将虫捉回家,用卷心菜喂养。

这天,白老五到山里砍柴,在一棵巨大的灌木上,发现了一条巨大的猪儿虫,这猪儿虫约半尺来长,全身青绿外皮,还生着红黄两色花纹,非常萌人可爱。白老五大喜,如此好虫,正是他梦寐以求的。

聊斋故事绿衣女(故事新聊斋粉蝶娘子)(1)

他把猪儿虫捉在手里,那猪儿虫软绵绵的身子顺着他胳膊爬到肩上,一点也不害怕眼前这个人类。就这样,白老五得到了一条从未见过的巨型猪儿虫。

他找村里的王木匠,给猪儿虫做了一个类似小房子的虫巢屋,当成最心爱的宠物养在家中,还给他起名阿青。

每天干农活回家,白老五大部分时间都逗弄这个虫子,摘最好的卷心菜菜芯来喂它。阿青很能吃,也越长越大,三个月后就长到了尺余长。

每当阿青在他赤裸的皮肤上爬行时,白老五就觉得无比舒服。

后来,他晚上睡觉时,干脆将阿青的虫巢屋放到枕头边,将那阿青捉在他身上,等阿青在身上爬上一圈,他就安静的进入了梦乡。

阿青也极通人性,待他睡着后,就自己爬回虫屋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秋去冬来,天气开始变得寒冷,那猪儿虫虽然没有再长大,但身子变得有些晶莹起来,不久后,阿青在虫屋里吐出丝来,结成了一个比拳头还大的虫茧。

聊斋故事绿衣女(故事新聊斋粉蝶娘子)(2)

阿青没了,白老五再也找不到像这种神圣的异种,他也舍不得丢掉虫巢,他要等着,等到明年阿青破茧成蝶,飞向天空的一刻。

阿青的虫茧结成了一个月后,这天晚上,白老五做了一个梦。

他的屋中出现了一个身穿彩裙的女子,那女子也不说话,径直来到床边,宽衣解带,钻进了他的被窝。那女子的手指细嫩若葱,在他身上一点一点的滑过,就像以前阿青在他身上慢慢爬过的感觉。

白老三从未亲近过女子,身子颤抖起来,忍不住将她抱进怀里。

二人如鱼得水,无比欢好,做了夫妻之事。女子百般温柔,白老五享受了世间最大的欢乐。事后,他忍不住问女子是谁,可那女子总是笑而不答,她也不多停留,起身穿好彩衣,推开门走了出去。

白老三连声呼叫,可那女子只是咯咯欢笑着离开,道明夜再来。白老三急得浑身冒汗,突然醒来,却是南柯一梦。

聊斋故事绿衣女(故事新聊斋粉蝶娘子)(3)

此后,每天晚上,白老三都做同样的美梦。不管他怎么问那女子,她都不告诉他是谁。白老三虽有点失落,但夜夜有如此美梦,也无比欢乐。在梦里,他叫那女子为娘子,女子也称她为夫君,二人就和真夫妻一般。

冬去春来,天气渐渐变暖,阿青那个虫茧,也渐渐变成了黄褐色,似乎就要破开了。白老三也无比期待着,阿青化蝶后,会是怎么样的一只彩蝶呢?

化虫为蝶后,它还会认识自己吗?

这天阳光正好,白老三捧着虫巢屋来到了院子里。暧暧的太阳光照在虫茧上,那拳头大的虫茧,渐渐的振动起来,接着上面浮现出一道道彩光,将虫茧包住,显得神圣异常。白老三看得呆住了,心中激动又紧张,眼睛眨也不敢眨。

那团彩光猛一下闪烁,白老三不得不闭上眼。等他睁开眼时,发现前方的虫茧没了,飘浮着一个身穿三色长裙的女子,她无比美貌,不过只有尺许长短。

聊斋故事绿衣女(故事新聊斋粉蝶娘子)(4)

白老三一时间说不出话来,那女子怀里,竟然还抱着一个婴儿。女子落到地上,她与怀中的孩子见风即长,很快长至成人大小,那婴儿也变得与常人孩子无异。女子看着白老三,笑吟吟的说:夫君,你一点不认识我吗?

白老三一听这声音,身子激动的颤抖不停,这不是夜夜与他梦中相会的娘子吗?他哆哆嗦嗦的问:你真的是我娘子?

那彩裙女子笑着说:夫君,是我,我也是阿青,没有你的悉心照料,也没有我的今天。我是天上的粉蝶仙子,到世间历练,与夫君结下情缘。但这事儿却无法长久。如果上天知道了,你我都难逃一死。夫君,我夜夜与你梦中相会,其实那是真的,这个孩儿,是我们的孩子,夫君你快抱过去吧!

粉蝶说完,将那个乖巧的孩子递到了白老三怀里。

聊斋故事绿衣女(故事新聊斋粉蝶娘子)(5)

白老三激动得泪流满面,正想要拉着娘子进屋时。那粉蝶仙子背上生出一双七彩羽翅,轻轻一拍,就飞到了半空中。

阿青说:夫君,人世间的欢聚与分离,都有一定的定数。我不能呆在这里,马上要回到上界去,否则,你和孩儿都难逃厄运。夫君,永别了!你要照顾好孩子,他长大后,一定会很有出息的。

粉蝶笑着向白老三挥手,然后转身,向着九天之上飞去,很快消失不见。

白老三给儿子起名白起,后来成了赫赫有名的战将。但白起也不知道,她的母亲,其实是天界的粉蝶仙子。

申明:本文由静月斋原创(作者|阿飞),民间故事属虚构文学作品,目的是借古喻今、以故事明事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不得与封建迷信对号入座。图片源自网络,喜欢请关注小编。

静月斋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