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现在是转基因的吗(话说大豆转基因)(1)

转基因大豆油是否可以安全食用,目前仍困扰着大部分中国消费者。鉴于此,文中从大豆的重要性、什么是转基因大豆、抗草甘膦大豆品种的创制及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中美两国对转基因大豆的标识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科普。

作为一名大豆科研工作者,常被问到:转基因大豆油有害吗?可以放心地吃吗?可以感受到人们对转基因知识的渴望和疑惑。正好有幸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校区访学一年,特意走访了WALMART、MEIJER、ALDI 等大型的连锁超市,发现以前听到的一些言论实在荒谬,比如:美国人不吃转基因食品,都出口了;美国的转基因都是明文标识的。借此机会重点就中美转基因大豆做一下科普。

大豆,作为中国重要的油料作物,是食用油和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大豆种子主要的营养物质是蛋白质和脂肪,两者约占大豆种子干重的60%,其中蛋白质含量可高达40%以上,含油量约18%。大豆蛋白质被认为是人类所需的最理想的植物蛋白质,含有人类必须的8种氨基酸。

在探讨转基因大豆油是否安全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基因是什么。对生命科学工作者来说,基因并不神秘,就是一段可参与调控生物学过程的DNA 序列。DNA 本身只作为信息的载体,通过其编码蛋白质起作用。什么是转基因大豆?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大豆本身的基因或者来源于其他物种的基因转移到大豆中,使其在农艺性状、营养品质等方面满足人类的需要。转基因技术可打破物种界限,对基因进行定向改造、重组和转移,在解决常规育种技术难以克服的产量、品质、多抗等性状遗传改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转基因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生产更优质更经济的农产品。20 世纪 80 年代,孟山都公司的科研人员克隆获得莽草酸通路中的5-烯醇式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EPSPS)基因,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 EPSPS基因导入大豆中,进而培育出抗草甘膦大豆品种。草甘膦由美国孟山都公司研制开发。草甘膦通过抑制EPSPS,使微生物和植物不能合成生存所需的芳香族氨基酸而死亡。由于该转基因大豆具有耐除草剂草甘膦基因,对非选择性除草剂“农达”(Round up)有高度耐受性[4]。这种转基因大豆于1994 年被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成为较早商业化大规模推广的转基因作物之一。当前除了大豆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抗草甘膦的转基因作物,包括油菜、棉花、玉米等。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是目前全球播种面积最大的转基因作物。除了抗草甘膦作物之外,还有抗草丁膦除草剂的作物。

张卓等比较了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 AG5601、亲本大豆SNK500和普通栽培大豆中黄13成熟期和残茬期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能力和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 AG5601 对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无显著性影响。陈伟等采用直接观察法,比较了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 SHZD32-01 和受体中豆 32 各处理田间节肢动物和杂草的数量及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等群落特征指数,评价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田间节肢动物和杂草的多样性。调查结果显示,SHZD32-01种植1年不影响田间节肢动物和杂草多样性,草甘膦喷施1次也不影响大豆田间杂草的丰富度。刘慧璐等评价了2个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品种TN1和94Y20对土壤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转基因大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不大。李相全等研究发现,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呼叫 06-698 与其亲本非转基因大豆蒙豆 12 在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两方面的变化趋势相似,不同时期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数量存在差异,同一时期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土壤脱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土壤细菌数量差异不显著,仅在播种前和苗期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高于非转基因大豆,其他时期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差异不显著。刘来盘和刘标发现转EPSPS[9]、PAT基因耐除草剂大豆 S4003. 12 和 S4003. 14的花粉离体后的生存能力无显著差异,对花粉粒直径大小无显著差异,表明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花粉传播能力与非转基因大豆间无显著差异,通过设置隔离区可有效规避外源基因逃逸风险。

实施转基因食品的标识管理,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定性按目录强制标识的制度。 而在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负责转基因来源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监管,确保其食用安全性。FDA 有广泛公信力,美国民众信任 FDA 的安全评价,因此并不担忧市面上的转基因食品。FDA 认为通过安全评价的转基因作物与传统作物没有安全性差别,因此认为转基因产品无需特殊标识,但鼓励生 产 商 自 愿 标 识 。 因 此 在 美 国 的 WALMART、MEIJER、ALDI等超市,大豆油仅在包装上显示原料Soybean。

目前在中国,民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恐慌,大部分原因是毒奶粉等重大食品安全问题导致的公信力缺失。现在在科学网、果壳网等能看到生命科学工作者、农科科学工作者等科研机构及其农业农村部等政府机构发出了理性的声音。然而监管机构、教育机构及其媒体对转基因技术的进一步科普依然任重道远。现在公众应该更多地关注和讨论如何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标准并有效地执行。

目前中国已经建立健全了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并且与国际接轨的法律法规和管理规程,涵盖转基因的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进口许可和产品强制标识等各环节。国务院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业部制定并实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等四个配套章程。同时成立了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对转基因生物进行科学、系统、全面的安全评价,以及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家还建立了由 12 个部门组成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及联席会议制度,来负责研究和协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来源:大豆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