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意点开任何一款社交软件,它都会如同世外高人一般,给你指出一条避世之路——

泰国养老。

每逢季末,你颤颤巍巍给房东转去每月的4600元房租,却只获得在4环边上的一间自如次卧,而选择定居在泰国的同龄年轻人,却正在每月1600元人民币租金的大公寓里,开起了泳池派对。

夜深人静,你左手拆开莲花清瘟,右手端起电解质水,看着短视频里十分惬意的泰国夕阳、海滩,看着永远逛不够的便宜夜市。

而视频里的那个他,正搂着泰国姑娘轻松随意的吸食着50泰铢一盘的花螺。

你不得不承认,你多多少少有些酸了。

不论是讲赴泰养老的「王仪在泰国」,还是短视频平台上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泰国吃播,甚至是我那个拿到精英签去苏梅岛定居的前同事,都会告诉你在泰国过上神仙般的日子,简单到只需换个观念即可。

想去泰国养老怎么去,需要什么条件?(那些30岁去泰国养老的年轻人)(1)

相比「泰国养老」,都市里孤苦无依的漂泊生活,则显得毫无品质和格调可言。

如我国黑龙江的城市鹤岗一般,泰国,正在成为都市年轻人逃离现实的新乌托邦。

在越来越卷不动的当下,泰国真的适合年轻人去躺平、提前养老吗?选择一种「躺平在别处」的生活,是否就真如向往中美好?

想去泰国养老怎么去,需要什么条件?(那些30岁去泰国养老的年轻人)(2)

「泰国养老有多爽?」

这个问题简单到社交媒体的搜索栏都能给你一个答案:不论是去养老、度假、留学还是做生意,四面佛垂目之下的泰国,似乎是一个不二之选。

说起泰国养老签的火爆起源,最初是在欧美。毕竟那些头发花白的穷老外们,至少在享受生活方面从来不骗人,他们在暮年之时群聚芭提雅和苏梅岛,可不是仅仅为了看看异国的沙滩。

他们要的是快乐,是享受,是与泰国「黑珍珠」们的性爱和荷尔蒙的再生。

吃着几乎全球最便宜的海鲜盛宴,感受着热带雨林气候下的阳光沙滩,他们早已忘却那来自伦敦的湿冷、纽约的拥挤又或是西伯利亚的寒流与贫瘠。

对他们而言,如今已经合法的各式火麻食品和饮料诱人异常,而红灯区的夜店里,不论是「人妖」还是货真价实的美女都应有尽有,人生的第二春也不过如此。

尽管泰国的色情业在明面上已归为非法,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泰国的色情业至今仍然十分发达——色情业作为泰国的一大标签,正吸引着全球各地的男人。

据统计,色情业所带来的收入常年占据泰国GDP总量的3%—10%,而相关从业人员总数更是超过了290万人,尤其是芭提雅,更是东南亚无出其右的「性爱之都」。

想去泰国养老怎么去,需要什么条件?(那些30岁去泰国养老的年轻人)(3)

仅仅常规体验,就有3000铢的「马杀鸡」、10000铢的「短租妻」,各种各样的禁忌甚至猎奇的表演也应有尽有,其刺激程度堪比拉斯维加斯。

人性的弱点,早已完全被这个表面上的「黄袍佛国」所拿捏。通过互联网的滤镜的映射,泰国生活逐渐开始等同于缓慢的生活节奏、温暖的气候、丰富的物产。

最重要的是,泰国还有那种无限自由、轻松活跃的生活氛围。

若两性之间那点事不能吸引你,泰国作为一个正经的旅游大国,也是吃货的第二故乡。

泰国给人印象极深的一点,首先遍地俯拾即是的7-11便利店。这些深入泰国大街小巷的7-11不仅24小时营业,商品品类也较之国内的7-11丰富,价格也更低。寻找「7-11宝藏吃法」,也是社交媒体上与泰国生活紧密相关的巨大话题。

想去泰国养老怎么去,需要什么条件?(那些30岁去泰国养老的年轻人)(4)

当然,占据泰国食物最重要地位的还是廉价海鲜:180泰铢一条的大龙虾、130泰铢一公斤的皮皮虾、50泰铢一盘的大螃蟹…用尽全力折腾一顿海鲜大餐的全部花销,也合不出多少个人民币。

各式平价泰餐也足够美味,足够满足你对美食的好奇心。

于是,毫不意外的,泰国吃播也正在成为一种「流量密码」。

不同于印度吃播「干净又卫生」的猎奇画风,泰国吃播中常出现的各种大小集市、大排档,除了能源源不断地产出独具特色的当地美食,更展示着许多当地普通人乐天悠然的生活状态。

