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

那年,多少位中华儿女

唱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踏上了前往异乡的征程

“待我回家,这祖国的大好河山

我要坐着飞机,坐着火车

看个遍、看个够”

可战争远比想象中惨烈

据统计,197653名中华儿女

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

永远沉睡在异乡的土地

“我回不去了

你代我回家看看”

时光流转,岁月荏苒

自2014年起

中韩双方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

每年进行一次常态化交接

专机运送、伴飞护航、国旗盖棺

......

一个个家庭终于团圆

一个个名字终于清晰

一缕缕忠魂终于归国

敬爱的志愿军烈士们

让我们,带您回家

无论身在何方国旗都能带你回家吗(假如这天我盖着国旗回来)(1)

谜一样的父亲

志愿军烈士展志忠离家时

他的儿子——展超明、展超玉

还是两个懵懂孩童

因为年龄太小

两人对父亲的印象

早已模糊不清

年幼的展超明曾天真地问母亲

“父亲去哪了”

可总是只有一句简单的回答

“去当兵了”

无论身在何方国旗都能带你回家吗(假如这天我盖着国旗回来)(2)

展志忠烈士的儿子展超明在接受记者采访

家里曾收到一封

父亲到达朝鲜时寄来的书信

信里他对妻子说

“好好照顾家

照顾好两个孩子”

这是父亲离家后的第一封书信

也是唯一一封

一家人等啊,等啊

却等来了一纸烈士证明

和展志忠牺牲的消息

后来,展志忠的妻子

独自一人拉扯两个孩子长大

据展超明回忆

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

母亲咬着牙挺过一个又一个困难

只是一提及父亲

母亲就会流泪

他和弟弟也跟着流泪

无论身在何方国旗都能带你回家吗(假如这天我盖着国旗回来)(3)

展志忠烈士的烈士证明书

“家里人也想过去找

但不知道他在哪里

也不知道怎么找”

直到2005年母亲去世

她都没等来丈夫归来

2021年,兄弟二人突然收到消息

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

烈士遗骸遗物中

找到了刻有“展志忠”的印章

但仍需要进一步进行DNA比对

无论身在何方国旗都能带你回家吗(假如这天我盖着国旗回来)(4)

无论身在何方国旗都能带你回家吗(假如这天我盖着国旗回来)(5)

烈士展志忠印章照片

兄弟二人手握着手激动不已

一刻不敢耽搁

跋涉20多公里到镇政府完成了采血

经过比对,最终确认

展志忠烈士的身份和亲缘关系

那一刻,年逾古稀的展超明有些恍惚

但随即泣不成声

离家几十年的父亲

终于要回家了

无论身在何方国旗都能带你回家吗(假如这天我盖着国旗回来)(6)

展志忠烈士的遗物

2021年9月

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

烈士遗骸回国

展超明兄弟二人因为身体原因

无法亲临现场

展志忠烈士的孙子展保成

曾孙展启祥赶赴沈阳

参加遗骸安葬仪式

临走前,展超明嘱托两个后辈

带上一捧家乡的泥土

让父亲能感受到家乡的气息

安心归来

无论身在何方国旗都能带你回家吗(假如这天我盖着国旗回来)(7)

各部门联动,只为助力团圆

“喂,你好

我们这里有一项

为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烈士寻亲的工作

希望得到贵局协助与支持

……”

9月6日下午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

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

突然接到一通来自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

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求助电话

根据曲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信息

在韩志愿军烈士杨文义

籍贯为河北省曲阳县

生前在志愿军五七六团服役

在韩牺牲时年仅35岁

膝下育有一子

名为杨野战,现年74岁

从辽宁省本溪市运输公司退休

后迁居沈阳市沈河区

目前无法查询到现住址

无论身在何方国旗都能带你回家吗(假如这天我盖着国旗回来)(8)

而本次在韩志愿军烈士亲属

DNA样本采集工作

要求在9月10日前

将DNA样本寄往

设在北京的基因比对实验室

否则将可能错过此次基因比对

为了能够早日通过DNA基因比对

确定烈士身份

实现烈士与遗属跨越时空的团聚

沈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在与曲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保持密切沟通的同时

与省、市相关部门积极联动

创新部门联动工作模式

大大缩短办事流程

安排相关涉事街道办事处退役军人服务站

工作人员进行紧急寻人

终于在9月8日

找到烈士遗属杨野战老人的现住址

无论身在何方国旗都能带你回家吗(假如这天我盖着国旗回来)(9)

确认地址后

沈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通过区双拥工作平台

与北部战区总医院联系

请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

协助区局完成DNA样本的采集工作

同时发动全局力量

寻找符合DNA样本冷链运输条件

且具有营运资质的运输企业

负责将杨文义烈士亲属的DNA样本

运往设在北京的基因比对实验室

无论身在何方国旗都能带你回家吗(假如这天我盖着国旗回来)(10)

当得知烈士遗属杨野战老人

身患脑血栓,行动不便时

总院立刻决定派医疗救护车辆

和医护人员到老人家中

终于在9月9日下午

大家手捧鲜花和果篮

一同步入杨野战老人的家中

成功完成采集工作

并将DNA样本送往北京

无论身在何方国旗都能带你回家吗(假如这天我盖着国旗回来)(11)

在见到工作人员与医护人员的时候

行动不便的杨野战老人

执意要在家人的搀扶下

与他们一一握手

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

当一切工作完毕后

杨野战夫妇二人

又与来访的工作人员聊起过往

据杨野战夫妇回忆

父亲杨文义烈士出生于1916年

在抗日战争时期

曾担任过曲阳县游击队队长

1945年,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

杨文义又加入晋察冀野战军

也是在这个时期

杨野战出生了

他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无论身在何方国旗都能带你回家吗(假如这天我盖着国旗回来)(12)

杨文义的军装照

1950年6月解放战争全面胜利后

当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面对美帝国主义的威胁与挑衅

当时被评定为军残的杨文义

毅然放弃在后方休养的安排

主动向组织递交请战书

带领自己的队伍

又一次奔赴保家卫国的前线

可这次,他却牺牲在

抗美援朝的战场上

杨野战老人曾多次

带领家人寻找父亲的遗骸

但均以失败告终

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提升

我国在韩烈士遗骸的迁移工作

也越加频繁

杨野战老人以及亲属

又重新燃起带父亲回家的希望

这份希望

在中秋的前夜

随着冷链车的车轮

向着前方急速行进

......

无论身在何方国旗都能带你回家吗(假如这天我盖着国旗回来)(13)

我们,带您回家

2014年3月28日

首批437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2015年3月20日

第二批68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2016年3月31日

第三批36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2017年3月22日

第四批28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2018年3月28日

第五批20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2019年4月3日

第六批10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2020年9月27日

第七批117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2021年9月2日

第八批109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

自2014年来

我国已迎回八批共825名烈士

无论身在何方国旗都能带你回家吗(假如这天我盖着国旗回来)(14)

他们在前往战场前

是父母,是儿女

是一个个平凡的中国人

他们在抵达战场后

是不惧烈火的劲草

是挡住枪口的砖石

是屹立不倒的冰雕

......

英烈无名亦有名

中国军人

从不为想要成为英雄而战斗

他们是因为想要保护好这个国家

守护更多人的烟火人间

才成为了英雄

叶落归根

又是一年归家时

山河已无恙

战友,欢迎回家

来源:中国退役军人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