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说书是流传于我国陕北地区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旧时的陕北说书都由盲人表演。解放前,陕北说书的艺人主要集中在榆林地区的绥德、米脂、子洲、清涧、横山各县,由于陕北说书艺人流动性很强,活动范围广,因此这种艺术形式也逐渐流传至陕北的其他地区。—陕北说书

陕北说书张俊功光棍难(韩启祥张俊功)(1)

被毛主席誉为“三弦战士”的盲说书艺人韩启祥

对于听惯了山东快书、天津快板、陕西快书、扬州琴书的人来说,陕北说书一定是一个新概念。但是从会意的角度去想象,大部分人还是能够拼凑出这个模糊概念的。

在旧社会,中国的穷人总是不在少数。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衣食无着,居无定所,到最后不得不妻离子散,背井离乡,寻找新的栖息之地安家。在流落的过程中,为了保住性命,他们不惜牺牲尊严,沦为乞丐,四处乞讨。当乞丐群体超过社会承受能力的时候,乞丐之间便开始了生存的竞争,为了讨到饭食,他们不得不比别人说得好听,要的巧妙。所以,一些乞丐便跟乡间艺人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技艺,比如吹笛拉弦、打板说书。陕北说书的雏形正是在这颠沛流离的社会人群中诞生的。

陕北说书艺人张俊功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个时期,陕北说书进入了没落阶段,一时几乎销声匿迹,使当地说书艺人颇为担忧和心疼。一直到七十年代初期,张俊功的出现,才让这种情况有了巨大的改观。张俊功从小患有眼病,导致一只眼睛失明,喜欢陕北说书的他拜师学艺,努力刻苦钻研技艺,终于让陕北说书在全国艺术届打了漂亮的翻身仗。他大胆的将传统的说书形式进行改革,将坐场说书改为走场,把一人单说改成多人合说。还破了不手女徒弟的规矩。改革后的陕北说书,人物角色分工更明确,乐器种类不断增多,演唱方式更加灵活,更为大家喜欢。可惜的是,这样一位改革大师也已在去年离我们而去,留下的是正在奋进发展的新时期的陕北说书和传承人的空缺职位。

今天,除了陕北的沟沟峁峁,陕北说书也已通过广播、电视、茶社等途径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了我们身边不再陌生的民间艺术形式。但愿这种来之不易的艺术能够一直昂首前行,永不没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