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说:“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主要是因为读完了《生死疲劳》,才把这个奖项授给了我。”

其实莫言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不单单是真的是因为《生死疲劳》这部小说,而是因为他特别的写作风格。

获奖理由是:莫言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给读者不一样的感官享受和视觉盛宴,妙趣横生。

《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从生死轮回的角度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这50年间发生的事。

这50年间,中国的经济有了高速发展,乡村社会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但在《生死疲劳》中,社会的发展不是从人的视角出发,而是从西门闹的轮回来写。

主角西门闹在没有被杀之前,是一个勤劳有善心的地主,可惜的命运不济的他却被无辜杀害,于是便来到地府伸冤,刚开始的确有点闹剧的味道。

西门闹枉死,心中有一股怨气,非常不服,为自己打抱不平,最终阎王让他开始了轮回之路,化解他心中的怨恨。

西门闹从第三个视角出发,站在旁人的角度去看曾经的爱人、曾经的子女之间的爱恨情仇,最终自己与自己和解,得以再世为人。

今天我们一起来解读一下这本《生死疲劳》。

莫言关于浮躁与淡定的话(莫言却说这是闹剧)(1)

1.接受生命里的事与愿违

从一个有钱地主,对别人充满善意,自己勤奋又务实,结果却遭遇不公,西门闹怎么说也不肯就此作罢。

在地府待了两年便闹了两年,即使是十八层酷刑,他也没有放弃争闹,为得只是能给无辜枉死的自己争一个道理。

但是阎王老爷却只想他尽快去投胎转世,每天酷刑结束后,都会重复地问:“西门闹!你还闹不闹了!”

结果每次西门闹都会铆足劲来喊冤,说自己不甘心。

凭着这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狠劲,最终阎王老爷也怕了他,随手丢给他一块令牌,让他赶紧回去。

就这样,西门闹已一头驴的身份回到了村子里,不过遗失物是人非。

刚开始,因为带着人的意识,西门闹并不怎么开心。他要的是能成为一个人,去为自己讨回公道,而不是以一头驴的样子。

不甘的情绪又蔓延了全身,特别是看到自己以前的唱功蓝脸取了自己的二姨太时,心中更是愤怒不已。

但即使是再愤怒,一头驴也改变不了已成的事实,接受命运的安排或许是最好的决定。

因着驴的习性,西门闹很快便放宽心,接受了自己去一头驴的事实。也因为主人蓝脸对它呵护有加,心扉就放开了。

但很不幸的事,他的驴生在成为村民们的食物中结束。

莫言关于浮躁与淡定的话(莫言却说这是闹剧)(2)

不甘心的他又回到地府闹了一次,

这次他转生为一头牛,依然是蓝家的牲口。

牛嘛,总有点倔脾气,更何况是带有主观意识的牛。

当时村子里说要进公社,但蓝脸却只想一个人单干,于是便坚守己见单干起来。

但蓝脸的儿子却非常不认同他的做法,自己加入了公社,就这样西门牛也被迫成为公社的牛。

正当大家以为西门闹会像上次大闹入社典礼那样闹,会把妄图奴役它的人都顶起来时,却意外地没有发生。

对于自己的不满,它已不再闹出大动作,而是选择对自己最好的方法。

西门闹死后,他又转生为西门猪、西门狗、西门猴等等,但角色无论怎么变,它都已经接受回不去,挣不了所谓的公道的事实。

其实人活一世,哪有那么多的称心如意?可以说,事与愿违是人生常态。

对于不如意的人生常态,是选择与之抵抗到底?还是与之和解?都取决你的心。

对于那些不能顺从自己意志发展的事,与其使自己烦躁不安,倒不如淡然地接受,这何尝不是一种人生智慧?

莫言关于浮躁与淡定的话(莫言却说这是闹剧)(3)

2.再世为人,要懂得与生活和解

《生死疲劳》说的是西门闹的转生循环之路,但无论是西门闹亦或是故事里的其他人物,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遭遇不公时,要懂得与生活和解。

西门闹一直想要转世为人,但阎王老爷却没有让他一步而就,立马让他转世为人,而是经历五世的动物生活。

当时第四世的西门狗老去后,他又重新回到地府,直接跟阎王说,自己心中已经没有恨意,可以转世为人了。

这时阎王对他说了让他转世为动物的原因:“这个世界上,怀有仇恨的人太多太多了,我们不愿意让怀有仇恨的灵魂,再转世为人,但总有那些怀有仇恨的灵魂漏网。”

原来阎王所做的一切是想消除西门闹内心的仇恨,带着对生活的期待,快乐地活下去。

此时的西门闹心中还有一丝仇恨,于是阎王便说:“这一次你做只猴子吧,两年时间,彻底放下仇恨,与自己和解,与生活和解,才会迎来新生。”

就这样,西门闹又转世为猴子。虽然西门猴最后被蓝开放一枪打死,但此时西门闹内心的仇恨早已随着时间流逝而烟消云散。

他最终迎来了再世为人的机会,成为了蓝家第四代孙子:蓝千岁。

兜兜转转,经历几世磨难后,西门闹终于得到自己想要的,是因为他懂得与仇恨和解,与自己和解,赢得机会。

倘若西门闹历经几世后,依然执着于为自己讨回公道,那他可能还在轮回的路上。

其实,与自己和解,与生活和解,不是向别人低头,而是以一种柔和的姿态来迎接生活的洗礼。

莫言关于浮躁与淡定的话(莫言却说这是闹剧)(4)

结语:

从一个天道轮回的角度来看几代人的爱恨情仇,思路还挺特别的。

在小说里,对于伤害,有的人选择放下,放过自己也放过别人;但有些人依然执着,到最后伤害的不单是自己,还有爱自己的人。

其实人活一世,总要学着放下仇恨,放下执着,学会坦然接受事与愿违,更要懂得与生活和解。

生活是你自己的,想要怎样的人生,取决你的心。

你觉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