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李琪 通讯员 刘舒婷 刘其燚 文/图

陆上蚕豆飘香,海上海蛎鲜甜。近日,福州市罗源县北山村正迎来海陆双丰收。蚕豆产量达12.3万公斤,预计收入70万元;海蛎预计打捞1万吨,预计收入超2200万元。春日里的丰收季,让村民们乐开了颜。

罗源主要经济 预计收入超2270万元(1)

返乡大学生牵头,蚕豆丰收村民增收

4月正是蚕豆开花结果的时节。近日,在北山村的田间地头,到处是蚕豆收割的红火景象。村民们割捡着蚕豆,有的用袋子装,有的用背篓背,忙碌的身影来回穿梭。

“我们这块地采取了稻蔬轮种的方式,上半年种植蔬菜,下半年种植水稻,这片蚕豆是从去年十月底开始播种的,周期为半年,今年收成非常好,个个圆润饱满,粒粒清甜。”眼前这片123亩的蚕豆地,是由村两委及三名返乡创业大学生牵头成立的罗源县北山湾农业专业合作社管理种植的。于国胤作为返乡创业大学生,如今成为了合作社理事长。他告诉记者,2019年以来,经过四年的摸索,稻蔬产量逐年提升,今年蚕豆产量可以达到12.3万公斤,预计收入70万元。

罗源主要经济 预计收入超2270万元(2)

有了这片种植地,也让当地村民有了更多的收入。于国胤介绍,如今这片蚕豆地的每天用工要20人左右,到了采摘的季节,每天甚至需要50多人。“我的视力不好,不能做一些危险的工作,但是我很勤快,合作社就找我来田间做一些施肥打虫的工作,一年下来能收入一两万元。”北山村村民于再说,家门口的就业让他有了稳定的收入,生活也越来越好。

罗源主要经济 预计收入超2270万元(3)

上岸不愁卖,鲜甜海蛎销路好

除了田间地头,海上也呈现出一派热闹的丰收场景。在罗源湾内,山北村便民码头迎来了一天中最繁忙的时候,30余名渔民正忙着将渔船上的海蛎拉上岸。

罗源主要经济 预计收入超2270万元(4)

“昨天晚上11点多就趁着涨潮出海采收海蛎,这批海蛎也已被收购商预订了,为了保证海蛎的新鲜,采收海蛎是需要计算好时间的。”正在忙碌的村民于子同告诉记者,他已经从事养殖20年了。“今天和妻子忙活了半天,拉回了5000斤的海蛎,现在一担(100斤)是120元,已经连续做了20多天了,我们一家三口都在为丰收而忙碌,今年收入很不错!”

于子同说,采收海蛎的工作并不轻松。每串海蛎都有二十多斤重,需要一个人钩、一个人割才能完成,采收一船基本上要花6个多小时,还要趁着退潮前赶回码头,将刚捞上来的海蛎进行简单冲洗,最后利用吊机将一袋袋海蛎吊放在货车上运往销地,等全部工作完成,常常是中午12点了。

罗源主要经济 预计收入超2270万元(5)

北山村党支部书记于子赤介绍,罗源湾内良好的水质、丰富的矿物质、适宜的温度为海蛎的养殖提供了舒适的生长环境,在这里挂养的海蛎往往个大、水多,深受市民喜爱。同时,这几年来海蛎销路稳定,市场价格也稳中有升,今年预计能打捞1万吨,预计收入超2200万元。

“今年的海陆大丰收将为当地农民带来超2270万元的收入,村民们腰包鼓了,生活好了,如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于子赤说,近年来,北山村不仅在农业上加速度发展,也在生态休闲旅游方面下足了功夫,北山湾的红树林、樱花林、旅游集散中心的美食街,还有紫菜酥,咸鸭蛋等北山特色品牌......这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打造了“多彩北山 畅享渔乡”的旅游新名片。

编辑:白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