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年,葡萄牙接到最后通牒。

几个世纪以来,英国、法国和荷兰一直在蚕食葡萄牙残存的皇权。

此时,随着19世纪进入最后十年,英国更是向其发出最后通牒,要求里斯本放弃“粉色地图计划”。

该计划声称对仅存的两个非洲殖民地安哥拉和莫桑比克之间的土地拥有主权,因为英国宣称这片土地归自己所有。

葡萄牙帝国崛起路线(弹丸之地葡萄牙)(1)

粉色地图计划

这场外交冲突最终在葡萄牙引发重大的社会和政治变革,并对这个曾经被誉为全球最强大的帝国给予致命一击。

葡萄牙对此早已司空见惯,它自17世纪起便感受到帝国的财富正在遭受欧洲竞争对手的多方攻击,后者觊觎其遍布非洲、亚洲、太平洋和美洲的领土,渴望在财富与权力方面分得一杯羹。

特别是在18世纪和19世纪,随着荷兰和英国在利润丰厚的印度贸易路线上占得更大份额,同时侵占了葡萄牙在印度各地的商栈,葡萄牙帝国开始衰落,甚至解体。

曾在征服世界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葡萄牙帝国,正不情愿地沦为全球舞台上的小角色。

“萤火虫全球史系列031”

《影响世界走向的24个帝国》

[英] 凯瑟琳·马什编 著

定价:68.00

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2

葡萄牙在15世纪初开始对外扩张时,尚非一个大国。

1415年8月,野心勃勃的国王约翰一世携三个儿子突袭了北非城市休达。那里紧邻欧洲,作为重要商埠,战略意义重大。

虽然在征服休达伊始,葡萄牙王室一度不知该如何处置,但很快约翰之子亨利便将其作为沿非洲海岸探险的起点。

葡萄牙帝国崛起路线(弹丸之地葡萄牙)(2)

18世纪葡萄牙瓷砖艺术描绘了1415年占领摩洛哥的休达时的场景

亨利与其他人一样,希望借此扩大视野,但作为皇室主要成员,他同样明白葡萄牙急需且渴望借助扩大贸易提高世界地位。

葡萄牙对外扩张的主要动力源自开展香料和糖等利润丰厚的贸易,此前其他欧洲大国已通过中东贸易路线获利。

葡萄牙急需另辟蹊径,涉足这场贸易。

葡萄牙帝国崛起路线(弹丸之地葡萄牙)(3)

葡萄牙王子、“航海者亨利”资助的航海事业一直被视为欧洲全球扩张时代的基石

幸运的是,1434年亨利的一名水手吉尔·埃阿尼什首次成功驶过非洲西海岸神秘的博哈多尔角。

亨利也大力推动航海事业的发展,不仅因此赢得了“航海家亨利”的美誉,而且对包括制造更快更轻的“轻快帆船”等航海技术新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于是,一个地理大发现的时代骤然到来。

“萤火虫全球史系列031”

《影响世界走向的24个帝国》

[英] 凯瑟琳·马什编 著

定价:68.00

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2

随后,来自葡萄牙本土的探险队相继涌入非洲,沿着海岸一面不断建立定居点,一面向南推进。

同时,他们也向西航行,在1462年发现非洲海岸附近的佛得角群岛并定居下来。这里后来成为跨大西洋奴隶贩卖的主要据点。

大约同一时期,葡萄牙早期征服的马德拉群岛已经开始在利润丰厚的糖贸易中占据重要份额,而其另一处领地——位于大西洋中部的亚速尔群岛也通过种植小麦创造了利润。

至1488年巴托洛梅乌·迪亚士发现并绕过好望角,揭开欧亚贸易大幕之际,葡萄牙已在非洲海岸建立起军事据点和商栈网络,从事着从黄金到奴隶的各种贸易。

葡萄牙帝国崛起路线(弹丸之地葡萄牙)(4)

探索发现时代标准葡萄牙卡拉维尔帆船

但葡萄牙更加渴望在印度群岛建立基地。

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492年为西班牙国王完成探索之旅凯旋而归之际,葡萄牙国王担心西班牙将捷足先登。

于是,葡、西两国于1494年签订了《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将欧洲以外的世界以一条位于佛得角群岛以西370里格附近的假想分界线一分为二。

葡萄牙帝国崛起路线(弹丸之地葡萄牙)(5)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探索路线

随后数年间,葡萄牙加快南下的步伐,试图战胜竞争对手,更早到达印度。

1497年7月8日,瓦斯科·达·伽马驾驶圣加布里埃尔号船从葡萄牙启程,同年年末驶过好望角。

1498年5月20日,达·伽马在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卡利卡特登陆,成为首位航行到达印度的欧洲人。

葡萄牙帝国崛起路线(弹丸之地葡萄牙)(6)

瓦斯科·达·伽马

这一成就不仅给他个人带来巨大荣耀,也使葡萄牙帝国长久以来渴望开通葡印贸易路线的夙愿成为现实,从而步入最为辉煌的时代。

数年间,葡萄牙各地遍修港口,胡椒和肉桂等商品贸易蓬勃发展。

与此同时,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率葡萄牙舰队于1500年抵达南美洲东海岸。他在登陆后发现这块土地上长满了“巴西”木,于是以此命名了这片新领地。

