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见过这样的艺术家?

他们笔走龙蛇,画出的画和写出的字,都仿佛龙飞凤舞一般凌乱不堪,可是他们的作品,却莫名其妙地拍出高价,让人不由的直在心里犯嘀咕:这种东西就能被称之为艺术吗?

四川美院熊猫(四川美院教授一只鸟卖82万)(1)

的确,现在的艺术界,有一些人的确是仗着艺术家的身份,做着一些很出格的事情,其目的就是博眼球、求关注,拿着自己的伪艺术招摇撞骗。这也使得人们对艺术的怀疑加深。

不过,我们仍不可以偏概全,真正有造诣的艺术家大有人在。

只不过,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懂艺术家的作品。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艺术作品在不同人的眼中也是不同的。

四川美院熊猫(四川美院教授一只鸟卖82万)(2)

就比如这幅画。它看上去只是一只随意涂鸦的鸟。可是在拍卖会上却被人以82万的高价拍下。而且,众多专家还为这幅画撑腰,使其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画出这幅画的画家究竟有什么背景呢?

备受争议的“胖鸟”

有这样一位画家,他办了个展览,名字叫做“画个鸟”。

展览出来的画作广受专家的好评,只不过却引来了网友的热议。网友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这样的鸟还不如小学生,我也能画,凭什么你能卖出这么多钱?”

到底是怎样的画家,怎样的画作能让网友产生这样的疑问呢?

四川美院熊猫(四川美院教授一只鸟卖82万)(3)

这个画家叫做叶永青,说到来头,他可真的不小。

在1982年,他就已经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由此踏入了艺术家的行列。

现在他已经成为了四川美术学院的教授,光是个人画展,就在数个国家举办了三十余场。那么这样的一位艺术家画出的鸟,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呢?

但当你带着疑惑看向大师的画作,心中就会突然一下有了答案。

四川美院熊猫(四川美院教授一只鸟卖82万)(4)

原来,这位大师画的鸟,远看上去竟然像是一幅涂鸦。小鸟圆圆的身子,尖尖的嘴,再加上凌乱潦草的笔触,看上去的确像是一笔画出来的样子。

甚至有的网友会在图片下评论:“这样的画,我一天能画十幅!”

然而事实真的是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

看似凌乱的画作,实际上颇有章法。也有很多专家站出来为其鸣不平,说此鸟并非凡物,若想窥得其中奥妙,必须有极深的艺术造诣才行。

四川美院熊猫(四川美院教授一只鸟卖82万)(5)

更有的专家表示:看鸟眼睛,这些画的精髓在于鸟的眼睛。鸟眼睛清澈灵动,能体现出画家的精神。

那么这幅让专家称赞,让网友非议的“胖鸟”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神笔一挥“胖鸟”来

其实,在画画这件事上,叶永青是有很高的造诣的。

四川美院熊猫(四川美院教授一只鸟卖82万)(6)

他大部分的画家更讲究细致,有的力求画得像,有的力求突出立体感,而叶永青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从他主张的艺术语言就能看出来。

他主张的艺术语言是:“反涂鸦”。

一般来说,画一幅画,是先画一个草稿,然后再在这个草稿上做细致的修改,让这幅草稿变得精致,把它变成一副具有叙事性的画作。这样画出来的画,很容易被大家夸赞“画的好”。

而叶永清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觉得艺术要有独立性。所以,他自创了一套画画的手法。

四川美院熊猫(四川美院教授一只鸟卖82万)(7)

先是在纸上涂鸦,然后用幻灯放大这张纸,将上面的图案印到另一张纸上。再顺着光影的痕迹,用极细的笔一笔一笔地描画。最后一只灵动的“胖鸟”跃然纸上。

看似简单,一幅画却要月余时间才能完成。

而他要展示的绝不仅是与众不同的手法。他用这种精细的写意方式,展现了以力量,速度著称的涂鸦。可谓粗中带细,细中有粗。

每一副胖鸟背后的意义都不一样。在他自己的办公室中。挂着一副用“反涂鸦”手法画出的孔雀。远远望去,头尾精细,而中段却凌乱不堪。

四川美院熊猫(四川美院教授一只鸟卖82万)(8)

因为他觉得,孔雀外表华丽,可是性格却浮躁。所以,他用这幅画来隐喻都市中浮躁的男女关系。

如果你放大这幅画,你可以看到,每一笔看似粗犷的涂鸦,都是由一根一根精致的线条组成的。

画中的每一处都足见画家的功底。而这样的创意和功底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努力练就的基本功和丰富多彩的阅历,在经年的打磨之下,日积月累形成的。

四川美院熊猫(四川美院教授一只鸟卖82万)(9)

这也正是为什么,艺术界的专家都会对他赞不绝口。而他的一只胖鸟能拍出82万的原因了。

孤独的艺术家们

其实,像这类被诟病的画作还有很多。像这种不被多数人理解的画家也有很多。

最经典的就要数毕加索了。他的画作也往往被很多的网友称为看不懂。也会有人说很像小学生的涂鸦。

可是当你了解毕加索的生平,看过他所画的每一幅画作,你就会明白,所谓的“涂鸦”不是人人都能画的。

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这毕加索的牛了。

四川美院熊猫(四川美院教授一只鸟卖82万)(10)

简单看上去好像只是一些线条而已,看上去有一头牛的雏形。可实际上,若没有刨丁解牛的功夫,没有对透视关系的了解,想画出这样一幅惊世骇俗的作品,几乎是不可能的。

除此之外,很多著名的画家在一开始都是不被认可的。

比如文森特·梵高。他的画作一开始不被当时的人所接受,也有很多人看不懂。而他当时所办的个人画展,也就是在咖啡馆的墙上挂上自己的作品罢了。

四川美院熊猫(四川美院教授一只鸟卖82万)(11)

可现如今,他的作品被广为流传。同样看似涂鸦的画作,实则也是细心之作。其颜色,明暗、手法的运用,恰恰体现出了作者当时的心境。

每一个艺术作品的背后都有故事,也都有作者的呕心沥血。这才使得艺术品成为艺术品,因为他赋予了其应有的价值。

结语

艺术,往往不拘泥于一种形式。

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很难讲哪位艺术家的作品更好、更容易被人喜爱。毕竟每个人喜欢的风格都不一样,艺术家们的作品当然也不尽相同。

四川美院熊猫(四川美院教授一只鸟卖82万)(12)

试想一下,如果卢浮宫里面挂的全都是清一色的画像,甚至画风都十分相近。那么,他就不配被称为艺术殿堂,而该叫做“教科书”了。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正是有了各个艺术家天马行空的创意,和“不愿与人同”的创新,才有了这些令我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艺术品。

所以,如果再碰到看不懂的艺术品,不如试着去了解它背后的故事。说不定就会有更多、更新的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