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礼山

《姥姥语录》这本书,是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倪萍写的,我很喜欢,读了许多遍。

小时候,她在姥姥身边长大。从姥姥的一言一行中,倪萍学到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和品德。

毫不夸张地说,对她品德影响最大的人就是姥姥。

有一技之长的人最容易成功(听不得逆耳之言)(1)

关于母爱,姥姥对她说:“实际上你妈是最疼你的,不一定背着抱着就是爱,不一定给口吃的喝的就是爱,你自己当妈了就知道了。”

关于讲话,姥姥告诉她:“说话是说给别人听的,给别人听的话就得先替别人想,人家愿不愿意听,听了难不难受、高不高兴。这一来二去,你的话就变了一半儿了。你看见人家脸上有个黑点,你不用直说,人家自己的脸,不比你更清楚吗?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你要真想说,你就先说自己脸上也有个黑点,人家听了心里就好受些了。”

关于助人和被人助,姥姥提醒她:“有一碗米给人家吃,自己饿着肚子,这叫帮人;一锅米你吃不了,给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帮你。

房子没有梁早晚得塌了,人要是没人帮着,你有多大能耐也活不起呀!”

关于如何度过一生,姥姥教导她:“日子就得靠自己的双脚走,你看谁能帮你搬着你的腿走路?你爹、你妈也不能。大道走,小道也得走,走不通的路就得拐个弯,拐个弯也不是什么坏事,弯道走多了,再上直道就走快乐了。走累了就歇会,只要你知道上哪去,去干嘛,道就不白走。人活一辈子就是往前走,你不走就死在半道儿上,你为么不好好走呢?”

关于财富,姥姥的观点是:“多么富裕都没有年轻富裕啊。年轻的富裕就是胳膊是胳膊,腿是腿。年龄大了富裕管个啥?眼也花了,牙也酥了,浑身都穷了。”

关于读书的价值,姥姥的看法是:“二十几块钱买个啥?买个吃的会一会儿就吃完了,买本书吃一辈子。好的书下一辈子又接着吃,上算。”

关于快乐和幸福,姥姥这样说:“小时候觉得柿子好吃,是因为从开花你就盼着它成熟。这个过程是一天天地盼。而今十块钱买一堆,谁会觉得柿子好吃啊…”

有一技之长的人最容易成功(听不得逆耳之言)(2)

姥姥并非哲学家,却懂得人生哲学;并非硕士博士,但文化程度蛮高。在姥姥面前,一些父母感到汗颜羞愧。该怎样教育孩子,他们不知道,也不去思考。生活上,溺爱娇惯孩子;学习上,强迫苛求孩子。

只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不在乎孩子的道德情操。

“除了读书,你啥也别做;除了答题,你啥也别想,”是他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结果,直到孩子上了大学,依然是非不分,荣耻不辨,蝇营狗苟,投机取巧,只问为什么,不问凭什么。

一个学生英语底子薄,又不努力学,恳求老师批阅试卷时手下留情。老师说:“这不可能,也不应该。要想考得好,必须下苦功。老师弄虚作假,天理不容。”

遭到老师严词拒绝,学生便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学生的作业,一拖再拖,老师批评:“今天能做的,不要推到明天。能力欠缺可以谅解,态度错误宽容不得,期末考试一律扣分。”

老师这一番话,学生听了非常生气。那个管你最严的老师,爱你最深;那些批评你的人,是你生命中的贵人。

有个开服装店的朋友告诉我,到他店里来的顾客,如果是挑挑拣拣的,那一定要好好招呼,最后常常会成交;而那些进了店门不说毛病只说好话的顾客,成交的可能最小。因为只有想买衣服的,才会更加关注挂在衣架上的衣服,把它当做自己的衣服看待,自然要挑肥拣瘦,吹毛求疵,横挑鼻子竖挑眼,寻找不合适的地方。而那些随便逛逛的人,和店里的衣服没有什么关系,并不会特别关注衣服的毛病。那位店主告诉我:“嫌货的才是真买家。”

你听听,这句话多么有哲理。中国有句古语“爱之愈深,责之愈切”,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父母因为爱你,盼望你成人,就会关注你的一言一行,看到缺点,马上会给你指出来;老师因为关注你,希望你成材,就会注意你的一举一动,发现错误,就想让你赶紧改正。

有一技之长的人最容易成功(听不得逆耳之言)(3)

这个世界上只有三种人愿意管你:父母、老师和警察。也只有三个地方最适合管你:家庭、学校和监狱。我还要告诉你另一句话,随着你年龄的增长,你听到的批评会越来越少,那些善意的批评最终也会离你而去。

一个人,一生中,能听到批评的时间并不长。

有一位叫李剑的大学老师在大学课堂上讲一门叫建筑文化概论的课。在课堂上,李剑只不过说了一句“日本人精益求精”的话,一位学生就坐不住了,好像这句话挖了他的祖坟一样。他拍桌子骂娘并在课后举报了自己的老师,说他在课堂上有“不当言论”。简直和老师有什么不共戴天之仇一样。

我就纳闷了,这“日本人精益求精”这句话,有什么说不得的?是违背公序良俗了,还是违法犯罪了,还是践踏道德底线了?高校老师连一句“日本人精益求精”这句话都不能说了吗?

日本从二战后挨了两颗原子弹的废墟,成长为世界上排名前列的发达国家,护照认可度全球前几名,贡献了世界闻名的任天堂,索尼,松下,日立,丰田等知名企业,说日本人精益求精这句话,有什么不对的,又有哪里说不得?

反感“日本人精益求精”这句话的人,为什么不回家把家里的日货都给扔了。也别吃什么方便面,别唱卡拉OK,烧菜别放味精,别扫二维码了,因为这些东西,都是日本人发明的!

连一句“日本人精益求精”这句话都容不下的学生,脑子太狭隘了,我觉得,根本不应该去上什么大学,应该回炉重造,恶补下常识,学习下什么叫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而一句说“日本人精益求精”的老师都容不下的所谓大学,根本没有什么独立思想,自由精神,也不配被称为是大学!

有一技之长的人最容易成功(听不得逆耳之言)(4)

如今,老师课堂上讲什么不讲什么,要符合学生的愿望,要看学生的脸色。学生喜欢的,哪怕违背情理,也可以讲;学生讨厌的,即便是无价之宝,也禁止开口。学生是上帝,老师沦为服务员。

上课期间,老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会触碰所谓的“雷区”。在如此环境中,谈何职业幸福感?

“金字塔的建造者,绝不会是奴隶,定是一批欢快的自由人。”1560年,瑞士钟表匠布克在游览金字塔时,如此断言。很长的时间,他的这个推论都被当作一个笑料。

布克大胆推断:“金字塔这么浩大的工程,被建造得那么精细,各个环节被衔接得那么天衣无缝,建造者必定是一批怀有虔诚之心的自由人。如果是一群有懈怠行为和对抗思想的奴隶,绝不可能让金字塔的巨石之间连一片小小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从原始的茅草屋,到辉煌的大教堂,无不都是用一片赤诚之心搭建出来的。因为建筑很实际,如不用心建造,不可能经得住长年的风吹日晒、雨打浊蚀。而奴隶则普遍存在应付了事、得过且过的心态,这种心态下建造的东西一定是豆腐渣工程,时间会自然且迅速地将它们全部推倒。父母溺爱孩子,天性使然。可怕的是,学校溺爱学生。只要不跳楼,能妥协的尽量妥协,能纵容的一定纵容。

有一技之长的人最容易成功(听不得逆耳之言)(5)

跪着的老师,教不出顶天立地的学生。听不得逆耳之言的学生,不可能成为杰出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