葡萄牙这个仅百年前才开始寻求扩张的小王国,此时已控制了庞大的贸易航线网络,享受着巨大的财富,构筑起庞大的帝国。

葡萄牙帝国崛起路线(弹丸之地葡萄牙)(7)

达·伽马的远征帮助葡萄牙与印度及东方建立了贸易关系

1502年,葡萄牙进一步创设许可证制度,保护拥有许可证的船只免受对手和海盗的袭击。此时,葡萄牙对扩张的兴趣业已超越对贸易和货币本身。

虽然葡萄牙早期进军外国水域的行为大多出于其他不太重要的动机,但伴随本国在世界舞台不断展示实力,对外扩张被赋予愈发重要的意义。

此外,葡萄牙也希望获得更大的殖民地并直接进行管理。这一切在葡萄牙维护在印度的势力时得到统一。

葡萄牙帝国崛起路线(弹丸之地葡萄牙)(8)

一位艺术家描绘的葡萄牙舰队启航图,人群和国王若昂二世正和船员挥手告别

1506年,阿方索·德·阿尔伯克基帮助葡萄牙征服了红海入口,并开始封锁印度洋,以维护葡萄牙在印度的垄断地位。

这虽然引发了奥斯曼帝国与葡萄牙的冲突,并升级为战争,但阿尔伯克基取得了多场著名的胜利。

1509年,阿尔伯克基出任葡萄牙驻印度总督,在随后的两年内为帝国占领了果阿和马六甲,并成立了探险队前往印度尼西亚,至1512年又占领了帝汶岛。

不久之后,葡萄牙人首次闯入中国,但征途很快陷入混乱,只能撤退。

然而,葡萄牙帝国成为首个与中国和日本建立商贸关系的欧洲大国,其影响力也在随后数年间得到进一步扩大。

葡萄牙帝国崛起路线(弹丸之地葡萄牙)(9)

日本浮世绘上,乘坐中国式商船的葡萄牙人

在16世纪初的一段时间里,葡萄牙帝国几乎所向披靡。

它不仅征服了波斯湾和整个印度,而且经过与主要竞争对手西班牙的一系列战斗后占领了摩鹿加群岛。

至16世纪中叶,葡萄牙控制了欧亚之间以及包括印度和非洲大部分地区在内的贸易路线。

葡萄牙帝国崛起路线(弹丸之地葡萄牙)(10)

葡萄牙人忙于占领印度的部分地区和沿海贸易通道,忽视了巴西的存在。但至16世纪中叶那里已成为探险和定居的中心

帝国使国王愈发富有,但伴随16世纪的消逝也使其变得脆弱。

1580年葡萄牙王位空虚,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趁虚而入,继承大统。他虽拥有继承王位的权利,但并无足够的力量打败对手。

于是,在1581年正式成为葡萄牙国王后,他便整合葡、西两国组建联盟。

其间,葡萄牙可以在许多方面保留自治权,且能够利用西班牙的贸易路线获得利益,但这也使其成为西班牙敌人的攻击目标。

葡萄牙帝国崛起路线(弹丸之地葡萄牙)(11)

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成为葡萄牙国王,至少名义上扩大了在世界各地的势力范围

同年,过去归腓力二世所有的部分荷兰领土经过多年的抗争终于赢得独立,于是荷兰商人们也开始涉足两个世纪以来为葡萄牙帝国带来巨大财富的航海贸易。

面对荷兰强力开通连接亚洲特别是印度的贸易路线,葡萄牙选择于1602年对其发动战争。

与此同时,英国也在侵占葡萄牙的利益。不过,巴西在17世纪末发现了黄金,这为帝国带来了新的财富。

但巴西的繁荣局面促使其转向独立,而里斯本则相继发生灾难,如1755年的地震和海啸,夺走了数十万人的生命。

葡萄牙帝国崛起路线(弹丸之地葡萄牙)(12)

葡萄牙皇权面临来自欧洲邻国的挑战。至18世纪荷兰商船常驶入葡属水域和港口

至19世纪初,伴随拿破仑的崛起,葡萄牙皇权进一步受到损害。至19世纪中叶,巴西宣布独立后,帝国只能集中力量维护其在非洲的势力范围。

为了重振在世界舞台上的卓越地位,葡萄牙试图在非洲建立更大的殖民地。

于是,这便有了开篇所述其在19世纪80年代提出的“粉色地图计划”——试图将拥有的土地连接起来,从而在非洲大陆中部建立属于帝国的狭长地带。

然而,葡萄牙政府已无力应对反对势力,只得向英国让步。

葡萄牙帝国崛起路线(弹丸之地葡萄牙)(13)

1820年葡萄牙爆发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波尔图起义,起义后,葡萄牙宣布在里斯本建立制宪会议

如果说1890年英国的最后通牒有效地结束了葡萄牙的殖民扩张势头,那么20世纪爆发的独立运动则撕掉了皇权仅存的“颜面”。

虽然安东尼奥·德·奥利维拉·萨拉查政权不愿放弃殖民地,将其更名为海外省份,但最终仍无力阻止其走向独立。

果阿这颗皇冠上的宝石于20世纪60年代被印度夺走,而贝宁亦获得独立。

摇摇欲坠的萨拉查政权已无力挽回局面,葡萄牙在非洲余下的领地也纷纷实现了非殖民化。

“萤火虫全球史系列031”

《影响世界走向的24个帝国》

[英] 凯瑟琳·马什编 著

定价:68.00

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