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俊明正在整理香板上的线香。
制香又称合香,是中国香文化的精髓。元末明初的山西洪洞县有个谷庄村,村里人世代以制香为业。明初大移民之际,谷庄村中一部分人迁移到安次区仇庄乡永定河的一个河套内,为了纪念故乡,便将移居后的村庄称为谷庄村,并继续以制香为业。改革开放初期,谷庄村的制香业达到历史顶峰,被誉为“中国四大产香基地之一”。
今年47岁的谷俊明是谷庄村传统制香技艺第十三代传承人。他从6岁起就跟随父母在自家的制香作坊里打下手、学技艺,至今已有四十余载。
青烟袅袅中坚守匠心
上世纪九十年代,机器制香对于传统手工制香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坚持传统手工制香的工匠寥寥无几,但谷俊明依然恪守传统,将传统手工制香手艺继承了下来。2016年,他成立了“谷师傅手工坊”,带起了徒弟,传承着传统的制香技艺。
近日,记者来到安次区仇庄乡谷庄村谷俊明的香坊。这是一处静谧的小院,屋内的柜子上、地上、抽屉里随意摆放着各种长短不一、粗细不同的线香,一股淡雅的香气弥漫开来。
“这是五行养生香,根据祖传手艺结合中医药秘方炮制而成;这是檀香,能净化空气……”谷俊明如数家珍,随手点上一根香放进香插中,青烟袅袅、异香脉脉,使人瞬间生出一种气定神闲的感觉。
只见谷俊明把和好的香面装进香筒,用手施压,香面从香筒的下端小孔中挤出,挤出的香条一层层均匀地盘在木板上。这些香条在谷俊明灵巧的手中,不一会儿就变成了香板上粗细匀称、光滑无痕的线香。
独到的“谷师傅”配方
说起制香,谷俊明滔滔不绝。选料筛粉、按香乘古方比例混合均匀、压制线香、初步成形、二次翻晒、压形阴干……至少要经过十余道小工序、数十道大工序才能制作出合格的线香。“香条不宜接过多,否则易造成香条挤压变形粘在一起。压香筒时,用力要均匀,不要用力过猛,否则易断,影响下一步工序……”谷俊明一边忙着手中的活计,一边说。香的制作不仅工艺繁琐,对其原材料也要求极其严格。“千烦不抽一简,百味不省一香”,谷俊明做的香均为古法炮制,所购的原料都是纯天然的,是依据“君臣佐使”配伍配方:晨用醒神纳阳之香,暮用舒缓镇静之味香,日用通络舒筋之健香。
传统制香过程中,香的配料成分最为关键。“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性味反失”,配比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香的质量。同一种香料,用在不同的香里,配比的方法常常也不一样。“各种线香的配比方法,都是我经过成千上万次的调试研制出来的。”谷俊明说。2008年至今,谷俊明用12年的时间将各种香料配方整理成文字,再加上不断试验,终于形成了“谷师傅”配方。
创新让传统工艺 生生不息
药香同源,很多制香的方子和工艺在《香典》《本草纲目》《伤寒杂病论》等著作中都有记载。秉承着“君臣佐辅”的理念,虽与中药的“君臣佐使”有所区别,却又殊途同归。在炮制过程中,谷俊明加入了很多中草药,这样会改变一些香料或者草药原本的味道,让人闻起来很舒服,达到内病外治的功效。
如今,谷俊明传承了传统“五行养生香”,并创设了非遗老字号“谷氏香事”“谷师傅”“翰祥堂”“炉火醇香”等品牌。“现在会传统制香的人越来越少了,愿意学的人更少。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会毫无保留地去教。”
谷俊明一直坚守并传承传统制香工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谷俊明说,“先守住手艺,再考虑怎么培养传承人,那股延续千年的历史香气,一定要保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