想去泰国养老怎么去,需要什么条件?(那些30岁去泰国养老的年轻人)(5)

想去泰国养老怎么去,需要什么条件?(那些30岁去泰国养老的年轻人)(6)

如今的泰国也正逐步成为自媒体从业者的福地。而自媒体,也正在成为无数年轻人梦想的职业选择。

新华网对95后就业观的调研显示:54%的95后,直接表明自己最向往的新兴职业是「主播、网红」,这是一个在年轻人眼中可以躺着赚钱的行业。

灵活的工作时间、低廉的生活成本、环境隔阂造成的信息差等等自媒体创作要素,泰国都能给你。不论是美食还是猎奇,是龙虾烹饪技术还是降头术揭秘,泰国的创作素材,更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于是,在泰国这一兼具佛性与人性的国度,就有了「王仪在泰国」在镜头下一人独居、自食其力的逍遥自在,也有「ByancaG」这样富裕甜蜜的恋爱度假日常,以及「yoko是豆豆」这样朴素又阳光的穷游经历。

想去泰国养老怎么去,需要什么条件?(那些30岁去泰国养老的年轻人)(7)

不仅休闲娱乐,泰国作为出国留学的良好跳板,遍布各地的国际学校,也吸引着许多中产家庭前来读书:

不仅几万到十几万一年的学费远远低于欧美学校的要价,在学习环境上也没有国内那么追求「鸡娃」,更没有为了高考分数线带来的无尽压抑。

虽然你也怀疑过,这些都是真的吗?

也曾猜测在泰国「躺平」过慢生活的他们,不过是穷有穷的办法,富也有富的活法罢了,但看到屏幕中人们普遍乐观的情绪,说不曾心生羡慕,也肯定是一句假话。

从数据上来看,泰国博主们似乎也并没有说谎:

根据知名城市消费水平指数平台Numbeo统计,在泰国首府曼谷,如果撇开房租,四口之家每月的费用大致为75,341.68泰铢(约合人民币1.5万元),而单身人士每月的生活费则大致为21,061.00泰铢(约合人民币4千元),如果你是一个异常勤俭持家的狠人,估计还能花更少。

闲着没事儿,还能感受下亚洲象栖息地的自然风光、充满了泰国风情的金碧辉煌的泰国佛寺、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各色集市,又或是探访更多的都市奇谭。

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泰国都有着聊不完的话题,即使简单扒一扒佛牌的讲究,也能妥妥占领流量高地。

越来越多的人放声高呼:「扛不住了就去泰国躺平!」

想去泰国养老怎么去,需要什么条件?(那些30岁去泰国养老的年轻人)(8)

旅泰博主们的神仙日子背后,实则是大部分为之躁动的年轻人难得看清的海市蜃楼。除了那些岁月静好的生活碎片,也别忘记泰国旅游胜地的另一面:犯罪天堂。

别光顾着嘲笑相信缅北高薪工作却被骗去电诈园区的人,不论是缅甸北部还是柬埔寨西港,警方清扫之后跑路的犯罪分子们早就订好了前往泰国的船票。

看似新奇无害的火麻冰激凌背后,是越织越密的毒品贩卖网络和跨国犯罪的天堂。

想去泰国养老怎么去,需要什么条件?(那些30岁去泰国养老的年轻人)(9)

注:火麻不同于我们说的毒品大麻,且泰国政府准许火麻在部分食品、饮料中使用

单说电信诈骗,就不是一个小「生意」。

光是泰国警方就会时常会发布一些消息,表明在中国驻泰大使馆委托下又抓捕了多少电诈分子,捣毁过多少诈骗团伙。

电诈案往往涉案金额也不低。例如今年一月,仅是中、泰两国警方多部门联合在曼谷等地抓获的一个10人团伙,每月犯罪金额就超过1亿铢(约2000万元人民币),类似这样的团团伙伙们,在泰国或许要数以万计。

此外,像此前一些华人游客在泰国的不幸遭遇,也曾带出不少涉及中、缅、泰等多国的灰色产业:贩毒、走私、拐卖人口、电信诈骗应有尽有。

一些傻白甜自以为找到了东南亚情郎,实际上,一入境便被卖到卖淫窟或诈骗园区的事情也不算少见。

众所周知,东南亚是世界人肉集市的中转站,而泰国一直是世界上最猖狂的人口贩卖和妓女出口地之一。

人口贩运现已成为仅次于毒品和武器走私的全球第三大地下贸易,而且已成为组织分工细腻的国际犯罪。(2005年,根据国际刑警组织报告)在泰国来来去去的是世界各地的买主,挥之不去的,是无尽的血泪与暴力。那些进场还要安检的夜店则更像个宝宝巴士,只是泰国作为旅游国家面向旅客的展示面而已。

