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平原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鲜有先秦古迹的遗存。但有一个建筑却成为了例外,它历经洪水咆哮,浊浪拍岸,千百年来依然安然无恙,并吸引了国内外无数游客,前来一睹它的风采。它就是闻名中外的都江堰。

都江堰为什么要修水坝(2275岁都江堰岁修开启)(1)

据都江堰管理局官方消息,从本月起,已经2275岁“高龄”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正式拉开岁修大幕。

本次岁修将持续到明年3月15日,前后共约4个月时间。今年岁修期间,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渠首内江河口、外江河口、蒲阳河、江安河、沙黑总河以及府河、毗河不断流。而都江堰渠首各干渠将分三期断流。

都江堰为什么要修水坝(2275岁都江堰岁修开启)(2)

为什么每年这个时候,都江堰都要进行岁修?

这是由于都江堰独特的工程模式和技术手段,决定了它每年洪水过后,堰体都会受到一定损坏,河道必然发生淤塞,因此每年冬春之际枯水时节对都江堰工程进行系统维护、修治和必要的更新。此外,每隔几年都江堰还会迎来大修,对整个工程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

但也正因为如此,前段时间有人在网上质疑都江堰的功能被夸大,觉得成都平原能成为“天府之国”和都江堰并没有必然关系。

都江堰为什么要修水坝(2275岁都江堰岁修开启)(3)

有网友对都江堰的功能表示质疑

面对这样的质疑,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作为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000多年来都江堰究竟是如何运作,如何调节水利的呢?都江堰千年不毁的秘密又在哪里?

都江堰为什么要修水坝(2275岁都江堰岁修开启)(4)

都江堰为什么要修水坝(2275岁都江堰岁修开启)(5)

大约在公元前256~前251,蜀地的岷江泛滥,以鳖灵为代表的历代蜀王,所修建的防洪设施显得有点捉襟见抽。时任蜀郡太守李冰,为了安定成都平原,临危受命担任起了治水的重任。

李冰这次治水最大胆的一个创新之处就在于,玉垒山。李冰动用大量人力,在蜀王鳖灵挖的水渠基础上开凿了玉垒山,将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

玉垒山分离部分就是“离堆”,它让岷江水流到玉垒山之时分流成了2条,一条顺岷江主道继续往下流,一条则流入今灌县一带。

都江堰为什么要修水坝(2275岁都江堰岁修开启)(6)

但由于河流地势东边偏高,“离堆”成形之后,岷江水绝大部分,依旧顺江而下,而不是流入灌县一侧,于是李冰又相继修建了分水鱼嘴、飞沙堰。

分水鱼嘴是在“离堆”前,堆积一个堤坝,提前对岷江进行分流。它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外江是自然河道,而内江是人工凿建的河道,外江浅而宽,内江深而窄。这样在枯水期,大部分江水会流入内江,而在汛期,多余的江水会从外江流走。

都江堰为什么要修水坝(2275岁都江堰岁修开启)(7)

而飞沙堰则是防止鱼嘴右侧河道水流太多,对右侧的灌县造成水灾。在“离堆”前,分水鱼嘴尾部,李冰又修建了一个相对较低矮点的堤坝,当水流漫过这个堤坝的顶部时,证明“离堆”右侧河道所需水已达“极限”,再多下去就成灾了。多余的水,就会直接漫过堤坝,汇入岷江主道。

都江堰为什么要修水坝(2275岁都江堰岁修开启)(8)

都江堰为什么要修水坝(2275岁都江堰岁修开启)(9)

正是这样靠着飞沙堰的排、分水鱼嘴、“离堆”的分流,都江堰修成了一个完整的水利系统,解决了困扰成都平原多年的岷江水患,岷江的水通过都江堰引流到成都平原使成都平原从此沃野千里,也有了更多的土地种植粮食,最终成为了“天府之国”。

所以《史记》说:“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都江堰为什么要修水坝(2275岁都江堰岁修开启)(10)

当然,对于一些网上的质疑声,确实没有任何一座水利工程可以做到彻底解决所有洪涝灾害,都江堰也不例外。但都江堰的的确确堰从事实上,解决了过去岷江水经常泛滥,水淹两岸百姓的问题,为下游成都平原的百姓能够享受到“安逸”舒适的日子,提供了坚定的守护,因此古人的智慧和创造是值得被歌颂的。

,