真实的一面是那些被迫作「人妖」谋生的男人、男女童妓、地下拳场等等,折射着当下泰国的许多社会问题。

看似美艳的「人妖」,许多来自穷苦家庭,站上舞台也并非全凭自愿。

自小服用的雌激素在给「人妖」带来表面的女性特征同时,也深深折磨着他们的身心,乃至缩短了他们的寿命。而陷入风月场、地下拳场的儿童们也是同样,无力承担命运摊派给他们的开销,只得走入自我物化的歧路。

在这一点上,其他的东南亚国家也有着相同的特点:A面是旅游天堂,B面则是跨国犯罪之都。

众多的新老港片里,大佬们跑路的尽头,往往也在东南亚。

总而言之,泰国的天有时候也并没有那么蓝,海水也没有看起来那么清。想要放下如今所谓的内卷生活去异国他乡真正躺平,也并不容易。

想去泰国养老怎么去,需要什么条件?(那些30岁去泰国养老的年轻人)(10)

根据国家统计局编著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2》,2021年我国初婚人数为1157.8万,比上一年减少70.8万人,达到了1985年以来的新低。而如今的中国单身青年男女,也约莫达到了2.4亿,几乎要超过美国人的总数。

也就是说:我国暂时不婚不育的独居青年越来越多了。这个趋势也倒映出年轻人正在想着过上一种低欲望、省钱、从人生内卷中激流勇退的生活。

几年前,鹤岗房价的话题在互联网爆红,很多年轻人萌生了逃离北上广,去「国境之北」重铸生活的美梦;如今,「去泰国提前养老」,又成为了实现躺平生活的另一个捷径。

想去泰国养老怎么去,需要什么条件?(那些30岁去泰国养老的年轻人)(11)

去年冬天,我们常常聊起鹤岗这座失落的煤城。与大城市动辄10万每平米的超高房价相比,鹤岗4.5万一套房的超低房价,不断撩拨着年轻人的神经,这背后,则是整座城市在资源枯竭后深深烙印的沉沉暮气。

今年冬天,我们开始谈论起去泰国养老,「王仪」们逍遥自在的退休或度假生活能爆火,正因为他们的内容创作给这些独自生活的年轻人提供了一种可以向往并自由做梦的模板。

正如那些在鹤岗跟风买房,今年又卖房逃离的人一样。放弃梦想,选择去鹤岗或者泰国躺平,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当代年轻人而言,实际上很难真正下定决心,选择坦然接受。

向往他乡的呼声,也说明正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追寻摆脱精神内耗的方法。

去别处躺平,难的不是心动,而是我们心动后是否能够付诸实践。「情绪流感」一般在年轻群体中蔓延的「躺平」思潮,也越来越成为某种渐驱主流的心态。

养家糊口的压力,对35岁裁员毕业的恐惧,催生出人们「996」加班的风气;另一方面,对忠义孝悌的传统道德的追求,也推动着我们勤勉奋进,跟上前代人的匆匆步履,给后辈的人们栽树铺路。

这是深植于中国人心中的温柔,也是涂满中国人心中的底色。

对乌托邦生活的向往、对鹤岗和泰国的热捧,实则体现的是年轻人与现实对冲的焦虑,这种焦虑的情绪,又反过来,成为了贩卖焦虑者敛财的抓手。

与其说年轻人失去了奋斗的心,选择「躺平」,不如说是年轻人逐渐被生活的熨斗「熨平」了,熨得没了脾气和冲劲儿。

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治疗精神内耗,「躺平在别处」如果付诸实践,也未必如想象中那般美好,这场美梦还是别太早刺破为好。

想去泰国养老怎么去,需要什么条件?(那些30岁去泰国养老的年轻人)(12)

泰国也好,鹤岗也罢,占领流量高地的「外面的世界」,从本质上映射出的还是我们心底对轻松惬意的生活想象。

但无奈「成由勤俭,败由奢」,人一旦选择轻松惬意,也就选择了远离我们生活的根基,走入无依之地。

人生哪有那么多轻松惬意,想要提升生活品质,最值得依赖的方式依然是凭借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这个道理哪怕是一个小孩子都不难弄懂。如果有的选,去别处生活、躺平、养老,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年轻人的最佳选择。

但如果没得选,又到底是哪里出错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